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干旱半干旱地区油松播种育苗技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油松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常用造林树种,本文从采种、种子处理、选地整地、播种以及苗期管理等方面阐述了油松种苗繁育技术,以期为油松育苗实际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油松;种苗;繁育技术;干旱半干旱地区
  中图分类号    S791.25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20)08-0154-01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油松具有耐旱、耐贫瘠的特性,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广为种植,具有很好的造林效果。目前,油松繁殖方式为扦插、嫁接、播种,其中前两者通常用于遗传育种、品种改良,而播种繁育多用于种植生产。本文总结了干旱半干旱地区油松播种育苗技术,以期为同类地区油松育苗提供参考。
  1    采种
  油松种子在8月中、下旬成熟,约15 d后种子脱落,且球果不脱落。因此,在此时期要密切关注油松的实际情况,掌握好采种期。树冠外围为大多数油松球果的生长部位,且球果生长分散,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采种的难度,在采种过程中要严禁损坏枝条。待采集球果之后,可通过人工干燥法、日晒法等方式调制种子。其中,日晒法较为麻烦,需要较长的时间反复晒筛,在此过程中严禁棍棒敲打,以免引起果鳞封闭,造成种子难以脱出。而人工干燥法则是将种子放置在45~55 ℃的室内,反复翻动,收集脱出的种子[1]。
  2    种子处理
  雪藏、水浸、混砂是种植催芽较为常用的3种方式。其中,雪藏种子长期处于湿润、低温的环境,其水分逐渐浸入种胚,水分可以满足其萌发,待温度适宜时可以发芽,遇到低温、冷害、阴雨等天气延迟播种也不会产生损失。除此之外,雪藏催芽可以加快种子出苗,提高种苗抗害力。
  3    选地整地
  苗圃选择以土壤疏松、排水良好、pH值为6.5~7.5的中性土壤或者pH值为5.5~6.5的弱酸性土壤为宜,要求土壤厚度>50 cm、肥沃、无病虫害。
  油松幼苗根系的扎根扩展力较差,其根系纤弱。因此,需要提高土壤的透水、透气性,持续疏松土壤,进而促进土壤有机物的分解,做好翻耙、清杂、整平、做床等整地工作。翻地分为春翻和秋翻,秋翻要在土壤结冻之前,翻地深度为25~30 cm,且翻后不耙,促进土壤风化以及积雪;春翻则在土壤解冻后进行,翻地深度为20 cm,耙地深度>10 cm,将土壤细碎化。翻耙后要及时做床,由于油松幼苗需水怕涝,所以要选择地势较高、土壤干燥的圃地,床高为10 cm[2]。对圃地施有机肥11.25 t/hm2,翻地30 cm。播种前需使用硫酸亚铁10倍液均匀喷洒土壤。
  4    播种
  播种前用0.5%高锰酸钾溶液将种子浸泡消毒4 h,捞出洗净后置入45 ℃温水浸泡24 h,置于发芽坑催芽。在背风向阳处挖发芽坑,坑上覆塑料膜,晚上覆草席,将种子每天翻动1次。播种期通常在4—5月,温度>10 ℃开始播种。播种前向苗床灌水,播种量60~90 kg/hm2,播种后即刻喷水,且每天少量多次喷水,保证床面湿润。
  5    苗期管理
  5.1    出苗期
  出苗期主要是指从播种到种苗出土脱去种皮的阶段,主要包括种子开裂、生根、抬头、甩叶等阶段。出苗期要保证种子层土壤湿润,刚出土的幼苗,其叶片生长较为缓慢,通过种子贮藏的养料供其生长。因此,需要通过先促后控的方式促进幼苗抬头、脱壳,长出初生叶,进而由异养变为自养。
  在苗床上的杂草与播种苗相比,其长势快、数量多,用人工方式进行除草不仅无法彻底清除,还会损伤苗木,影响苗木生长。因此,可以通过除草剂进行除草[3]。
  5.2    幼苗期
  幼苗初生叶长出到第1层次生叶形成通常需要20 d左右。在此階段幼苗虽然由异养变为自养,但由于其根系较浅、苗叶幼嫩,其吸收营养、制造营养的器官较少。这也是生长过程中苗木抗逆能力最弱小的时期,加上该阶段天气多变,幼苗极易出现损伤,这个阶段也称为保苗期,在保苗期苗木的生长情况直接影响苗木的单产。因此,该阶段要注意高温、低温、病害等对苗木的损伤和影响。
  5.3    速生期
  当温度保持在>20 ℃时,或者苗木长出第2层次生叶后,开始苗木的速生期,一直持续到苗木不再长高,该阶段需要60 d以上,这也是时间最长的生育期。该阶段是苗木质量提高的重要时期,苗木对于光照、水分、养分的需求逐渐增加,因而该阶段的工作重点是除草及水肥管理[4]。
  油松幼苗的发芽、出土、生根、发育均对土壤的湿润条件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在出苗期需持续浇水,2~3次/d,且需要浇透,以促进幼苗根系的生长。幼苗出土20 d后逐渐长出侧根,当长出2~3条侧根后开始追肥,大概10 d追肥1次,持续3~4次,施肥量逐次增加。以硫氨为例,追肥量依次为5、10、20 g/m2,其总量为40~50 kg/m2。油松苗属于生长期较长、长势较弱的植物,与杂草的生长特性恰恰相反。因此,在第1次除草后采用盖草能及果尔的缓和剂对苗床进行喷洒,其药效可持续到苗木速生期结束。
  5.4    生长后期苗高不再增长到根系不再生长大约需要20 d,期间气温逐渐下降,昼夜温差逐渐加大,其苗梢打旋形成顶芽,叶片发黄脱落,至此生长期结束。在该阶段苗高不再增长,以根系生长居多。因此,在该阶段需要松土,提高土壤透气性和根系的生长速度,注意排水,促进苗木木质化进程。
  6    参考文献
  [1] 王龙飞,李兰.油松育苗及管理技术[J].山西农经,2017,(15):69.
  [2] 郝书林,徐国华,于风新.塞罕坝地区油松容器苗培育管理技术[J].河北林果研究,2012,27(1):28-30.
  [3] 韩翠萍.油松育苗关键技术措施[J].防护林科技,2014(12):94-95.
  [4] 陈立新.油松播种育苗技术[J].特种经济动植物,2014,17(7):35-3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1862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