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不同行距宽幅匀播试验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一、试验地情况
试验安排在渑池县仰韶镇乐村,试验占地面积0.4 hm2,试验地地力基本均匀,地力水平中等,前茬作物为玉米,玉米收获后全部秸秆还田。11月2日大拖拉机深翻掩埋秸秆,耕深30 cm,结合深翻基施质量分数为45%(25-15-5)的西洋肥50 kg/667 m2,之后旋耕機旋耕2遍,整细耙平。11月3日播种,4月5日用浜农-麦福-10%苯磺隆进行化学除草,6月10日用小型联合收割机分区收割、称重、计算实产。
二、试验处理、品种及设计
(一)处理
试验设4个处理,处理1:净行距12 cm+播幅8 cm;处理2:净行距16 cm+播幅8 cm;处理3:净行距18 cm+播幅8 cm;处理4:净行距20 cm+播幅8 cm。
(二)品种
供试品种为当地种植面积比较大、表现良好的半冬性中早熟品种豫农4023,种子进行包衣处理。
(三)试验设计
试验采取大区设计,顺序排列,每个大区面积800 m2,长160 m,宽5 m,大区四周设置1 m保护行,用80#悬耕机旋地2遍,常规播量。播种时间为11月3日,播种量13 kg/667 m2。
三、结果与分析
(一)小麦形态指标
1.群体方面。在小麦越冬期、返青期、拔节期处理1群体最高,处理4最小;在拔节期群体最高的处理1比群体最小的处理4多59.1万。
2.单株分蘖方面。在越冬期和返青期单株分蘖没有区别。在拔节期处理1群体最高,处理4单株分蘖次之,处理3单株分蘖最小。处理1单株分蘖3.2个比处理3单株分蘖1.1个多2.1个。
3.次生根方面。拔节期处理1>处理4>处理3>处理2。在拔节期处理1次生根3.5条比处理2次生根1.5条多2条。
4.株高方面。越冬期处理2>处理4>处理3>处理1,返青期处理2>处理4>处理3>处理1,拔节期处理1=处理2>处理4>处理3。
(二)小麦产量及产量三要素测定
产量三要素方面:亩穗数处理1>处理4>处理3>处理2,穗粒数处理4>处理3>处理1>处理2,理论测产处理1>处理4>处理3>处理2。处理1亩穗数最高,达到22.2万穗,比群体最小的处理2多3.4万穗,亩穗数也相对比较高,测产也最高。处理2亩穗数、穗粒数最少,产量也最低。
四、结论
单株分蘖、单株大分蘖、次生根、叶龄4个指标在越冬期、返青期2个时期各个处理之间没有明显差别,近乎相同,在拔节期群体、单株分蘖、次生根、株高、产量等方面处理1指标都是最高的。在单株分蘖、次生根、株高等方面拔节期之前没有差别。这主要因为:一是播种时期遭遇连续阴雨天气,造成前茬玉米延迟收获,小麦播种期推迟。二是由于是玉米茬地,前茬玉米收获后采取秸秆还田,秸秆没有腐熟,影响根系生长,进而影响了吸水吸肥和地上部正常生长。小麦在冬前地上地下部没有很好的生长,冬前没有形成壮苗,个体形态指标一直延缓到拔节期才趋于常态。小麦宽幅匀播不同行距试验,2017年试验结果为处理1最后产量最高;2018年试验为处理1表现良好,说明宽幅匀播最合适的行距配置为净行距12 cm+播幅8 cm。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634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