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宣州区棉花肥料试验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为探索宣州区适宜棉花种植的施肥方式,通过设置不同施肥方式开展了棉花肥料试验,观察、记载农事操作,调查农艺性状,掌握不同施肥处理对单株结铃、籽棉、皮棉等性状的影响,以选择适宜棉花生产的施肥方式。结果表明,在常规施肥减量30%+高量施用有机肥的情况下,无论单株结铃数,还是籽棉、皮棉产量均具有明显优势。
关键词 棉花;有机肥;性状;产量;安徽宣城;宣州区
中图分类号 S562;S14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20)07-0016-02 開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近年来,为增强宣州区棉花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促进棉花产业提升,按照省棉科所的要求,在宣州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安排和部署下,开展了宣州区棉花有机肥肥试验示范工作,并严格落实试验方案,强化试验示范效果[1-3]。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设在水阳镇长沟村束家组,面积为840 m2。供试棉花品种为中棉所63号。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7个处理,各处理具体设计见表1。除处理1(CK0)不施肥外,其余6个处理纯N、P2O5、K2O施用量均分别为270、135、270 kg/hm2。3次重复,随机排列[4-6]。
1.3 试验实施
4月15日营养钵育苗,出苗率87%;5月17日移栽,前茬油菜田,收获后免耕打洞移栽;5月29日、6月20日中耕除草2次;6月14日锄头打洞施基肥;7月19日锄头打洞施花铃肥(分小区施肥);8月11日锄头打洞施盖顶肥(分小区施肥);6月20日、7月16日整枝打杈;6月25日、7月13日、8月18日进行3次化学调控。
1.4 调查内容与方法
于7月15日、8月15日、9月15日分3次组织人员进行测产评估,每个小区中间畦背选择10株记录结铃数,按平均数记录。
2 结果与分析
7月15日测得单株结铃为伏前桃,是棉花稳产的基础。由表2可知,处理6单株结铃数最多,平均为2.67个;其次是处理7,为2.10个;其后依次是处理5(1.97个)、处理2(1.90个)、处理3(1.73个)、处理4(1.63个)、处理1(0.63个),说明处理6、处理7棉花前期长势理想。8月15日测得的单株结铃为伏前桃加伏桃,是形成棉花产量的主体。处理7单株结铃数最多,平均为15.77个;其次是处理6,为13.60个;其后依次是处理4(12.43个)、处理5(12.23个)、处理2(11.13个)、处理3(10.83个)、处理1(5.57个)。9月15日测得单株结铃形成最后产量。由表2可知,处理7单株结铃数最高,为22.43个;其次是处理6,为21.37个;其后依次是处理4(19.50个)、处理2(17.60个)、处理3(16.93个)、处理5(15.60个)、处理1(8.37个)。
由表3可知,各处理平均铃重在4.97~5.43 g之间,差距不大,处理4和处理6最高,均为5.43 g;处理7次之,为5.37 g;处理1最低,为4.97 g。成铃以处理7最高,平均为621 850个/hm2;处理6次之,为592 280个/hm2;其后依次为处理4、处理2、处理3、处理5;处理1最低,为229 150个/hm2。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在包膜尿素减量30%+高量施用有机肥的情况下,无论单株结铃数,还是籽棉、皮棉产量均具有明显优势。本次棉花有机肥试验具有良好的示范效果,为推动适用技术的应用并形成良性循环,将加强与省棉科所联系,配合试验示范工作,探索棉花高产高效并进的新型技术集成模式,稳步提升宣州区棉花生产水平。
4 参考文献
[1] 张岳琼.保水型微生物肥料在棉花上的应用效果试验[J].现代农村科技,2019(6):62-63.
[2] 哈丽哈什·依巴提,李青军,张炎.有机肥氮替代部分化肥氮对棉花养分吸收、氮素利用和产量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19(3):137-142.
[3] 易强,许世武,刘启斌,等.资源利用型液体肥料在棉花上的应用肥效试验[J].新疆农垦科技,2019,42(5):43-45.
[4] 孙劲松,郑仕刚,张取仁.不同肥料组合对江河圩畈区棉花的影响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9,25(8):83-85.
[5] 肉孜阿吉·买迪吐地,丁宝军,黎玉兰.博乐市棉花微量元素肥料喷施试验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6(6):20-21.
[6] 苗向前.聚谷氨酸有机水溶肥料在棉花上应用研究[J].新疆农业科技,2018(3):12-1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1824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