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五河县玉米种肥同播试验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为筛选出适应五河县玉米生产需求的玉米专用肥料和施肥技术,开展了玉米种肥同播试验。结果表明,各种肥同播处理玉米在生育性状上,全生长期并无明显变化,但在植株上显示出株高偏低,穗位下降,穗上叶增高,茎秆粗壮,抗逆性增强;其中以种肥施控释肥(28-8-9)900 kg/hm2(机播施入种子侧下方3~5 cm处)处理产量最高,达到10 545 kg/hm2,较对照习惯施肥增产1 155 kg/hm2,增产率达12.30%,增产显著。
  关键词    玉米;种肥同播;性状;产量;安徽五河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20)07-0009-01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玉米种肥同播技术就是在玉米播种时,设置好玉米与肥料之间的有效距离,一次性将玉米种子和缓控释肥料施到土壤中的一种耕作模式,后期不需再追肥,优化了良种、良肥、良机和科学技术相结合,解决了农民习惯撒施、浅施及对用肥量把握不准的问题,实现了农机农艺结合,良种、良肥、良法配套,是配方施肥的有效形式,增产显著,节省成本,增加效益。为适应五河县玉米生产轻简化、机械化的需要,配合沿淮、沿浍玉米主产区开展玉米种肥同播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应五河县玉米生产需求的玉米专用肥料和施肥技术,为种肥同播技术的推广提供科学依据[1-3]。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田为砂壤土,肥力中等,前茬油菜产量2 325 kg/hm2。供试玉米品种为隆平206。
  1.2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5个处理,分别为习惯施肥(CK),即基肥施复合肥(15-15-15)750 kg/hm2(播前撒施翻耕),追肥于小叶期行间施入复合肥(15-15-15)150 kg/hm2;种肥同播一,种肥施复合肥(15-15-15)750 kg/hm2(机播施入种子侧下方3~5 cm处),追肥于小叶期行间施入复合肥(15-15-15)150 kg/hm2;种肥同播二,种肥施省配方肥(24-9-12)750 kg/hm2(机播施入种子侧下方3~5 cm处),追肥于小叶期行间施入省配方肥(24-9-12)150 kg/hm2;种肥同播三,种肥施控释肥(28-8-9)900 kg/hm2(机播施入种子侧下方3~5 cm处),不进行追肥;种肥同播四,种肥施高塔肥(30-5-5)1 020 kg/hm2(机播施入种子侧下方3~5 cm处),不进行追肥。
  试验按顺序排列[4-6],小区面积200 m2(20 m×10 m),株距25 cm,行距67 cm,栽植6万株/hm2,每区15行,每行80株,每区为1 200株,区间为1 m,试验地净面积为1 000 m2。习惯施肥区,按区施入肥料翻耕耙平后播种;种肥同播区,板茬直播,播种的同时将肥料播入种子侧下方3~5 cm处,整个试验当日全部完成。
  1.3    试验实施
  试验选用隆平206为指示品种,于6月8日播种、施肥同步进行,播种时土壤墒情较差,6月9日人工浇灌,6月13日出苗,6月18日和6月29日各除草、松土1次。6月27日间苗与定苗。根据试验方案,7月12日完成追肥工作,7月25日喷施康宽防治玉米螟1次,9月12日成熟,9月22 日收获测产。在每區的对角线中分别取上、中、下3个点,每点取20 m2进行收获测产。
  1.4    气候情况
  玉米全生育期间,本地的气候特点是:6—7月,气温较常年偏低,降水适中,光照较好,有利于玉米的前期生长;8月,雨水偏多,气温偏低,光照相对稍差,对玉米灌浆略有影响,但影响不大;9月,气温正常,光照充足,中后期遇草地贪夜蛾危害,但由于防治及时,未造成损失。总体上,2019年是玉米丰收的年份。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
  各个种肥同播处理玉米均较习惯施肥增产,以种肥同播三产量最高,达到10 545 kg/hm2,较对照习惯施肥增产1 155 kg/hm2,增产率达12.30%,增产显著;其次是种肥同播二,产量为10 485 kg/hm2,较对照习惯施肥增产1 095 kg/hm2,增产率达11.67%,增产较为显著;其余2个处理较对照习惯施肥分别增产6.18%和3.62%,增产效果不明显(表1)。
  2.2    生育性状
  各种肥同播处理在生育性状上,全生长期并无明显变化,但在植株上显示出株高偏低,穗位下降,穗上叶增高,茎秆粗壮,抗逆性增强,双穗率提高,生物学产量和收获指数均有所提升等(表1)。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各种肥同播处理在生育性状上,全生长期并无明显变化,但在植株上显示出株高偏低,穗位下降,穗上叶增高,茎秆粗壮,抗逆性增强,其中以种肥施控释肥(28-8-9)900 kg/hm2(机播施入种子侧下方3~5 cm处)产量最高,达10 545 kg/hm2,较对照习惯施肥增产1 155 kg/hm2,增产率达12.30%,增产显著。
  由此可见,种肥同播在玉米生产上意义重大,不仅节省工时,更适合大面积的机械化操作,增产增收,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益,是玉米生产上的一大突破,应全面推广实施,以尽早给农业生产带来更多的效益。
  4    参考文献
  [1] 赵敏.玉米种肥同播技术[J].农业知识,2015(3):46-47.
  [2] 李玉红,张伟丽,赵彩虹,等.周口市玉米种肥同播应用技术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4(8):124.
  [3] 李加恩,陈诚,徐西宝.谈玉米种肥同播机械化技术[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3(6):47.
  [4] 张培,孙育强,郝立岩,等.河北平原地区冬小麦种肥同播技术效果初探[J].中国农技推广,2018,34(11):60-62.
  [5] 孙海龙.宿州市埇桥区夏玉米种肥同播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17(5):29-31.
  [6] 刘煜,程道全,闫军营,等.不同类型肥料种肥同播对玉米产量及氮生产效率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15,44(8):68-7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1824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