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围场县马铃薯种植气象服务技术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本文分析了围场县马铃薯不同生长发育期适宜的气象条件、不利的气象条件及其影响等,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措施,以期为围场县马铃薯生产提供有效指导。
  關键词    马铃薯;农业气象条件;管理措施;河北围场
  中图分类号    S5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13-0089-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围场县地处冀北山区,是由坝上高原、中西部深山区和东南部浅山区构成的“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县,土壤多为沙性土质,非常适宜马铃薯生长,是河北省马铃薯主要种植区,也是全国商品薯、种薯重要产地。围场县农业耕地面积9.20万hm2,其中种植马铃薯4.73万hm2。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马铃薯种植技术不断提高,对气象服务工作的要求也随之越来越高。
  根据《农业气象观测规范》要求,马铃薯作物观测有6个发育期。本文运用围场国家基本气象站多年来积累的气候资料以及围场农业气象观测站多年来的农业气象观测资料,结合农业部门提供的马铃薯种植技术资料,研究分析了马铃薯不同生育期适宜的气象条件、不利的气象条件及其影响等,并提出了应对管理措施,以期有效指导围场县马铃薯生产。
  1    播种期(4月20日至5月10日)
  1.1    适宜的农业气象条件
  马铃薯块茎在地面下10 cm土温达4 ℃时就能萌动,7~8 ℃时幼芽开始生长,10~12 ℃时幼芽生长迅速且健壮,18 ℃时发育最为良好。土壤相对湿度以40%~50%为宜。
  1.2    不利的农业气象条件
  土温低于4 ℃,马铃薯不发芽,且播种早的马铃薯出苗后常遇到晚霜冻的影响;温度过高也不利于其发芽,还容易造成种薯腐烂。
  1.3    管理措施
  注意选择适宜的播种期,避免盲目早播。一般以当地晚霜冻出现前30 d左右播种为宜,早熟品种早播(气温稳定在5~7 ℃时),晚熟品种晚播(气温稳定在7~8 ℃时);未处理的品种早播,困种催芽的品种晚播。土壤相对湿度低于40%时,应座水播种。
  2    出苗期(5月20日至6月10日)
  2.1    适宜的农业气象条件
  幼苗期需要适当短日照、强光和高温,最适土壤温度为21 ℃左右、土壤相对湿度为60%~80%、日照12 h左右。
  2.2    不利的农业气象条件
  一是温度。日平均温度超过24 ℃时,严重影响发育;42 ℃高温下,茎叶停止生长。温度在7 ℃以下时茎叶停止生长,幼苗期间不耐霜冻,气温降至-0.8 ℃时幼苗即受冷害;在-2~-1 ℃时会导致茎叶死亡,但在气温回升后还能从节部发出新的茎叶,继续生长;-3 ℃时茎叶全部枯死。二是水分。水分过多,引起茎叶徒长,延迟结薯。三是日照长度。短日照使植株矮小,但日照太长(超过15 h以上)则发生茎叶徒长。
  2.3    管理措施
  出苗前遇干旱,需喷灌出苗水,以保证全苗。此时喷灌需掌握好时间和喷水量,早春温度低,喷灌水凉反而影响出苗。出苗达80%以上时进行第1次除草,苗全后10~15 d进行中耕培土。
  3    块茎形成期(6月10—20日)
  3.1    适宜的农业气象条件
  块茎形成期需长日照、强光和适当高温。最适宜的土壤温度为16~18 ℃。随着植株的生长,对水分的要求也逐渐增加,在块茎形成前,充足的水分可增加每株块茎个数,土壤相对湿度应维持在70%~80%之间。
  3.2    不利的农业气象条件
  土壤温度达到25 ℃时,块茎生长缓慢;达到30 ℃高温时,块茎停止生长。薯块开始形成后要保持土壤湿润,否则会造成薯块停止增长,甚至造成畸形薯,导致马铃薯严重减产和品质降低。马铃薯早疫病分生孢子萌发适温为26~28 ℃,当叶片上有结露或水滴、温度适宜时,分生孢子经35~45 min即可萌发,并从叶面气孔或直接穿透表皮侵入,潜育期2~3 d,瘠薄地块及肥力不足田块发病重[1-2]。
  3.3    管理措施
  一是控制土壤湿度。保持土壤湿润状态,土壤相对湿度低于适宜湿度的5%或中午叶片开始表现萎蔫症状时应立即进行喷灌,每次灌水量以达适宜土壤相对湿度指标或地表干土层湿透、与下部湿土层相接即可。二是防治早疫病。适时增施有机肥,提高植株抗病力[3]。
  4    花序形成期(6月15—25日)
  4.1    适宜的农业气象条件   此期马铃薯生长发育需要短日照、强光、适当低温和较大的昼夜温差;喜干燥气候,忌潮湿天气,空气相对湿度以70%~80%较理想;喜湿潤土壤,忌干、忌渍,发棵期后期要适当控制供水,土壤湿度应由80%降到60%。
  4.2    不利的农业气象条件
  在相对湿度95%以上、18~22 ℃条件下,有利于马铃薯晚疫病孢子囊的形成[4];冷凉(10~13 ℃,保持1~2 h)又有水滴存在,有利于孢子囊萌发产生游动孢子;温暖(24~25 ℃,持续5~8 h)有水滴存在,利于孢子囊直接产出芽管。因此,多雨年份,空气潮湿或温暖多雾条件下马铃薯晚疫病发病重。种植感病品种时,在白天22 ℃左右、相对湿度>95%持续8 h以上、夜间10~13 ℃、叶上有水滴持续11~14 h条件下即可发病,发病后10~14 d病害蔓延全田或引起大流行[5]。
  4.3    管理措施
  一是控制土壤湿度和防治早疫病。方法同3.3。二是防治晚疫病。花序形成期晚疫病易发生,如气象条件适宜,病菌会很快蔓延,需以预防为主,加强中耕管理,及时喷药防治。在预期发病时,7~10 d喷药1次;发病重、雨日多、降水多时,应增加喷药次数。田间发现中心病株时,应及时拔除带出田外掩埋。
  5    开花结薯期(7月1—10日)
  5.1    适宜的农业气象条件
  开花期最适温度为15~17 ℃,马铃薯块茎生长发育的最适温度为17~19 ℃,块茎增长及淀粉积累期需短日照、强光、适当低温和较大的昼夜温差;土壤湿度应提高到60%~80%,收获前以65~75%为宜。
  5.2    不利的农业气象条件
  一是温度。温度低于5 ℃或高于38 ℃时不开花;开花期温度降到-0.5 ℃时花朵受害,-1 ℃时使花朵致死;温度低于2 ℃和高于29 ℃时,块茎停止生长。二是水分。保持适宜的土壤水分是马铃薯高产的重要条件。如果水分不足,会造成茎叶萎蔫,影响养分的制造和运转,块茎停止生长;但土壤相对湿度超过80%也会对植株生长不利,尤其是后期土壤水分过多或积水超过24 h易造成块茎腐烂,积水超过30 h块茎大量腐烂,超过42 h将全部烂掉。
  5.3    管理措施
  一是控制土壤湿度,保持土壤湿润,在低洼地种植马铃薯要注意排水和实行高垄栽培;二是防治早疫病,方法同3.3;三是防治晚疫病,方法同4.3。
  6    可收期(9月1—10日)
  6.1    适宜的农业气象条件
  土壤相对湿度60%以下,空气干燥。
  6.2    不利的农业气象条件
  连阴雨天气,土壤湿度过大。
  6.3    管理措施
  为了促进收获时薯皮老化、不易蹭皮,收获前黏土地7 d、沙土地5 d田间应停止浇水,还可叶面喷洒磷酸二氢钾1 000倍液。选择晴天收获,严防薯块在收获时造成机械损伤和收获后淋雨受冻。收获后,薯块应晾干、散热一段时间,减少夹带的泥土和残株,土壤上冻前结束收获。切记不可将收获的马铃薯长期放在日光直射或有散射光的环境下,以防薯皮变绿,影响马铃薯品质。
  7    参考文献
  [1] 颉芳林.马铃薯生长期主要病害发生特点及无公害防治[J].甘肃农业,2011(12):84-85.
  [2] 薛勇,杨正容,黄晓斌,等.山区马铃薯常见病害发生与防治技术[J].湖北植保,2017(4):37-40.
  [3] 李东玉.马铃薯早疫病晚疫病的识别与防治[J].河北农业,2015(12):32-33.
  [4] 徐青,何佳,王静,等.固原地区马铃薯晚疫病气象条件分析及预报[J].山西农经,2016(8):57-58.
  [5] 黄斯和.马铃薯主要病害综合防治技术[J].云南农业,2018(12):66-6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49767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