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阜南县小麦赤霉病绿色防控技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近些年来,小麦赤霉病已成为阜南县小麦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发病程度逐年加重。该文结合阜南地区小麦赤霉病的发生情况,分析了2018年当地小麦赤霉病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探讨了实施绿色防控技术的必要性,并提出了绿色防控技术。
  关键词:小麦赤霉病;影响因素;绿色防控;阜南地区
  中图分类号 S4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9)12-0087-3
  阜南县地处淮河上游地区,气候为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区,有着南方地区的降水优势以及北方地区的光照优势,比较适合小麦的生产,是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1]。近年来,阜南县小麦种植面积比较稳定,常年在8万hm2左右,总产量约50万t,在当地粮食的安全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但是受到异常气候条件、引种的小麦品种性状的差异性以及品种资源自身的变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赤霉病等病虫害频繁发生,对小麦的产量及品质均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为了对小麦赤霉病进行有效防控,结合当地小麦生产实践,对阜南县小麦赤霉病的发生情况以及绿色防控技术进行了总结。
  1 發病症状与发病条件
  1.1 发病症状 小麦赤霉病是小麦生产上一种主要的病害,在多雨条件下发病程度重。小麦苗期到穗期均可发病,导致小麦幼苗的枯萎、穗腐、茎基腐等,其中以穗腐为害最重[2]。穗腐发生后,先出现褐色的斑点(水渍状),之后病斑逐渐蔓延到整个小穗上,导致穗枯[2]。当空气中相对湿度高的时候,病斑上产生1层胶状的霉层(粉红色),后期病斑上密集分布一些蓝黑色的小颗粒,即为病菌的子囊壳,触摸有凸起感。
  1.2 发病条件 当春季温度超过7℃、土壤中水分相对含量在50%以上时,易形成小麦赤霉病的子囊壳,温度在12℃以上时即可产生子囊孢子[3]。在空气中湿度大的情况下,子囊孢子成熟扩散到小麦的花药上产生侵染作用。相对来说,耐肥能力差、熟期晚的小麦品种发病程度重;土壤黏重、氮肥施用过多、低洼地块上发病程度重;田间密度过大、郁闭度高、病残体多的情况下,发病程度重[4]。
  2 发病情况及发生特点
  2.1 发病情况 自2013年以来,阜南县小麦赤霉病的发病程度均较重。2018年属于大发生年份,经田间调查,小麦赤霉病的发病面积达到5.78万hm2,加权平均病穗率8.99%、病指4.25、病籽粒1.61%,其中3%<病穗率≤10%的面积为3.83万hm2,10%<病穗率≤20%的面积为1.30万hm2,20%<病穗率≤30%的面积为0.59万hm2,病穗率>30%的面积为0.07万hm2。
  2.2 发生特点
  2.2.1 不同田块之间的发生程度有差异 经过调查,阜南县实施药剂防治与未实施药剂防治的、防治1次与防治2次或者2次以上的,发病程度均有所不同;未施药防治、施药防治1次、施药防治2次及以上的田块,平均病穗率分别为38.17%、12.72%、6.82%,平均病指分别为21.96、5.57、3.03,平均病粒率分别为7.92%、2.93%、0.86%。在未施药防治的稻茬麦,最高病穗率达到86.57%、病指56.90、病粒率31.90%[5]。
  2.2.2 不同播种时间的发病程度有差异 一般来说,相同的小麦品种在田间管理基本一致的情况下,播种时间越早,其发生小麦赤霉病的程度相对越轻[5]。
  2.2.3 不同茬口之间发生程度有差异 经过调查,茬口不同,小麦赤霉病发生为害的程度有较大的差异,按照发病程度从重到轻排列的各作物茬口分别是水稻>玉米>大豆>红薯,4种茬口田的小麦病穗率平均值分别为10.52%、9.31%、4.62%、2.57%,平均病指分别为5.54、3.97、2.17、0.71。
  2.2.4 不同品种的发生程度有差异 在相同的气候、田间管理条件下,不同的小麦品种的小麦赤霉病的发生程度有所差异。经过多年的调查,一般为山东种源系列的小麦品种发病程度>河南省种源系列品种>安徽省、江苏省种源系列品种[2]。
  2.2.5 不同植株长势的发生程度有差异 小麦的长势不同,赤霉病的发生程度有较大的差异。经过调查发现,在播种量大、土壤肥力水平高、氮肥施用量多、小麦植株长势旺的情况下,田间郁闭度大,小麦赤霉病的发病程度相对更重。
  2.2.6 秆腐型赤霉病发生重于往年 2018年经过对发病麦田的调查,阜南县的秆腐发生程度重于往年,播种时间晚、氮肥施用过多、熟期偏晚的田块秆腐型赤霉病发生重,最重的秆腐型在发病穗中占比达到20%。
  3 发病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通过近些年对阜南县小麦赤霉病的发病程度较重地区的分析,发病程度偏重以上的主要原因是施药时间把握不到位、未针对性选择对路的防治药剂、施药方法不科学、品种易感病等。2018年阜南县小麦赤霉病的大发生,主要受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影响。
  3.1 田间菌源基数高 2015—2017年连续几年小麦赤霉病发生较重,田间积累了大量的菌源,导致了小麦赤霉病的重发。2018年调查统计,阜南县的稻桩丛带菌率比较高,与近3年的平均值进行比较,2018年增加55.6%左右,与2017年相比,带菌率增加58.1%,枝带菌率是近3年平均值的2.6倍左右、是2017年的2.1倍;玉米秸秆带菌率平均达到28.6%。阜南县小麦多数是水稻茬、玉米茬,调查结果显示,水稻、玉米残株秸秆上的病菌满足了小麦赤霉病大发生的菌源量。
  3.2 吻合度高 经过前几年田间病原菌的积累,田间病菌基数大,在2018年阜南县适宜的条件下,病原菌大量萌发侵染,孢子成熟释放的高峰期(4月中旬左右)正好与2018年当地小麦扬花期高度一致,导致了小麦赤霉病在阜南县的大发生[5]。
  3.3 感病品种较多 阜南县种植的小麦品种大多是一些感赤霉病的品种,加上前茬作物秸秆还田、浅旋耕等技术的大力推广应用,有利于赤霉病的发生流行。此外,2018年阜南县普遍播种时间过晚,导致小麦植株长势弱、秆矮,土壤中的赤霉病病原菌与小麦植株穗部的距离短,扩散侵染的可能性增加,创造了比往年更加有利的小麦赤霉病大发生的条件。   3.4 降雨等天气条件有利 春季温度超过7℃、土壤中水分相对含量在50%以上时,适宜小麦赤霉病子囊孢子的形成、產生侵染作用。2018年阜南县4月中下旬阴雨天气较多,13—14日为小到中雨,21—23日中到大雨,26日又遇到小到中雨天气,当地栽植的不同熟期的小麦品种在抽穗扬花时均遭遇连阴雨天气,满足了小麦赤霉病子囊孢子释放和病菌侵染的适宜条件,导致病害的流行。
  4 绿色防控技术
  4.1 实施绿色防控的必要性分析 传统防治小麦赤霉病以药剂为主,通过大量施用农药来控制,不仅造成了环境污染,还导致了病原菌的抗药性的增强,影响了药剂防治效果的稳定性。阜南县按照《安徽省植物保护总站关于进一步做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的通知》(皖农植防治[2018]22号)精神,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工作高度重视,加强了组织领导,制定了具体的防治方案,并对详细的工作任务进行了细化。近年来的示范实践表明,推广小麦赤霉病的绿色防控,不仅可以使防效得以提高,还可以减少农药的施用,在确保不污染环境的基础上实现小麦的高产[7]。一是可以科学控害。小麦赤霉病可导致小麦的产量及品质的降低,减少小麦种植的经济效益。面对当前各地严峻的病害风险趋势,在短期内难以在品种上获得大的突破、高效药剂可选择性小的前提下,通过实施绿色防控,推广健身栽培、提高小麦植株的抗性能力,对当前小麦赤霉病流行的防控有着重要的作用,是确保小麦安全生产的科学选择[3]。二是可以减少农药的用量。近些年受到异常气候条件、耕作方式的调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小麦赤霉病在阜南县流行呈加重趋势,仅仅依靠药剂防治的成本太高,而且面临很大的农残超标风险,而从小麦秋季播种开始,就推广绿色防控综合措施,如选择抗病能力较强的品种等,即可以有效防控赤霉病,还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降低因药剂使用过多导致的抗病能力提高等问题,将该县的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落到实处[5]。
  4.2 绿色防控技术
  4.2.1 调整种植结构 在当前农业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以及实施的轮作休耕政策的指导下,各地积极对当地的秋播种植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尤其是小麦赤霉病发病风险比较高的区域,如沿江地带、江苏南部地区等。积极推广轮作制度,响应国家的休耕政策,适当降低小麦的播种比例,分年度、分区域选择其他的作物进行轮作,如蚕豆、油菜,或者绿肥等,也可以采取间隙休耕的措施:小麦收获后休耕1年,一方面有助于培肥地力,另一方面可以减少田间病原菌的积累,降低赤霉病暴发的风险,为休耕1年后小麦的丰产稳产打好基础。
  4.2.2 推广适应性广、抗病力强的优良品种 在气候条件、栽培管理、栽植地、防治措施均一致的情况下,感病的小麦品种在发病程度上明显重于抗病的小麦品种。因此,各地要结合当地实际条件选择抗病能力强、适合在当地气候及土壤条件下种植的小麦品种作为主栽小麦品种,提高小麦整体的抗病能力。不同的区域,适合的小麦品种有所差异,对于淮河以南小麦生产区来说,以扬麦、宁麦、镇麦系列等抗病能力强的小麦品种为佳;对于沿淮地区及淮北地区来说,多选择抗病能力较好的小麦品种种植,适当控制高感病小麦品种的种植比例,绝对不可盲目从外地引入不适合在当地栽植的感病品种。同一区域内栽植的小麦品种尽量保持一致性,阜南县可主推2~3个品种,适当搭配几个品种,避免区域内小麦品种过乱、过杂,降低病害流行的风险。
  4.2.3 实施健身栽培 重视田间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实施秸秆深埋还田措施,或者进行无害化的处理,尽量减少秸秆中的病原菌,降低来年小麦生产中病原菌的基数。推广适期播种技术,倡导精量播种、控制小麦群体密度合理、科学运筹肥水管理、适时收获等健身栽培措施,使小麦长势健壮,提高对小麦赤霉病的抵抗能力。
  4.2.4 优化化学防治策略 对区域内小麦赤霉病的发生趋势进行准确的预测预报,结合预报针对性地实施药剂防治,整体策略是预防为主,防控上坚持“适期防治、见花喷药”。可选择一些对路的高效药剂,如氰烯菌酯、戊唑醇等,对多菌灵等药剂的施用进行适当的控制。结合病情及天气情况科学安排防治的时间,各种药剂交替施用。施药的器械可选择静电喷雾器、自走式高效喷杆喷雾机等,药量及对水量一定要充足,且喷施均匀,不漏喷、重喷。
  参考文献
  [1]谭家如.寿县小麦赤霉病重发原因及绿色防控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8,729(19):155-156.
  [2]沈田辉,王风良,丁世峰.2010年以来大丰区小麦赤霉病重发特点探究及绿色防控技术集成[J].上海农业科技,2017(1):104–105.
  [3]彭红,吕国强,程家合,等.2018年河南省小麦赤霉病重发特点及原因分析[J].中国植保导刊,2018,308(9):68–71.
  [4]李海生,杨永志,刘丰收,等.近几年灌云县小麦赤霉病重发原因及综合防治措施[J].农业科技通讯,2017(1):152–154.
  [5]程红雨.桐城市2012年小麦赤霉病发生特点及重发原因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7):116–117.
  (责编:张宏民)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278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