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环境下旅游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陶瑛 陶晖
摘 要:当前阶段,全域旅游、绿色旅游、智慧旅游等理念的影响逐步深入,为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差异化旅游需求,旅游产业的发展形势发生了转变。新时期,推动旅游产业与互联网技术的融合发展,加快旅游产业的优化升级,成为现代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基于此,师范院校作为培养各种高素质、专业性人才的主要教育阵地,对应在全面把握新时期旅游产业人才需求的基础上,对课程内容、形式与整体教学目标进行调整,在推进信息化教学改革的同时,加强复合型旅游人才的培养,为互联网时代旅游产业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关键词:需求导向 校企联合 课程优化 互联网+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20)10(c)-0025-03
Abstract: At the current stage, the influence of the concepts of regional tourism, green tourism, smart tourism and so on is gradually deepened. In order to better meet people's differentiated tourism needs,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has changed. In the new era, i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direction for modern tourism development to promote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dustry and Internet technology and accelerate the optimization and upgrading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Based on this, normal universities as the main education of cultivating various talents for the high quality, professional positions, corresponding to the fully grasp the talent demand is on the basis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in the new period, the course content, form and the overall teaching goal, while promote the teaching reform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trengthen the cultivation of tourism talents, for the Internet age talent guarante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tourism industry.
Key Words: Demand orientation; School-enterprise association; Curriculum optimization; Internet
目前,互联网技术在旅游管理领域的深入应用,对旅游资源原有的开发管理模式造成了一定的冲击,旅游市场人才需求的变化,也对高校提出了更專业化的人才培养要求。新发展时期,师范院校应立足于旅游专业实践教学形式,对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教育目标等进行针对性的改革,拓展学生的实训渠道,深化校企间的联合,面向社会输送更多的旅游人才。
1 互联网环境下旅游专业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1.1 旅游课程整体规划不合理
现阶段,旅游产业发展的多元化、国际化特征与“互联网+”技术的突破式发展,使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需要进行对应性的改革,才能更好地适应人才需求。但从实践教学调查来看,旅游专业教学改革仍旧面临一些现实问题:一是课程内容设置、课程教育方式的创新度不够,新课程开发的力度仍然有待提升;二是教学信息化改革进程相对滞后,与当前阶段的就业形势与人才需求存在矛盾,学生能力结构不合理,不适应岗位要求。
1.2 专业教学形式单一
当前阶段,由于传统教学理念、技术手段与教学资源等方面的限制,使部分高校仍旧沿用过去的教学形式,以课堂教学为主,采用“灌输式”的教育模式,教学评价以学生的课堂表现、期末笔试成绩为主要参考,整体课堂教学氛围沉闷。同时,为保证教学目标的有效落实,保证课程进度的统一,教师往往选择“一刀切”的授课模式,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机会少,影响了学生参与专业教学的积极性。
1.3 实训教学比例较低
目前,部分高校提供的实训机会较少,存在理论课程与实践活动比例不均衡的问题,使部分学生尽管理论知识扎实,但却缺乏实践经验,应对能力、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等综合素养不高。高校在开展专业教学时,没有与时俱进地贴合旅游业的发展要求,也没有综合学生自身的发展特点,致使学生失去学习的热情,职业认同感不高,在就业市场上竞争优势不明显。
2 网络时代高校优化旅游专业实践教学机制的有效对策
2.1 以旅游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科学调整学生的能力结构
高校开设旅游专业课程的目标在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在全面提升学生专业素养、职业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基础上,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为此,首先,高校应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以旅游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适应能力、应变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其次,教师队伍应树立起创新思想,转变教育方法,提升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的效率,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应时刻关注行业动态,运用所掌握知识对新型旅游业态的产生原因、发展趋势以及岗位需求等开展思考,为学生提供最新的产业发展信息。最后,应结合学生就业规划、创业目标与自身发展需求等,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围绕阶段性教学目标,采用分层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熟练掌握专业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能够运用现有的理论知识解决实践问题。比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等方式,帮助学生提升岗位适应能力。 2.2 优化专业课程教学体系,更新教学内容
现代旅游产业的经营形式与项目服务、工作管理等相关内容的更新速率较快,在开展旅游相关教育课程时,应结合产业的实际发展形势,对专业课程教学体系进行整体性优化。具体来讲,高校应在原有课程设定的基础上,适当融入现代旅游创新内容,比如,在景区经营课程中,结合当前旅游发展形势,融入停车自动管理、景区环境监控、人流量分析、电子票务以及自动化导游服务等相关教学内容;在旅游项目规划的相关课程中,应增设网络商务、智能服务等模块;在旅游营销课程体系中,应结合新媒体平台、融媒体环境等方面的技术革新,创新营销手段。还可以通过开设互联网经济类课程,使学生认识互联网经济的规律和特点,将互联网经济理论同专业课有机结合,如通过酒店管理、票务管理等交叉学科的学习,让学生动态、准确地把握旅游项目的服务与管理定位。
2.3 推动专业教学信息化改革进程,构建互动式课堂
为有效推动旅游专业信息化建设在高校的整体建设进程,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引导、示范作用,积极吸收先进的教育技术、信息技能、前沿旅游信息等,创新教学形式,在现代化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构建互动式专业课堂。一方面,信息化手段应广泛应用于教学过程,延伸到教学各个环节,进行微课、慕课、空中课堂等信息化课程的建设与共享,通过QQ、微信公众号、网站平台、APP等,进行教学资源共享。利用多元化的沟通途径,在教学准备阶段提前布置学习任务,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利用教学平台实现与学生的点赞、评分等互动环节。比如,设置闯关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利用物联网、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交流平台,可以有效拓宽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渠道,打破原有旅游教学空间与时间的限制,帮助学生加深专业知识理解,完善知识体系。
2.4 深化校企联合,加强旅游专业教学资源的整合
师范院校在推进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应逐步平衡理论课程与实训课程的比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训机会,让学生在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互验证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加强薄弱环节的训练与巩固。网络时代,智能出行、绿色旅游、特色文化项目开发等旅游相关理念的转变,使专业学生为实现个人职业规划,必须加强实训学习,通过切实参与实践工作,提升综合能力。为此,高校应深化校企间的联合,在学校与企业间搭建起信息沟通渠道,在结合企业人才需求调整教学形式的同时,利用企业资源,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参观考察的机会。与此同时,应拓展学生参与实训的平台,改进实训模式与项目是强化实践教育环节的基础。面对新时代的需求,要加强旅游专业课程的信息化建设,利用网络时代信息获取与资源整合的便利条件,优化教育资源的利用实效,在實训教育课程改革的过程中,需要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进行,通过互联网了解高端旅游企业的人才需求,搜集行业的最新岗位信息,深化校企间的合作,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就业信息与实训机会,实现网络资源与现实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
3 结语
现代技术在旅游相关领域的广泛影响,使智慧旅游、全域旅游等成为人们旅游的重要选择,为旅游产业的优化调整提供了便利的条件。随之而来的,旅游企业创新、复合型人才的缺口不断扩大,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也应进行对应性的改革。针对互联网时代旅游专业人才培养需求的变化,师范院校应结合学生的差异化发展规划与就业形势,对课程体系、实训教学、理论内容等进行合理规划调整,在“互联网+”旅游理念的指导下,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能力、专业基础等职业能力,立足旅游产业的发展新形势,完善师范院校的现代化人才培养机制。
参考文献
[1] 李力恒,李东遥,曹凤鸣.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大数据+养生旅游[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34):115-116.
[2] 张岳军.“互联网+”高职旅游实训基地建设的现实需求、架构体系与应循原则[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26):83-87.
[3] 李洪源.互联网+时代下高职旅管专业人才培养思考[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124-125.
[4] 张雅洁.“互联网+”背景下高职网络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J].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19(4):53-55.
[5] 张珊珊.本科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质量评价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9.
[6] 石兰.“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旅游专业学生旅游信息技术能力培养措施[J].旅游纵览月刊,2019(2):212.
[7] 张东升.互联网+背景下创新创业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21):126-12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3885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