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对生猪疫病防控工作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据经合组织粮农组织农业展望相关数据显示,中国肉类消费中猪肉消费占比超过60%,其消费性大,2019年全国猪肉产量已达55039.6千吨,而消费量已达56134.0千吨。由此可见,中国猪肉市场呈现供小于求的局面。猪肉产量主要受生豬养殖影响,而生猪疫病则是导致生猪养殖质量与产量下降的主要因素。对此,必须要把握生猪疫病的发生原因及其危害,做好相应防控工作,以保证养殖效益,满足市场需求。
  一、生猪疫病的发生原因及其危害
  1、发生原因
  猪饲料配比、猪舍环境卫生处理、养殖用具与衣帽消毒、药物与疫苗使用、生猪跨区调运等与生猪疫病的发生有明显关系。实际养殖中,如果不考虑营养均衡与气温对饲料的影响而直接采用营养饲料,为追求经济效益一味地在猪的饮水中添加营养药物,忽略空气质量、通风情况、温度、猪粪等对生猪健康状态的隐形影响,不重视对生猪运输车辆、养殖工具、养殖人员衣帽等的消毒,随意保存并使用疫苗就会降低生猪免疫力,增加病毒进入生猪体内的概率,从而发生疫病。
  2、危害
  生猪疫病不仅会影响规模化养猪产业地区的经济发展,也会危害人体健康。疫病发生时,病猪出现发热、消化道病变、胃部溃疡及其他器官衰竭等现象,母猪的繁殖能力下降,产下弱崽,猪崽死亡率达50%以上,直接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一旦疫病防控工作不到位,造成病死猪肉流入市场,那么购买、食用病死猪肉的人就会感染病毒,甚至发生生命危险。所以,必须要做好生猪疫病防控工作。
  二、提高生猪疫病防控工作有效性的措施
  1、增强生猪疫病防控意识
  意识对行为具有指导作用,要实现对生猪疫病的有效防控,就必须要增强防控技术推广队伍与农户的疫病防控意识。对于前者,开展线上线下培训。通过视频观看、远程在线直播、案例集中研究等方式,从地区疫病概况、疫病状况、疫病应急处理、疫病防控等方面所面临的问题对防控技术推广队伍进行培训,要求队伍人员发现疑似疫病及时上报、采样、送检与处置,同时强调其做好针对养猪农户的疫病防控宣传工作。对于后者,加强疫病防控宣传,充分利用传统与现代宣传手段,通过有线广播、短信、宣传册、新媒体平台、上门等渠道面向广大养殖农户宣传并推广生猪疫病防控技术,增强其防控意识,使其认识到疫病防控对提高养殖效益的作用,坚持“管住车、守住门、把住料、盯住人、看住猪”,以确保生猪安全。
  2、构建合理养殖环境
  养殖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疫病的发生与传染,关系到疫病防控工作的有效开展,因此在防控生猪疫病的过程中,必须要构建合理的养殖环境。(1)养殖场选址方面,尽量选择有充足光照、良好排水、通风条件好、远离交通要道、离水源近的地方。(2)猪舍环境方面,保持猪舍通风,根据猪的生长情况控制猪舍内温度,如将成年公猪所在猪舍温度控制在19~21℃范围,同时结合外界环境变化调节猪舍温度,做好夏防晒、冬保温的基本措施。(3)饮水方面,采用日常饮用水,禁止泔水喂养生猪。(4)饲料配比方面,根据猪的生长情况确定饲养方式,科学配比饲料,保证每一生长阶段的生猪得到充足营养,同时防止营养过剩。对处于特殊时期的生猪,特别配置饲料并加强护理,如向饲料中添加生育酚、藿香正气水、维生素、黄芪粉等,有效提高生猪免疫力。另外,还应注意对饲料的有效管理,保证饲料分类存放,避免长期囤积而发生霉变,从而造成资源浪费。(5)猪舍卫生处理方面,定期集中处理猪粪及养殖废水,采用粪便有机肥化再利用技术,将猪粪应用于农作物种植中,同时,采用废水处理技术对养殖废水进行净化、回收与再利用。
  3、规范养殖场管理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生猪养殖逐渐走向规模化,从散户养殖转为养殖场集中养殖。由此,养殖场管理成为养殖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对生猪疫病发生原因的分析发现,养殖场管理不规范,尤其是消毒及病死猪处理不及时,是引发生猪疫病的重要因素。所以,在实际养殖中,必须要规范养殖场管理。(1)做好消毒工作,定期对猪舍、养殖用具进行高强度消毒,更换过道、走廊及场外消毒隔离带,同时,定期对养殖人员衣帽进行消毒,在重点养殖猪舍实行全进全出模式,严格控制车辆及人员进出,禁止无通行证人员进入养殖场,从而有效抑制病菌传播,防止交叉感染。(2)做好病死猪处理工作,确认病死猪数量后,采用焚烧或深埋方法对病死猪进行集中处理,并建立病死猪处理台账。深埋方法处理过程中,先挖2m见方的坑,于坑底铺厚度大于1.6cm的石灰,将病死猪密封后置于坑中,再铺一层消毒药,最后用土盖严。为保证病死猪处理工作的有效落实,明确责任后对规模养殖场进行一对一监管,加大查处力度,严厉打击私自售卖病死猪及其产品的违法行为。
  4、建立防疫机制与免疫程序
  灵活的防疫机制与完善的免疫程序是生猪疫病有效防控的重要保障,因此,必须要针对实际情况建立防疫机制与免疫程序。防疫机制建立过程中,遵循分级负责原则,构建集预报、监督、处理等多位一体的防疫机制,将疫病监测与报告、应急指挥与处理、工作实施等职责落实于各个部门,以防止出现疫情发现、疫病应急处理不及时等情况,确保疫病得到有效处理。免疫程序建立过程中,构建涵盖疫苗选择、运输、保存、日常免疫接种、紧急接种等重要环节的免疫程序,要求结合地方实际选择疫苗,按照规定运输并保存疫苗,根据生猪实际生长情况与疫病传染情况进行日常免疫接种与紧急接种,从而提升生猪免疫力。
  综上,生猪疫病发生原因多种多样,对区域经济发展与人体健康有严重危害。为了提升生猪疫病防疫工作有效性,相关部门必须要增强防控技术推广队伍与农户的防控意识,监督与指导养殖大户构建合理的养殖环境,并规范养殖场管理,同时结合地方实际建立防疫机制与免疫程序,促进防疫工作的落实。
  (作者单位:233241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桑涧镇畜牧兽医站)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1963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