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应用及发展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是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一环。本文阐述了绿色防控技术要点,提出了绿色无公害防控技术发展对策,以期为我国绿色防控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林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应用;对策
中图分类号 S7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20)02-0096-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之一。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指出要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林业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是促进林业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是保护绿化美化成果、促进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的一项重要内容。面对当前新时期、新形势、新要求,树立正确、科学、合理的防控观念,大力引进、推广和运用绿色无公害防治技术,为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提供良性服务,为绿色生产带好头,为林业建设做好服务[1]。
1 绿色无公害防控技术要点
1.1 发生前无公害预防措施
1.1.1 抚育管理。采取合理的抚育管理措施,减少林间病虫源和增强树体自身抗病能力。一是清除林地内病落叶、烂果,剪除病虫枝,并集中进行烧毁;二是施用有机肥、腐植酸等,合理浇灌水,保证林木生长养分;三是合理间伐、修枝抚育,改善林分通风透光条件,调整林木个体间营养竞争。通过加强林分抚育管理,创造良好生境,促进林木健康生长。
1.1.2 预防处理。预防处理一般采取人工、物理和喷施环保药剂等环境友好型措施,是对病虫害发生前提前预防性控制,预防处理措施得当,降低发生基数,减轻后期防治压力,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早春喷施石硫合剂或石硫合剂矿物油,或刮树皮、刷树皮缝、树干涂黏虫胶和缠胶带等,预防越冬害虫和病害;生长季节喷施波尔多液提前预防病害;秋季深翻土壤杀死土壤中的越冬害虫;对树干进行涂白处理,防止因树体冻伤和灼伤引起的腐烂和破腹等病害。
1.2 发生后无公害除治措施
1.2.1 生物药剂除治。生物农药是指利用生物活体、其代谢产物,或通过仿生合成的对害虫、病菌、杂草、线虫、鼠类等农、林有害生物进行杀灭或抑制的制剂,属于具有特异作用的生物农药制剂,能够实现杀虫、防病、促生等多种功能。使用低毒、无残留的生物药剂开展绿色无公害除治害虫,既能达到控制危害的目的,又不会污染环境[2]。目前,生产和应用的生物制剂主要有仿生制剂、植物源制剂、动物源制剂和微生物制剂等。仿生制剂包括除虫脲、灭幼脲、氟铃脲、杀铃脲、虱螨脲等苯甲酰类产品,其杀虫机制机理均相近,主要对鳞翅目害虫有效,对人畜安全,对天敌和环境无影响;植物源类制剂有苦参碱、除虫菊素、鱼藤酮和烟碱等杀虫剂,有多抗霉素、井冈霉素、春雷霉素和乙蒜素等杀菌剂,这类药剂杀虫杀菌广谱,对大多数害虫有效;微生物制剂有阿维菌素、甲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Bt(苏云金杆菌)、美国白蛾病毒、春尺蠖病毒、舞毒蛾病毒、白僵菌、5406放线菌和农抗120专性靶标病毒等。部分生物制剂药性较缓,使用生物制剂时间要比化学制剂时间提前。
1.2.2 引进释放天敌控制。引进释放天敌控制就是利用生物间的自然调控,达到低密度轻度以下危害的无公害生物防控措施。天敌昆虫种类有捕食性天敌、寄生性天敌两大类。自然界中天敌昆虫种类很多,如瓢虫、步甲、蜻蜓、草蛉、蜘蛛、大黑蚂蚁和寄生蜂类等,目前大量繁育生产和应用的天敌种类有周氏啮小蜂、管氏肿腿蜂、赤眼蜂、瓢虫、食蚜蝇、捕食螨等。在害虫最初发生期,根据合理的天敌与害虫比例,选择较好天气在温度适宜时释放。引进释放天敌可以丰富天敌种类、增加局地天敵数量,达到可持续控制目的。
1.2.3 信息素防控。信息素防治是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迷向素诱杀害虫或扰乱害虫交配。目前生产应用的信息素主要有美国白蛾、舞毒蛾、杨干透翅蛾、苹果蠹蛾、梨小食心虫、橘小食蝇、桃小食心虫、金纹细蛾等多种重点害虫的性诱剂和迷向剂等信息素。利用信息素等防控林业害虫能够明显降低产卵量、压低虫口基数,达到绿色防治的目的。信息素设备的挂置运用要按合理的密度、高度进行,才能实现有效防控。
1.2.4 物理方法控制。物理防控是利用害虫生物学特性,及其对光、热、色、超声波等特定趋向性,通过设置特定设备和布施物理阻隔方法,实现诱集诱杀和阻隔作用。目前生产上用的物理防治主要有灯光诱杀、颜色诱集、阻隔带(袋)等方法。灯光诱杀方法是利用特定光波的杀虫灯诱杀害虫,是一种高效、环保、低成本、用工少和无副作用的纯绿色无公害防治方法,能够诱集鳞翅目、鞘翅目的几十种害虫,尤其对夜蛾、灯蛾和毒蛾类害虫效果明显。杀虫灯有黑光灯、高压汞灯、双波灯、频振灯、LED灯和太阳杀虫灯等;颜色诱集方法是利用害虫对特定颜色的强趋向性诱捕害虫,如根据蚜虫对黄色的强烈趋向性,利用带黏虫胶的黄色板诱捕蚜虫;阻隔带(袋)方法是利用害虫的生物学特性,通过设置阻隔带、阻隔环或套袋等阻隔危害。通常在树干上缠胶带、涂机油、涂黏虫胶、涂毒环,阻隔春尺蠖、草履蚧等上树危害的害虫[3]。 1.2.5 信息干扰防控。信息干扰防控是利用害虫雌、雄成虫交配时通过彼此散发的信息找到对方进行交配产卵的特点,运用人工合成的高浓度交配信息素,扰乱一定区域内雌、雄成虫交配信息联系,不能实现正常交配。信息干扰散发器实效性比较强,一般在成虫羽化前3~5 d布置,因而要对当地防控对象成虫羽化时间做好预测预报。信息干扰素防控对鳞翅目害虫较为突出,例如梨小食心虫、苹果蠹蛾等。
1.2.6 诱剂诱捕防控。诱剂诱捕是通过布设人工合成的含有特定害虫特点的交配信息素诱芯,配以诱捕诱集装置,诱集诱捕害虫雄成虫,人为控制园间雌、雄成虫比例,导致雌、雄成虫比例明显失衡,减少交配概率,致使大部分雌成虫得不到正常交配,减少产卵量,降低下一代虫口基数,达到控制危害的目的。诱剂诱捕设备应在成虫羽化期前悬挂,悬挂前应把诱芯放置在冰箱中冷藏保存。诱剂种类产品包括果蝇诱芯和诱捕器、梨小食心虫诱芯和诱捕器、桃小食心虫诱芯和诱捕器、金纹细蛾诱芯和诱捕器、苹小卷夜蛾诱芯和诱捕器、松梢螟诱芯和诱捕器、美国白蛾诱芯和诱捕器、天牛诱芯和诱捕器、金龟子诱芯和诱捕器、绿盲蝽诱芯和诱捕器,共10类。
1.2.7 生态调控。生态调控技术根据生态平衡原理,人为输入利于生态平衡的物质因素,或营造利于生态平衡的林间环境,改变现有生态系统的成分和机构,通过实施多源生态补偿改善生态环境,发挥生态调控作用,实现土壤养分、温度和湿度合理调节,及林下环境生物等动态平衡,达到植物健康生长、有害生物自然调控的目的。主要措施有施用有机肥、培育杂草等。
2 绿色无公害防控技术发展对策
2.1 加大绿色无公害防治技术研究
进一步加大环保型新技术和无公害防治产品的研究力度,研究出更多种类、针对更多病虫害的便于操作、防治效果好和价格低廉的无公害防治技术和产品。新的无公害防治技术和产品要具有替代化学农药的明显优势,具有推广运用的潜力,才能确保绿色无公害防治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2.2 加强农药监管,杜绝禁用农药的使用
国家禁用农药种类42种,限制使用25种。新的《农药管理条例》已于2017年6月1日颁布实施,对农药生产、经营和使用做出了明确规定,提出严格的监管措施,明确了违禁经营、使用农药的处罚办法。要切实加大力度,强化措施,做好农药销售和使用的监管,更要加大违规违法使用违禁农药的处罚力度,确保国家禁止使用的高毒、高残留农药不再销售和使用[4]。
2.3 加大绿色无公害防治技术支持力度
目前,无公害防治技术和产品应用范围小、群众认可度不高、无公害防治率低的一个很重要原因是无公害产品成本较高。为了推广无公害防治产品,提高群众认可度,让更多林农、果农自愿、主动使用无公害防治产品,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把无公害防治产品纳入财政补贴,鼓励林农、果农应用无公害防治产品。
2.4 建立示范点,强化推广宣传,营造绿色防控良好氛围
建立无公害防治示范点,推广应用绿色无公害防控技术和产品,以点带面,较大范围推广,形成示范带动作用;以示范区无公害防治良好效果为宣传点,宣传无公害防治技术、防治效果、优点和重要性,宣传绿色无公害防控对提高产品质量、提升经济收益及实现病虫害长效持续控制所发挥的重大作用,提高群众对绿色无公害防控的认可度,营造良好的绿色无公害防控氛围。
3 参考文献
[1] 宋玉双.论现代林业有害生物防治[J].中国森林病虫,2010,29(4):40-44.
[2] 陈晓明,王程龙,薄瑞.中国农药使用现状及对策建议[J].农药科学与管理,2016(2):4-8.
[3] 魏东晨.果树病虫害绿色防控图谱[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
[4] 王玉蓮.林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探究[J].南方农业,2018,12(2):58-5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1271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