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对分课堂在提升《VB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效果上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VB程序设计》是本科教学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但由于其实践性强、逻辑要求高,而且教材内容枯燥,导致了学科的教学难度大,通过率低。该文基于已经在《VB程序设计》课程中实施的“对分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作了经验总结,并讨论了目前改革方案的效果与不足之处,并予以改进和二次实践。
  关键词:对分课堂;VB程序设计;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0)02-0162-02
  程序设计类课程是各大高校理工科相关专业必修的计算机公共基础核心课程。旨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编程兴趣,锻炼基本编程思想、功底,对于学生未来专业课的学习及毕业后从事技术信息类工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传统VB程序设计教学
  1) 模式
  理论课由老师在课堂上使用教材及PPT进行进行知识点的介绍、举例、讲解、分析、总结等,学生则坐在教室里被动的记忆知识点。如有作业,一般也是在老师监督不到的课后进行完成,再由老师在下次授课时讲解。
  实践课为上机教学,由老师给出几个(或书上的)习题,学生按照课堂上已经讲过的知识点来自主进行实际的编程。
  2) 缺点
  理论课上学生课堂积极性弱,一部分学生对自己是否掌握了知识点并不清楚,只觉得老师讲的时候自己能听懂就行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掌握知识;而更多的学生则根本不听,选择睡觉、玩手机、互相聊天。老师也没有办法一一点名批评、时时刻刻关注课堂纪律问题。作业的真实性也有待考究,交上来的作业千篇一律,没要求交的则可能根本不做,老师上课讲解时也不记录下来。而这些老师都无法监督到每个学生身上。
  实践课师生互动是比较多,但效率低下,老师在为一个同学指导时很难反馈其他同学的问题,而导致在有限的上机时间里,很多学生的疑问根本没法得到解决,致使很多學生最终选择了忽视问题,不求甚解。而还有很多学生因为没有提前准备,而选择抄袭书上、网上的答案,甚至用U盘复刻其他同学的答案,老师也很难知道。
  2 对分课堂
  对分课堂模式,由上海复旦大学心理系学科带头人张学新教授在多年教学实践和理论思考的基础上,于2014 年提出并首次尝试的原创性课堂教学模式。
  对分课堂核心理念是把教学的过程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分别为内容( Presentation) 、内化吸收( Assimilation) 和讨论( Discussion),故也可简称为PAD课堂。其核心理念是分配一半课堂时间给教师讲授,另一半留给学生讨论,把讲授和讨论分隔开来,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吸收知识并进行自主学习、自我思考,形成自己的思想或观点。从效果上来说,就是能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课堂上能更积极的学习;能增加老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避免出现“老师热情讲课、学生努力聊天”的尴尬局面;能快速反映出课堂教学效果,减少学生的偷懒、抄袭现象。多方面的提高了教学质量。
  可以很自豪地说,“对分课堂”是中国人自己的创造,融合了讲授式课堂与讨论式课堂的优点,试图从根本层面上摆脱我国当前大学课堂教学的困境,形成更适合国情的课堂模式,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教学改革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3 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
  1) 初次实践
  本校《VB程序设计》的教学是按4学分64学时(其中理论教学40学时,实践教学24学时)总共16周的教学计划实施的,每周两次课,每次100分钟(两个学时+10分钟课间)。参照教学大纲要求,笔者根据自己对“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核心理念的理解,再结合本校学生自身情况,在2018年春季教学班级中,选取17级工业工程班级进行教学改革的初次尝试。
  前四周由老师按传统课堂讲基础知识。后十周采用隔堂对分的形式,每周排一次理论课,一次上机课,安排学生以宿舍为单位(三至四人)成组,学生在每周理论课结束后,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内化吸收;在上机课上按小组上机操作,进行组内讨论,修正并确定小组方案,完成编程,然后进行组间讨论,帮助未完成的小组,和已完成的小组互相取长补短,最后由老师抽查、总结。最后两周进行课程总结,学生考核,问卷调查。
  在2018年春季教学学期末通过调查问卷、个别谈话、组长反馈等多种方式,收集了工业班41位同学的意见和反馈,全部学生认可“对分课堂”这种新的教学方式,其中92%的学生明确表示支持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继续采用此教学模式。
  2) 不足之处
  通过一个学期的尝试,发现以下问题:(1)前四周的基础授课完全是传统课堂。(2)后十周的隔堂对分没有考虑到各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分组时只是简单的宿舍分组,而没有考虑“传帮带”的问题。(3)最后两周作为总结复习与考核调查来说时间过于紧张。
  3) 改进方案的实践
  本校《VB程序设计》按4学分64学时(其中理论教学40学时,实践教学24学时)总共16周的教学计划实施,每周两次课,每次两课时。在2019年春季教学班级中,选取18级土木工程班级进行教学改革的二次实践。
  第一至三周讲基本的VB知识,由于知识量少、基础,所以简单地进行堂内对分教学。
  第一周第一次课第一课时给学生明确VB的教学内容,普及对分课堂的概念,并让学生在课间三至五人自由分组;第二课时由老师建立对分课堂大群,学生每组的组长建立各自的讨论组,方便交流,然后在剩下的时间大致讲解“VB导论”章节。第一周第二次课开始到第三周结束,每次课前三十分钟由老师讲解教材内容,后十五分钟与课间交给学生进行讨论,在第二课时上课时先有学生进行提问,若没有问题,则由老师提问学生,或者继续讲解课程。   第四至第十三周每周第一次课为理论课,第二次课为上机实践课,两次课以隔堂对分的模式进行教学。
  理论课基本上为教学展示(Presentation)。除去每次理论课的前十分钟作为上一次实践课的总结、补充之外,剩余时间均由老师讲解新课,对概念、重点、难点进行解析,并在最后布置课后作业(即第二次上机课要编译的程序)。
  课后为内化吸收(Assimilation)阶段。学生在课后结合查阅资料、课堂笔记、组内讨论等方式内化吸收新内容,并自己独立完成作业。
  上机课为讨论( Discussion)阶段。第一课时老师先花费几分钟检查作业的完成情况(不在意对错),并对一字未动的学生进行询问和批评、扣分,然后由学生进行组内讨论,确定一个小组方案,并上机编译程序,检验对错。第二课时前20分钟进行组间交流,取长补短,可以帮助未正确完成的小组,若有争论可以直接询问老师,老师也要一直走动巡视、抽查,主动帮助学生,同时也把控讨论话题,不让学生把讨论变成闲聊。后25分钟由老师进行总结——演示程序的正确过程,指出学生的通病、编译的重点,操作的细节等,并对本次讨论加以点评打分,打分成绩计入学生平时成绩中。
  第十四周的两次课为重点内容的总结复习,由老师讲解考核重点,学生也可在课堂上直接提出自己的疑难之处。第十五周为两次综合程序的上机复习,题目和答案由老师在群里提前发布,学生上机练习,不安排老师当堂解答。第十六周安排學生考核及过程总结。 表1 为某知识点教学设计案例。
  4) 打分
  合理的打分安排能让学生明确平时上课的重要性,又不会让最终的考核显得不够有决定性。
  5) 二次改革的成果
  自由分组的效果比按宿舍更好,大部分小组的成员都是水平相近、有共同兴趣的,在讨论时也更热烈。前三周的课因为实施堂内对分而更加高效有趣。上机课因为检查作业而让很多在小组里面不出力的学生得以警醒。组内讨论提高了各组成员的编程兴趣,组间交流又提高了小组间的竞争力。最直观的效果就是有很多的同学在课间、在群里向老师提问,理论课讲课时也很少有同学做“低头族”。
  4 思考与展望
  对分课堂在VB课程设计改革上的成功不是偶然的,混合模式教学适应于所有的学科。学生在对于该模式的适应性上也是喜人的,理论课前不需要预习符合课程繁多的工科大一学生的要求,课后学习让学生能以自己的进度消化吸收,讨论环节更是激发了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与思维活跃性。
  但作为讲师,还有几点要注意。首先,不能以对错论学生的作业,因为内化吸收注重的是做没做,而不是有没有一步到位做好。做好这一环节完全可以由讨论交流时来完成,最后老师的总结更能进行弥补。第二,学生的积极性是需要时间激发出来的,不能因为第一二次课学生状态不好就丧失教学热情。第三,学生的提问质量是一步一步提高的,面对学生的问题,即使很基础、很不着边际,也要耐心解答,随着课程的深入,学生的问题会越来越一针见血,老师也会越来越轻松。
  最后我们要承认,对分课堂的模式有很大的优势,比如它可以让学生更容易理解知识,增强学生的交互能力,但它也不是完美的。比如它缺少案例来证明它能够提升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我们只要正视这一点,并不断实践、改善,我相信对分课堂的教学模式的未来一片坦途。
  5 总结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分课堂要求教师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积极提升自我,将以教师为中心的思维方式转换到以学生为中心,做到了教给学生更好的理解吸收问题的方法,让学生更积极的自主学习。
  该课题成功实施后,对分课堂在更多课程上的实践,也将使更多的人受益,促进更多的学生获得隐性的知识,提高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温雅敏.基于“对分课堂”的 C 程序设计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景德镇学院学报,2018,33(3):92-95.
  [2] 卢春华,王杰华.对分模式下《VB程序设计》的大课堂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 2017(3):92-93.
  【通联编辑:代影】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1294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