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层林业生产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本文介绍了基层林业生产过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对策,包括适地适树、合理培育、补贴营林主体等,以期为基层林业生产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基层林业;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17-0160-01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笔者长期在基层林业站从事林业生产工作,通过多年的工作实践,发现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现对其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一些简便易行的应对措施。
  1    常见问题
  1.1    造林树种选择不合理
  1.1.1    立地条件不适合。近年来,随着绿化苗木的畅销,其经济效益也远远高于其他造林树种。因此,在具体生产中盲目栽种绿化苗木现象比比皆是,尤其是生长不良、管理不善的绿化苗木造林地块,造林树种选择不合理。有的绿化苗木栽种在土壤贫瘠、砂砾含量较高的地块上,苗木生长不良,即便通过加大投入和管理,达到了出圃标准时,起苗时也很难带起土球,同时在运输和栽植过程中土球也容易松碎,造成苗木成活率下降。
  1.1.2    交通运输条件不适合。培育绿化苗木,特别是径级较大的绿化苗木,需要带土球运输销售,因而对交通运输条件的要求较高。少数农户在交通不便、位置偏僻的地方零星种植绿化苗木,即使经过精心的培育,也会因为交通问题而影响苗木的销售。
  1.1.3    市场定位不适合。前几年,桂花、广玉兰等绿化苗木市场价格高,造成林农大量种植桂花、广玉兰等。随着市场饱和,其价格一落千丈,林农损失惨重,以致许多造林地块无人问津,杂草丛生。
  1.2    重造林、轻管护
  1.2.1    不求实际的精细整地。过去,造林大多采用块状整地,条件较好的地方采用带状整地,很少有全垦的整地方式。现在,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普及,无论是山场,还是小地块,大多采用全垦的方式整地,而不是根据栽植树种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整地方式。这样既增加了造林的早期投入,又不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1.2.2    过度施肥。林木生长有其固有的生长规律。随着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本投资林业,为林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但是,同时也有人采用急功近利的培养方式,过度施肥是其中重要表现之一。如洪林镇高桂村的一承包人承包了该村林场面积約为11.33 hm2,种植桂花、广玉兰、香樟等高档苗木。通过施肥和管理,这些苗木每年平均胸径可以增长3 cm左右,长势惊人。但是2015年的一场雪,却让这些苗木受损严重,严重影响了苗木的品质和销售价格。某林场承包人为了促进苗木生长,对新造的泡桐每株施鸡粪约10 kg、复合肥约500 g,2015年的一场风灾,使这片近13.33 hm2的泡桐遭受毁灭性灾害。由于过量施肥,树木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显著下降。
  1.2.3    抚育间伐不到位。宣州区的丘陵乡镇在“五·八”造林绿化规划期间营造了大量的国外松纯林。这些中龄林或近熟林在当年营造时普遍密度较大,达到1 605~1 830株/hm2,更有甚者超过2 505株/hm2,如果不通过合理的抚育间伐将很难成林、成材。
  1.3    林地承包租金高
  近年来,林业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林业经济效益也比以往显著提高。各类社会资本纷纷投资林业,为林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承包林地的租金也逐年攀升。以黄渡乡为例,现在该地区荒山荒地的年租金已达3 900元/hm2,有的甚至超过4 500元/hm2。而由于林业生产周期长、抵御风险能力差,较高的林地租金也为林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风险和阻力。
  2    对策
  2.1    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
  适地适树是选择造林树种的一项基本原则。林业不同于其他农业,其生产周期长,一旦选择错了树种,影响可达数十年。因此,造林必须坚持适地适树原则。在营造绿化苗木时,必须选择交通便利、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排灌条件较好的地块。栽种其他用材林或者经济林,也必须以适地适树作为先决条件[1]。在新造林验收时,未按适地适树原则栽种的林木,不列入验收范围。
  2.2    科学合理培育林木
  首先,选择合适的整地方式。细致整地并不一定要全垦整地。在对林地进行适当清理后,可以采用块状或条带状整地,全垦整地时应当有水土保持带[2]。这样既保护了环境和植被,又降低了造林成本。其次,科学合理施肥。有条件的情况下,在整地时施用部分有机肥作为基肥,尽量少用化学肥料。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林木会长势良好,这样培育的林木抗逆性强,抵御风灾、雪灾和极端天气的能力也更强。再次,做好幼林抚育工作。幼林抚育也是营林生产的关键环节[3]。未成林造林地要加强灌溉和松土除草,林分郁闭前要及时进行抚育间伐。若林分连年生产量未达最大值,禁止通过皆伐的方式将林木全部采伐。通过多次合理的间伐,可以最大限度发挥林分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2.3    保持合理的林地流转价格
  较高的土地租金固然会使林农增加收入,但是从林业发展来看,其不可持续发展。若林地年租金达到3 000元/hm2以上,营造生态功能更加完备的用材林或针阔混交林会变得非常困难。即使种植油茶、水栀子、覆盆子以及绿化苗木等经济林木,较高的林地租金也会使承包人的经营风险加大。因此,可以按照经营目的确定林地租金指导价格,或者以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方式对营造以乔木林为主的经营主体进行一定的补贴。
  3    结语
  党的十八大以来,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4]。发展林业经济和保护生态环境都离不开造好林、管好林,这也是基层林业工作者面临的永恒问题。
  4    参考文献
  [1] 王艳春,孙鹏程.林业生产中造林的方法与技术原则[J].现代园艺,2018(12):228.
  [2] 李秀茹,徐艳珠.林业生产的管理措施及方法的简要论述[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11):243.
  [3] 王晓宏.新时代林业生产和林业保护[J].赢未来,2018(8):382.
  [4] 王亚,宋雨蓬,郭霞.现代化林业生产与林业保护关系[J].现代园艺,2016(8):1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0279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