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仔猪副伤寒的诊断与预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仔猪副伤寒是由猪的伤寒沙门氏杆菌引起的疾病,主要发生在20天~4個月龄的仔猪,是仔猪最为常见的急性传染病之一,成年猪很少发生,但可使怀孕母猪发生流产。其病原体主要是猪霍乱杆菌和猪伤寒杆菌。临床上表现多以败血症为主,慢性型的仔猪副伤寒则是以肺炎症状为表现。
  仔猪副伤寒疾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在我国各地也是时有发生,特别在阴雨连绵的季节,如果饲养管理不当,不及时清除粪便,则发生更多,严重地影响仔猪的繁殖。因此,必须很好地认识本病的规律性,加强饲养管理,及时预防注射疫苗,防止本病的发生,避免仔猪副伤寒疾病的流行给养殖户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
  一、诊断
  1、临床症状
  猪副伤寒,潜伏期一般2天到数周不等,发病初期,临床症状不明显,病猪逐渐消瘦,吃食减少,有轻微或中等程度的发热(41℃左右),精神不振,喜躺卧,畏寒,喜欢相互挤靠在一起取暖,最多可达3~4层,背毛干枯,鼻周发绀。随着病程的发展,反复发生周期性下痢,排恶臭的稀便,有时混有血液和脱落的粘膜,有时不会发生腹泻。眼结膜发红,有分泌物。发病2~3天后,在四肢内侧、腹部、颈、耳等皮肤处可见紫色斑点。此时病猪机能会迅速衰竭,行动不便,弯腰拱背,呼吸不畅,病程一般为2~5天不等,死亡居多。一般来说,慢性型仔猪副伤寒最为常见,一般多为急性副伤寒转来或是从一开始就是呈慢性型进过,症状多与急性型形似。病猪体温稍高或趋于正常,有食欲,但饲喂时吃食量较少,后期基本废绝,喜欢喝脏水。有的病猪下痢与便秘交替出现;有的病猪有咳嗽、呼吸加速症状。由于持续下痢,病猪日渐消瘦,背毛粗乱,行走不稳,后期消瘦,拱背,腹部收缩,紧贴背脊,骨瘦如柴,最后机能衰竭而死。不死的病猪也会成为僵猪,发育迟缓。通常根据这些症状就可确诊。但在疫病流行初期,往往缺乏典型症状,和肠型猪瘟的临床诊断十分相似。为了早期确诊,应对病死的猪进行剖检。
  2、剖检变化
  主要是大肠发生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粘膜潮红肿胀,形成纵条的皱褶,粘膜上散在有弥漫性的假膜,如撒布的糠麸样,呈污灰色、黄绿色或黄褐色,不易剥离,剥脱后形成深浅不一的溃疡,这一点在诊断上很有意义。有时在肝脏见有小米粒大的灰黄色或灰白色的坏死灶;肺脏有化脓性支气管肺炎病变。急性型主要是败血性变化。脾肿大,色泽发暗,呈紫黑色,用手触摸坚度好像橡皮一样,切面蓝红色。皮髓质不软化。胃、肠粘膜充血肿胀,有出血点,呈急性卡他性炎症;肠系膜淋巴结充血、肿大,呈索状,其他淋巴结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大,质地发软,色泽发红;肝、脾、肾等脏器实质内有粟米粒大小的坏死灶;心外膜、浆膜及喉头均有出血点。全身粘膜、浆膜均有不同程度的出血点。慢性型以坏死性肠炎为主,盲肠、结肠壁粘膜增厚,粘膜上覆盖着一层弥漫性坏死性腐乳样物质,剥开可见底部红色,边缘有不规则的溃疡面,此种病变有时波及回肠后段,少数病例滤泡周围粘膜坏死,稍凸出于表面,有纤维蛋白渗出物集聚,形成隐约可见的轮环状;肠系膜淋巴结多呈索状肿胀,部分成干酪样病变,有些病历,肝、脾、肾及肺脏表面有针尖或小米粒大小的灰白色坏死灶。诊断时必须注意与猪瘟鉴别。
  二、预防
  引起仔猪副伤寒的诱因很多,但是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不良,是诱发本病和扩大传播的主要原因。因此,要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首先应该改善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猪圈要勤打扫,保持干燥,及时清除粪便。断乳后的仔猪,应根据猪只体质的强弱、个体大小分别饲喂,防止体弱的仔猪吃不到食而影响体质。
  其次,要增强猪的特殊抵抗力,在本病常发生的地区,对一月龄以上哺乳或断奶仔猪,应用仔猪副伤寒疫苗进行预防注射。注射后1~2日内,仔猪有减食现象,有的轻度发烧,或在注射部位出现轻度肿胀,但无不良后果,免疫期为九个月。体质瘦弱、患有其它疾病、或已感染仔猪副伤寒病的仔猪,都不应该注射疫苗。当日未用完的疫苗,第二天不可再用。通常每头仔猪只要注射一次即可。
  发生本病后,应及时隔离病猪,给予治疗,仔猪副伤寒疾病的治疗药物包括氯霉素、磺胺类药物,也可肌肉注射硫酸黄连素进行治疗。无论是哪种治疗方法,都必须要以改善仔猪的饲养环境为基础,猪圈要立即清扫,保持干燥,并彻底消毒,常用的消毒药有2~4%火碱溶液,3%的草木灰或10%~20%的石灰乳等。粪便及时清除,堆积发酵以后再加以利用。病死猪的猪肉不可食用,应及时做无害化处理。健康猪立即预防注射疫苗。
  仔猪副伤寒疾病,已成为影响我国生猪养殖业正常发展的重要传染疾病之一,由于它有较强的传染性和致死率,因此必须针对仔猪副伤寒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病因进行综合防治,一旦发现有仔猪副伤寒疾病,首先要做的事对发病的仔猪进行隔离,同时充分分析发病的原因,在保持圈舍的清洁干燥的基础上使用药物进行治疗,最大限度的降低经济损失,并及时对同群仔猪进行疫苗接种。
  (作者单位:121400辽宁省锦州市黑山县农业农村事务服务中心)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2238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