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大豆灰霉病的防治技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大豆是我国农业生产中重要的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大豆的用途广泛不仅可以用作油料的加工,同时也可以用做各种豆制品的生产,大豆在我国各个区域种植都非常普遍。但是在大豆的生长过程中往往受到灰霉病的影响,极大地影响了大豆的产量和品质,在当前机械化生产和种植中,大豆种植技术越发先进,要积极利用科学的生产理念和病害防治方法,充分提升大豆灰霉病的防治能力,确保大豆种植的品质和产量。
  一、灰霉病的概念和发病特点
  灰霉病主要是农业生产中常见的真菌性病害,属低温高湿型的病害,灰霉病病原菌生长温度往往在20°到30°左右,湿度在20到25°也容易滋生灰霉病,灰霉病大多是由灰葡萄菌胞菌侵染所导致的,在植物的茎、叶以及花果方面都容易产生灰霉病。大豆霜霉病为害幼苗、叶片和籽粒。当第1片真叶大豆病虫害防治方法展开后,沿叶脉两侧出现褪绿斑块。成株叶片表面呈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不清晰的黄绿色星点,后变成褐色,叶背生灰白色霉层。病粒表面粘附灰白色的菌丝层,内含大量的病菌卵孢子。病菌以卵孢子在种子上和病叶里越冬,成为第2年初侵染菌源。每年6月中下旬开始发病,7~8月份是发病盛期,多雨年份发病严重。
  大豆灰霉病是常发性病害,主要是由大豆尾孢菌真菌侵染所形成的病害问题,对于大豆的产量和品质都会带来极大的影响,根据相关数据的调查显示,大豆种植区域一旦感染灰霉病,会减产15%左右,大大影响大豆的经济效益。
  大豆灰霉病主要影响大豆的叶片,在发病的开始阶段大豆的叶片呈现褐色小点,随着病情的严重会逐步发展为圆形,并且边缘呈现褐色,很多大豆叶片也会出现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状,在气候潮湿的条件下,大豆的叶片也会滋生灰色的霉层,严重的时候会让大豆叶片布满斑点,最后导致大豆的叶片脱落,对于大豆的生长影响巨大。大豆灰斑病主要为害成株期叶片,病粒出生的幼苗子叶上出现半圆或圆形褐色病斑。
  二、大豆灰霉病的防治技术
  1、提升农业生产者的科学种植意识
  在大豆的种植和栽培中,农业生产者要积极学习先进的大豆种植技术,近些年我国大豆的种植栽培技术的不断创新和研发,充分实现大豆的标准化种植,农业生产者要总结过去大豆的种植经验,关注大豆的选地、耕地、选种、大豆的田间管理以及病虫害方式等各个环节,确保大豆栽培的科學性化和标准化。为了有效防止大豆灰霉病的发生,在选地和整地的过程中要选择没有化肥和农药残留的地区,同时也要定期轮作,采用三年轮作的方式就可以有效降低大豆灰霉病发生的几率,同时也要对种植区域的土壤进行深耕,避免大豆田间病原体的在土壤中越冬,对次年大豆的种植带来影响,也要对大豆田间的杂草以及病残的植株及时清理,保证大豆田间的土壤环境,在晴天也要对大豆田间进行晒地,以此来提升大豆的抗病性。在大豆选种的过程中也要选择优质的大豆品种,大豆种子颗粒要饱满,具有较强的抗病性,要根据所在种植区域的温度情况以及气候情况选择适宜的大豆品种,对于外地调种要经过防疫部门的安全检验,对于大豆种子中存在灰霉病原体的种子要及时挑出,避免在种植中对其他植株带来污染和影响。在大豆的播种过程中,要科学选择播种期,合理控制大豆种植的深度,深度过浅很容易受到药物的影响,降低大豆的品质。同时在播种前也要施加充足的底肥,提升大豆植株根系的营养成分,以免受到大豆灰霉病的侵害。在施肥的过程中要尽可能的使用氮磷钾复合肥料,促进大豆生长期的健康发育。
  2、采取科学的防治手段和措施
  针对大豆灰霉病的问题,农业生产者可以利用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多菌灵胶悬剂以及多菌灵超微粉等兑水进行喷洒,要根据大豆灰霉病的发病情况合理控制药量,同时也可以利用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以及灭病威胶悬剂等进行治疗,在喷药的过程中要尽量的选择晴天进行,在上午上午6—10时,下午3—7时最为适宜,可以更好的发挥药物的疗效,提升大豆灰霉病的治疗效果。药物喷洒后如果遇到下雨天,往往会冲刷掉大豆叶片上的药物,对此还需要对大豆进行重新喷药。为了有效的防治大豆灰霉病,也要做好统筹预防的工作,对于大豆的种植区域要建立大豆灰霉病的监测中心,及时报告田间大豆的长势情况以及灰霉病的发生风险,积极研发和推广新型的大豆灰霉病防治农药,提升药物的安全性,避免对大豆品质带来影响。对此我国的农业部门以及大豆种植技术指导部门也要为农业生产者提供专业化的技术指导,实现大豆灰霉病的科学防治。
  综上所述,针对大豆灰霉病的防治,我国基层政府部门、农业部门以及农业生产者都要高度重视,积极做好大豆灰霉病的病因讲解,以及防治技术的指导,充分发挥各个部门的协同作用,为大豆的专业化种植提供有效的技术服务,这不仅可以有助于提升大豆的种植产量,同时也能大大提升大豆的品质,提升大豆灰霉病的防治水平。
  (作者单位:164022黑龙江省红星农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1955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