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程在果树概论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微课概念的引进,为果树概论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时机。将微课教学融入果树概论的课堂教学,创建了“传统教学—微课教学—实践教学”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了解和应用能力,显著提高了教学效果。
关键词 微课;果树概论;新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24-0248-01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微課”这一概念是David Penrose于2008年提出的,微课具有短小、知识点集中的特点,主要是以网络技术为基础,将相关知识点以视频的方式传播出来,微课又可以称为“微视频教学课程”[1]。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是我国最早引入微课概念的部门,微课是目前解决教育信息资源低效利用的新型教学方式。微课具有完整的教学结构,可对某个知识点和教学活动资源进行有机组合[2]。目前,微课的研究是国内较为新颖的研究课题,但其设计、开发和应用仍然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尝试[3]。
1 果树概论微课建立的必要性
果树概论是青岛农业大学为全校学生开设的一门选修课程,主要目的是开拓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学生对果树的认识和了解,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及操作性均很强的课程。传统的板书和PPT等单一教学方式和模式很难形象地展示果树的生物学特性及生长过程,而且果树的季节性特别强,受教学时数、场地及经费等限制,学生不能在果树整个生长发育时期进行实训,严重影响教学效果。目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不仅要牢固掌握理论知识,还能够进行实际操作。为了让果树概论这门课更加符合社会需求,有必要在原来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将新的前沿知识引入课堂,为培养社会需求型人才打下基础。
2 微课教学在果树概论教学中的应用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和微课概念的引进,为果树概论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利时机。果树概论微课的建立,使教学方式由传统的灌输式向引导式与启发式转变,课堂主导也由教师转变为学生[4]。将微课教学在果树概论实际教学活动中进行了初步探索和实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氛围,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教学效果。
2.1 微课的录制
微课的设置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故对于微课的录制,一是选择了操作技术性比较强的知识点,比如果树苗木的繁殖技术(嫁接、扦插等)、果树的整形修剪技术(长枝修剪、拉枝等);二是将教师自身的科研活动、最新文献报道及会议报道内容整合进微课,为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奠定基础。
2.2 微课教学的组织实施
在微课的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大纲有选择性地从微课知识库中抽取相关内容,给予学生一定时间消化,然后分组讨论,选取代表发言;通过学生的发言,教师评估学生对知识点的了解程度,对于发现的不足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通过这一过程,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活跃了课程氛围,提高了学习效率。
2.3 构建“传统教学—微课教学—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果树概论是一门应用性强的课程,传统教学—微课教学—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了解原理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微课视频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具体实施方案,然后在后续实验课或实验基地进行实地操作;例如果树的嫁接知识点,相比传统教学方法,测评时学生理论知识得分率提高了25%,实际操作嫁接成活率提高了35%。
2.4 更新考核方式
随着果树概论微课的实施,课程考试方式也发生了改变。传统考核分为考勤、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各占10%、20%和70%。而在传统教学—微课教学—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下,考核指标为考勤占10%,微课小组讨论发言占30%,期末成绩占60%。考核方式的改变增强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3 结语
果树概论是一门重要的文化素质修养课程,具有广阔的应用价值,是果树栽培学系列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果树的栽培管理技术,能够解决果树生产问题[5-6]。微课视频取之于果树管理前沿的管理技术,丰富了教学内容,拓宽了学生的知识点,提高了教学效果。因此,果树概论微课改革十分必要。
4 参考文献
[1] 攀洁,欧阳思维.微课在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解剖科学进展,2018,24(1):109-110.
[2] 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3] 李井会,鞠野飞,王晖,等.微课在园艺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中国园艺文摘,2017,33(5):217-218.
[4] 刘艳艳.高校微课课程的教学评价体系建设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7(10):82-85.
[5] 张鹏飞,牛铁泉,张小军,等.果树生理生态核心课程群教学内容分配与调整[J].教育教学论坛,2019(35):76-78.
[6] 张彦苹,娄晓鸣,王鹏凯.高职果树生产技术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2019,47(13):264-26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0885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