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桕育苗及营造林技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乌桕是宣城的鄉土树种,也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经济类林木,其栽培历史悠久、用途广泛。本文阐述了乌桕的生物学特性和综合利用价值,根据宣城地区乌桕栽植的实际情况,结合本人的工作实践,总结了乌桕育苗技术和营造林技术,以供林业经营主体从事乌桕栽培时参考。
关键词 乌桕;价值;育苗技术;营造林技术
中图分类号 S792.9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20)07-0153-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乌桕(Sapium sebiferum(L.)Roxb)在宣城地区称为木子树,为大戟科乌桕属落叶乔木。乌桕树高可达15 m左右,根系发达,适应能力强,黄河以南地区都有分布,在黄壤、红壤、棕壤、冲积土中均可生长;喜光,适宜暖湿气候,尤其适合栽植在较高土壤湿度的地区,对积水有短期的耐性;不耐高温燥热、干旱和寒冷,对土壤酸碱度要求不高,抗盐能力比较强;对氟化氢等有毒的气体抗性比较强[1]。乌桕的根、皮和叶均可入药;花是一种比较好的蜜源;树叶可用于染料的制取以及桕蚕的饲养等;木材质地坚韧,在家具、雕刻等方面应用较多;乌桕盛果期长达15~50年,进入盛果期果实产量可达22.5 t/hm2,单位面积油脂产量高于油茶、油桐,桕脂广泛用于硬脂酸、油酸、硝化甘油、环氧树脂等的制取,被称为绿色油库;乌桕种子榨油后的饼粕可以作为有机肥,改良土壤的功效明显[2];乌桕种子表层的蜡层可用于肥皂、蜡纸、高级香料等的生产。此外,乌桕集观形、观色叶、观果于一体,可以作为优良的彩叶树种栽植于公园、庭院、景区及道路两侧[3]。乌桕叶片在夏日里颜色青绿,进入深秋后颜色转为红色,非常鲜亮,观赏效果极佳,“乌桕赤于枫,园林九月中”正是对乌桕红叶的诠释。乌桕的树干虽然不挺拔,但是婀娜多姿、树形优美,落叶后满树的白色种子挂满枝头,长久不落,又是一番景色[3]。宣城地处皖南,乌桕是当地传统的乡土油料树种之一,气候和土壤十分适宜乌桕的生长,很多田埂地头、山冲田畈、道路两侧都有乌桕自然分布,但人工栽培较少。近年来,乌桕以其特有的景观效果在园林绿化市场受到人们广泛青睐,市场需求旺盛。因此,大力推广乌桕栽培技术十分必要。
1 育苗技术
乌桕的繁殖方式主要为播种育苗,此外还有扦插育苗、嫁接育苗等方法。
1.1 播种育苗
1.1.1 种子采集与贮藏。为了确保采集种子的品质,应选择生长年限超过20年、长势旺盛、进入盛产期、无病虫害、种粒大而饱满的母树进行种子采集[4]。乌桕种子采集的最佳时间一般在11月中旬左右,此时70%~80%的果实裂开露出洁白种仁,表明种子已充分成熟,应选择晴日里采集;采集种子的方法通常是在成熟种子母树树冠下的地面铺1层雨布,人工敲打结果枝或者直接剪下结果枝,待种子落地后进行收集[3]。采回的种子经过剔除瘪粒、去除杂质后薄薄地平摊在干燥处阴干[4],将阴干后的种子装入麻袋并吊置于干燥通风、鼠类不易到达的地方。
1.1.2 种子处理。播种前应先对种子进行浸种、去蜡和催芽处理。先将种子取出,用2%的80 ℃热碱水浸种,待其自然冷却后再浸泡2 d,其间搅拌2次/d。2 d后沥去碱液,在清水中搓去蜡被、漂净蜡屑和瘪粒。播种前30 d,在15~25 ℃温床中层积催芽,待30%的种子种皮开裂露白时播种。
1.1.3 整地播种。育苗地应选肥沃、向阳、排水良好的砂壤土、壤土。首先将育苗地深翻一遍,清除杂草、石块等,用3%硫酸亚铁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后,施入充分腐熟的农家肥作为底肥。至翌年春季播种前再翻耙一遍,将土块耙平耙碎。做苗床高20 cm、宽1.2 m、南北向,沟宽30 cm。宣城地区一般在2—3月播种,一般选择条播,行距为25 cm左右,约5~6 cm播1粒种子,播后及时薄覆土。贮藏1年以上的种子不宜播种。
1.1.4 播种后管理。播种后21~28 d种子即可出芽。当苗高达到7~10 cm时,实施间苗处理,注意“间补结合”。苗木之间的株距一般控制在10~15 cm,分布要均匀。生长旺盛时期的4—7月,前期施肥要薄施、勤施;中期要重施,可以利用雨前或雨中撒施尿素或硫酸铵等作为追肥;秋后白露前后不可再施入氮肥,可结合需要适当施入磷、钾肥,以利于苗木硬化和提高抗寒能力。适时人工除杂草,遵循“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保持苗床无草、土壤疏松且处于湿润状态。同时,应及时防治病虫害。
1.2 扦插育苗
乌桕的扦插育苗主要在春季和夏季实施,采穗母树的选择要求籽粒大、种子产量高、种子表皮蜡质层厚、无病虫害。刚进入春季,在母树开始萌动前剪下插穗,采取湿沙分层的方式保存于通风良好、光照弱的地方,沙藏的方式要求插穗保持垂直状态,保存的过程中沙的湿度控制在60%左右。扦插前对插穗进行催根处理,60 d以内插穗的基部即可长出不定根,此时即可取出用于田间扦插[4]。扦插地要求土壤肥沃、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扦插前施入基肥,可选择充分腐熟的农家肥、过磷酸钙等,待第2年的春季出圃定植[4]。 1.3 嫁接育苗
乌桕的嫁接砧木一般选择地径1 cm以上的一年生实生苗,接穗要从长势健壮、品质优良的母树树冠中上部采集一年生枝,枝粗0.75~1.0 cm为宜,随采随接,以阴天嫁接为宜。枝接多在春季芽未萌动时进行,芽接也可在夏、秋季进行。嫁接后,若天气干旱要及时浇水保湿,雨水过多要及时排水,及时去除砧木上的萌条,接穗保留1个健壮新梢。苗木出齐后,要及时除草松土、间苗、施肥,加强田间管理。
2 营造林技术
2.1 造林地的选择清理与整地
乌桕原产于中国,约有1 500年的栽培历史,对立地条件要求不严。大面积造林时一般以土层深厚疏松、坡度小的阳坡山场为佳。在宣城地区,完成山场清理后,一般先由小型挖掘机全垦、耙平,并清除草根、树桩、石块等杂物;然后,根据培养方向、苗木大小灵活确定栽植密度及穴规格,定点挖穴,穴一般呈“品”字状,按每穴50~100 g标准施入饼肥或复合肥并回填表土。林地清理整地工作要求在12月底前完成,以利于土地冻融、土壤吸湿沉落,提高造林成活率。
2.2 苗木栽植方法
乌桕是落叶树种,在苗木落叶后,翌年3月中旬之前都可以栽植,但早栽更利于树木成活和生长。在宣城地区,多选择在农历元宵节后开始栽植。当大面积造林或培育目的暂不明确时宜选用一至二年生、根系发达、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实生苗,按株行距2 m×2 m或2 m×3 m栽植。若培育经济林宜选用嫁接苗,初果期比实生苗提前2~3年。
起苗时间要与造林季节相结合,尽量多带土球,主根保留20 cm以上,及时起运并及时栽植。尽量避免在晴天或大风天起苗、栽苗,以阴天下雨之前完成栽植的效果最好。栽植时遵循“三埋、两踩、一提苗”的方法,确保根土密接,栽植深度以苗茎土痕上方1 cm为宜。对于园林绿化,苗木一般选择生长3年左右、干高3 m的乌桕实生苗,移植的土球直径控制在35 cm左右。注意确保大塘浅栽,提前施入基肥,栽植后覆土,踏实后浇透水1次。
2.3 造林后管理
2.3.1 间作套种,以耕代抚。在宣城地区,一般乌桕套种西瓜、太子参等农作物。套种农作物后,应经常中耕除草和施肥,可以改善林地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同时,林地常有作物覆盖,可以减少地表水分蒸发和杂草生长,促进乌桕林木的生长。
2.3.2 松土除草。对于不宜套种农作物的林地,每年要进行1~2次松土除草。可根据林间情况开展全面抚育或块状抚育,确保林间土壤疏松、排灌沟通畅。乌桕属于喜肥、喜水的植物,因而在其生长期间要加强水肥管理。栽植后前3年内,每年在春、夏季下雨之前施入尿素作为追肥,宣城地区一般可在4—7月追施3~4次,追肥量为75~150 kg/hm2。
2.3.3 其他管理。乌桕为宣城地区的乡土树种,生长期间较少发生病虫害,主要发生的病虫害有刺蛾、大蓑蛾等。针对刺蛾类害虫,选择40%乐果乳油800倍液喷洒叶面进行防治,可以取得明显的效果;针对大蓑蛾,选择0.5%蔬果净乳油 800倍液等进行防治,防治时结合人工剪枝和摘除的方式效果更为明显。乌桕的自然整枝较好,因而可以根据培育目的合理修剪。同時,还要防止人畜危害、火灾等,保证幼树早日成林。
3 参考文献
[1] 卜付军,张祖成.乌桕的经济价值及栽培技术要点[J].中国林副特产,2000(4):31.
[2] 凌涛贤.乌桕的栽培技术[J].农技服务,2015,32(11):195.
[3] 高厂.乌桕栽培管理技术[J].安徽林业科技,2014(3):75-76.
[4] 谢日芬.乌桕的栽培技术[J].吉林农业,2011(4):19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1821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