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安阳市外来入侵生物黄顶菊的危害及防除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外来物种对本土生物环境的影响是环境发展中长期存在的一个问题。好的外来物种可以起到改良本土生物环境的作用,取得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若外来植物与本土环境不兼容,则有可能带来不可挽回的巨大损失,甚至造成生物灾难。2020年3月5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表示,草地贪夜蛾已经入侵我国,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一度登上热搜。安阳也存在着外来入侵生物。本文将谈一谈安阳的外来入侵生物—黄顶菊。
  一、安阳市地理概况
  安阳位于河南省的最北部,地处山西、河北、河南三省交汇处,地理坐标是东经113°37′~114°58′,北纬35°12′~36°22′。交通便利,纵贯中国南北的京广铁路、107公路、高速公路四通八达。西依太行山,东接华北平原。安阳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年平均气温12.7~13.7℃,年均降雨量为606.1mm。安阳辖一地级市四县(市)四区,即:林州市、安阳县、汤阴县、内黄县、滑县和文峰区、北关区、殷都区、龙安区。总面积为7413平方公里,总人口为592万(2018年底),耕地面积613万亩。
  二、黄顶菊的基本生理特性和危害
  1、黄顶菊的基本生理特征
  黄顶菊于2001年首次在中国天津、河北,2006年由河北传入安阳市,是一种杂草,原产南美洲,俗称“霸王花”、“生态杀手”。黄顶菊为一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低差异很大,高的可达2米,低的只有10cm左右,茎直立、紫色,茎上带短绒毛。叶子交互对生,长椭圆形,长6cm~18cm、宽2.5cm~4cm,锯齿叶。主茎及侧枝顶端上有密密麻麻的类似伞状的黄色花絮,花色鲜黄。其种子自4月至8月均可萌发,发生危害期长,11月份后,黄顶菊植株开始干枯。
  2、黄顶菊的危害
  黄顶菊一般生长在荒地或弃荒地、街道附近、村旁、道旁、渠旁、堤旁。其根系发达,耐盐碱、耐瘠薄、抗逆性强;尤其是繁殖速度惊人,一株黄顶菊大约能开1200朵花,每朵花可产上百粒种子,一株能产十几万粒种子,扩散蔓延速度非常快。黄顶菊一旦入侵农田,将与农作物竟争水、肥、阳光、空间等,严重影响原生物种生长,威胁农业生产及生态环境安全。
  三、黄顶菊入侵安阳市的分布状况及开展普查防除概况
  1、黄顶菊入侵安阳市的分布状况
  黄顶菊于2006年8月28日在安阳市安阳县北部107国道首次发现,安阳县北与河北邯郸交界,长势比较旺盛,面积2亩左右,并且个别植株已结籽,未完全成熟。通过在全市范围内对黄顶菊全方位普查,发现有39亩,约45万株。分布于安阳县、内黄县、汤阴县等沿107国道和其他道路两旁。2007年进行防除后,2008年,黄顶菊入侵面积约20余亩。至今安阳市发现的黄顶菊大多生长在公路旁、河道沟渠边、院落和荒地里,并未大范围蔓延,加之农民对土地的精细化耕作,黄顶菊并未大面积入侵农田。
  2、安阳市采取措施普查防除黄顶菊概况
  安阳市自2006年首次发现黄顶菊以来,2006年普查,2007年市农业环境监测站采取了三次集中的大规模行动,5月份农药杀灭,6月份集中人工拔除,8月份中旬普查等,有效防除了40余亩黄顶菊的进一步扩散漫延。2008年经过全市普查,发现在往年发生地仍有复发现象,但大部分县区范围缩小,个别区域有扩散趋势,总面积20余亩。此后市监测站每年不定期地野外考察,監测黄顶菊的生长及分布状况,及时采取措施,黄顶菊得到一定的控制,2019年天气干旱严重,黄顶菊生长一定程度上也受到影响, 植株明显变小,但部分监测点黄顶菊仍表现出极强的种群优势。
  四、外来生物黄顶菊入侵的原因
  在我国已知的外来有害生物中,超过一半是人为引种的结果,如农业畜禽饲料引进国外种水花生和水葫芦;沿海护滩引进国外种大米草等等。外来生物入侵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人为有意引进,如景观美化、生态环境改造;二是无意识引进,随着物流、人员、车辆往来交流活动日益增加,外来种也增加了侵入的机会。三是自然力量,如风。安阳市最初发现的黄顶菊地点与河北交界,且位于107国道,车辆来往频繁,且大货车居多,初步判断车辆特别是渣土、土方或其他货运车无意带入的可能性最大,导致黄顶菊入侵安阳,即第二个原因。
  五、黄顶菊的防除方法
  黄顶菊密度小的地方应采取人工铲除,密度大的地方采用定向喷雾的方法,喷施灭生性除草剂,消灭植株,防止繁殖,彻底消灭。具体办法主要有以下:
  1、直接铲除
  4~8月份是黄顶菊营养生长期,此时黄顶菊的形态容易辨认,也是铲除黄顶菊的最佳时期。对黄顶菊要及时发现、及时铲除。按照拔除植株—耕翻晒根—拾尽根茬—焚烧(在大力禁烧的政策下,可以选择挖坑深埋)的步骤,使其来年难以再生根发芽。
  2、化学灭草技术
  百草枯、草甘膦、壬酸、玉米专用除草剂、小麦专用除草剂,对黄顶菊都有很好的杀灭效果。根据对黄顶菊出草规律的初步调查观察,在黄顶菊苗期阶段适时喷药,可有效防除。第一次用药宜在5月中旬,第一次用药后每隔35~40天再分别进行两次用药物扑杀,用药方法同第一次相同。
  3、生物防除
  万寿菊、长芒苋、野苋菜、灰灰菜、狗尾草由于出苗快、生长势强对黄顶菊的生长有非常显著的抑制作用,以上一些本地杂草多的地方,黄顶菊生长就会受到抑制 。蚱蜢和潜叶蝇对黄顶菊也能造成一定危害。但至今看来此两种方法可行性不强,没有直接铲除和化学防除直观、有效、彻底。
  目前黄顶菊主要在荒地落户,对于荒地,能开荒的尽量开荒复种,减少撂荒,既可增加土地利用率,也可使黄顶菊的生存空间减少。
  (作者单位:455000河南省安阳市农业环境监测站)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1963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