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学校初中英语创新性学习方法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伴随着初中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于教师的教学水平与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英语教学属于交流性与实践性均比较明显的教学课堂,单纯地应用讲解、听、记忆很难确保整体教学效果。对此,为了更好地推动初中英语教学获得长远发展,该文详细地分析了国际学校初中英语创新性学习方法,希望可以为相关教育最后提供理论帮助。
关键词:国家学校 初中英语 创新性学习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0)01(c)-0094-02
伴随着国际之间的交流越发频繁,国际学校近些年呈现出了快速发展改变,其主要是以中等教育阶段为主,以国际理解、思考问题的全球化视角价值观取向为核心,以多元化的课程作为主要教育特色,突出双语或多语的教育方式,从而实现对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针对国际学校,做好英语教育的创新性改进不仅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同时也是提升学校综合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基于此,探讨国际学校初中英语创新性学习方法具备显著教育意义。
1 营造课堂氛围,激发学生交流的热情
英语是一种语言类教学课堂,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准确的发音和积极的语言表达,形成通畅的知识体系。对此,教师在互动教学之前需要根据学生的性格特征、表达能力以及知识理解能力等形成准确掌握,根据学生基础情况做好课堂教学活动的安排,并有意识地根据学生学习缺陷做好针对性的补充性教学。在学生对教师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需要建立一个互动性的教学氛围,借助互动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弥补互动环境质量,促使互动环境更加轻松、和谐,促使学生可以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其中[1]。在教学中要想更好地突出互动教学质量,教师必须借助互动环境的创建方式,促使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可以形成对知识的学习兴趣,同时借助互动交流,可以促使学生对于英语口语的掌握形成更加深刻的理解。例如,在学习购物方面的短语时,可以让学生扮演相应角色,同时进行对比,学生在表演中会应用到“Can I help you?”“how much is it”等句子,此时教师便可以针对性地讲解两种句子的应用技巧和方法。借助表演的方式活跃课堂氛围,可以让学生更容易掌握相应的知识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互动的方式实现氛围的改善。在课堂内可以借助模仿跟读的方式进行互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互动教学的重点在于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吸引学生注意力,促使学生可以及时回归到课堂学习状态,这也是保障互动质量的关键。采用模仿跟读的互动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容易快速地掌握英语语句、词的表达方法,因为初中生没有发音的把握和基础,此时教师所表达出的发音以及所放的录音都显得非常重要。说话语速可以从慢到快、由浅到深,慢慢地逐渐引导学生进步,强化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在课堂之外,也可以借助互动方式巩固所学知识,学生在课堂当中听教师讲解并掌握相应知识是一个存在明显时间、时空局限性的过程,为了更好地保障教学质量,学生必须在课后进行自我学习[2]。教师可以组织一些课外的英语活动,如英语角、英语俱乐部等。在活动当中,教师可以适当地引入一些课堂内容并进行互动学习。例如,在“what is your favorite subject?”的教学中,学生会回答“Chinese”或“English”,学生在进行这些对话时,便实现了英语知识的巩固和复习。
2 突出个性化教育,合理分层教学
在课堂教学期间,围绕新课程的标准开展相应的课堂教学显得非常重要,这也是英语课堂教学内容指导性的重要途径。教学目标方面应当以课程标准作为统一性方式进行表现[3]。为了更好地发现并满足所有学生的知识结构学习需求,教师需要按照课堂的教学标准做好教学目标的统一性与细致性划分。针对教学的目标,其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明确自己所需要完成的任务。教學目标可以划分为3个层次,分别为课堂教学的目标、教育成才的目标以及课堂教学目标。在具体的教学维度方面则应当涉及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人生观,只有在不同维度相互辅助与提升的同时才可以为教师指明具体的学习成长方向与目标,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需要制定具体的学习目标。对于差等生而言,目标应当涉及到准确拼写词汇、正确应用标点和大小写字母、正确使用一般性时态、能够至少应用3个单元词汇、可以简单应用连接词、可以写出完整句子并且书写工整。对于中等生而言,目标应当涉及到正确的单词拼写、名词单复数的控制以及主谓一致性、正确使用基础时态、可以使用5个单元的词汇,表达的意思清晰明确、能够应用连接成分,可以至少写出一个从句,书写工整。对于优等生而言,目标应当涉及到语法与词汇应用完全正确、可以使用8个单元词汇、语言表达通顺且地道、能够正确应用衔接词、句式复杂、可以采用一个高级结构,如强调、倒桩、被动,书写工整。
3 创新语言能力,提高交流沟通能力
语言能力属于社会情境中非常重要的一项能力,属于听说读写看当中最为重要的能力之一[4]。在我国古代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在初中英语教育中,教师也需要高度重视这一教育规律。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使学生在阅读中形成预感,并借助大量的阅读学习实现英语知识的吸收,尤其是词汇量的增长,从而为后续的写作教学奠定基础。背诵属于巩固阅读教学效果的关键,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有意识地要求学生背诵文章,促使学生写作时可以在知识储备中及时想出所需要的句子和句型,从而降低写作的难度。另外,在平常阅读教学中还需要高度重视阅读思维。例如,可以将skim与scan的思维活动作为基础,帮助学生更加准确地掌握文本信息内容,从而实现在写作能力方面的提升。再例如,在“The Olympic Games”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如“what do you know about the olympic games?”的问题,之后让学生回忆我国北京开展奥运会时的相关话题或内容。通过多媒体播放相应的软件资料或图片,并为学生播放北京奥运会的相关视频,之后及时开展写作教学,借助这样的方式实现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和激发。 4 丰富课外阅读材料,提高写作学习效果
合理地选择阅读材料对于初中生的课外阅读学习有着决定性影响,只有在保障阅读材料本身具备教育价值的基础上才可以提高课外阅读的学习效果,为写作教学奠定基础[5]。在课外阅读读物的选择方面一定保持高度针对性,在满足兴趣特征的同时也必须符合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水平,过于简单的阅读内容无法提升学生的英语能力,但是过于困难的内容也会对学生形成过大的压力,导致退缩心态的出现。其次,在课外阅读学习中必须明确其属于英语阅读教学的一种方式,在选择读物时应当保持课内与课外材料之间的高度结合,尽可能地选择课堂内阅读内容拓展的材料,并在阅读之后及时开展写作教学,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实现课堂知识拓展,同时对于写作思维以及能力的培养作用也非常突出。另外,可以丰富阅读教学,强化写作能力。英语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的主要差异在于教师无法随时随地进行引导和解惑。对此,要想有效地提升课外阅读的学习质量,就必须做好相应的阅读指导工作,做好讀书笔记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同时对于学生读书习惯也有明显帮助,促使学生逐渐将课外阅读当作是一种习惯和任务,在阅读中保持较高的注意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读书笔记属于课外阅读学习成果的一种表现,对于学生的阅读轨迹、思路以及理解结果等有直接表现。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后列提纲,指导学生将文章当中所讲述的内容以及基本框架以自己的语言或形式表现出来,准确掌握文章的情节内容,同时也是对学生形成监督指导的一种有效方式,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在阅读、写作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5 融入文化,突出双语交流
在高中英语教育中,教材当中包含了大量的多元化外国文化元素,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落实,教材当中的英语文化多元化特征更加突出。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高速大汇总时教材当中的文化引入,同时也需要规避对本土文化导入的忽略。为了更好地实现双向文化的导入,有必要将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和编制,将部分本土文化元素纳入到教材当中。例如,如果教材当中有对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家的教育体制或政治体制内容,此时便可以在教材当中采用英文的方式或者是采用英语语言特征的方式展现中国的教育体制或政治体制,促使学生在学习西方文化的同时形成对我国本土文化的深入理解,同时也可以更好地实现对比性的学习,对于学生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有着显著推动作用。另外,词汇教学属于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的重点环节,同时也是教学难点。对此,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并推动双向文化的合理导入,需要在词汇教学中高度重视双向文化的导入策略。语言属于文化的一种载体,词汇属于语言学习的基础性环节,词汇当中也必然会带有大量的文化印记。对此,在分析不同词汇的同时需要将其中的文化提炼出来,引导学生形成民族风俗、社会背景等文化信息的发现与理解,并感受不同文化的差异。
6 结语
总而言之,英语学习是一个从量转变为质的过程,需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对于国际学校而言,教师需要高度重视学生的个体能力,合理应用各种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整体教学质量,对学生语言的理解力和表现能力都有质的提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仍然需要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并针对性地创新教学方式,从而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多方面的能力,促使学生的英语素养得到持续提升。
参考文献
[1] 祁冰.探究性学习方法在国际学校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分析与实践应用研究[J].校园英语,2017,15(32):91-92.
[2] 王梦.思维导图词汇教学对小学生英语词汇学习影响的调查研究[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8.
[3] 李文玲.国际学校高中初任英语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1597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