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互联网环境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一个新兴专业,是一个交叉性综合型专业。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发展的现状出发,探讨了互联网环境对该专业发展的影响,进而探究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发展方向。在互联网环境的作用之下,作为一个新兴专业而言,需要从课程设置的系统化、专业化角度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产学研一体化的实训平台,与企业深度合作,以培训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重点,并注重科学合理的评价系统的建设。
  关键词:互联网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06-0139-02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一个综合性学科,该专业将“科学、艺术和人文”高度统一于一身,既反映科技基础又强调传媒,更侧重于艺术作品创作在数字技术领域中的延伸。这样一个高度交叉的综合性专业,其人才培养模式应该具有非常高的要求,任何单一技能的人才都难以满足该专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在互联网时代,对网络环境依赖度较高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更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自身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其所培养的人才能够更加适应社会发展。
  一、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现状
  1.专业化时间较短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信息时代的产物。2002年,中国传媒大学首次设立该专业的本科层次教学,随后又陆续设立了硕士学位教育和博士学位教育。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该专业的人才需求量也快速增加,而且其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可以说,该专业不但专业化时间短,而且专业化程度要求高,专业更新换代速度快,专业化建设压力非常大。在高压之下,该专业不可避免地暴露出一些专业建设问题,包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内的各个专业发展方向上都处于探索完善的过程当中。
  2.复合型教师缺乏
  该专业是一个综合型专业,涉及计算机科学基础应用学科、数字传媒学科和艺术设计学科,可以说该专业所培养的人才既要有理工科的严谨精神,又要有传媒人的敏感特征,还要有艺术家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达到这种人才培养的要求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而对于一个创办不足二十年的新兴专业而言,这种复合型教师无疑是十分缺乏的。
  3.课程设置脱节
  一般而言,综合型专业课程设置,由于学科的交叉性问题,难免存在多学科专业课难以互通的问题。作为新兴专业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这种问题更是存在,而且由于本专业各课程之间差异性较大,复合型教师缺乏等问题,在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的各学科难以互通的问题,在基础科學和艺术设计两个领域中更为突出。
  4.课程学习难度大
  数字传媒艺术专业涉及很多课程,比如虚拟现实交互空间设计、3D游戏设计、多媒体网页设计、动画设计、媒体影音设计图形图像处理等。数字传媒艺术专业对计算机操作技能的要求非常严格,因此学生的学习难度较大,很多内容需要反复练习操作。[1]不但高端计算机技术课程的学习难度大,艺术类课程的学习难度也很大,而艺术感觉的培养难度就更大。艺术敏感性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长期磨合培养的艰苦过程,很多老艺术家终其一生也难以达到艺术巅峰,因此要求一个大学生用四年的时间掌握十几门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和培养艺术敏感性,很显然课程学习难度十分大。
  二、互联网环境对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影响
  1.促使专业课程更新换代
  互联网时代的一大特点就是技术更新换代快。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基于互联网基础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专业学科,互联网即是该专业产生的基础,也是该专业发展的方向。因此,该专业的专业发展必然紧扣互联网环境,当互联网技术出现更新变化时,该专业内容也存在随之调整的问题,需要不断更新教学资源、教学技术、基础技术能力。
  2.扩大化的信息来源
  互联网时代的另一大特征就是开放的数据环境,具有海量的数据信息来源。该专业是基于互联网技术手段的专业学科,大量的信息源既是学生学习的资源,也是学生提高技术能力的手段,因此在互联网环境中,该专业的学习形式是开源的,实践技能练习是开放性的。这种特征对于学生学习来讲既是优势也是挑战,在开放性学习资源的前提条件下也具有无限强大的学习压力。
  3.快速检测学习成果
  该专业本身即是互联网的一部分,在互联网环境之下,每一个网页都与该专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该专业学生能够随时检测自身学习效果,随时提升自身技术能力,这是该专业不同于其他专业的强大优势。同时,自身所学知识也可以在互联网环境之下随时转换为技术成果,转变为生产力。由此可见,该专业学生学习效果需要具备随时可检测性,这无疑又给人才培养方——高校提出了挑战。
  三、数字媒体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发展探究
  1.优化课程体系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综合性很强,涉及面较广,也存在着专业课程之间各自为政的现象,因此,在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发展方向时,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优化课程体系的问题。首先,完善技术培训与艺术培训的协调统一,将艺术素养培养融入技术培训,使学生在专注技术训练的同时能够兼顾艺术修养,培养艺术创新意识,打造全面性的能力培训课程体系[2],真正实现数字、媒体、艺术三位一体的综合式课程体系,为培养复合型人才打下基础。
  该专业的复合型人才需要具备三方面的基本素养,即理工的严谨性思维能力,媒体的敏感能力和艺术修养的创造能力,而这三方面能力又极难统一到一个个体身上。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的专长方向,因此在设计课程体系的同时也应该考虑个体的个性化差异的问题,以突出个体某一方面能力同时复合另外两方面基本能力,才是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2.建设产学研实训平台
  该专业尤其注重实践动手能力,面对日新月异的互联网环境之下的数字媒体专业学科建设,实训平台的建设难免落后于社会的实际需要,单独依靠学校的实训平台建设能力,很难做到与互联网的发展同步,因此创新产学研实训平台建设就迫在眉睫。过去的校企合作仅停留在就业实习层面,随着近几年的深入研究和交换意见,在校企之间形成了新的产学研合作形式,企业进入校园中生产、经营,学生进入企业学习、研究,产学研平台的搭建让训练和生产、经营、创造形成了有机整体。该专业更加适合建设校企产学研实训平台,创新设计符合专业特点的产学研合作实训平台,更有利于学生在经营实践过程中完成数字艺术学习的任务,更早接触大众审美,与大众审美相接轨,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同时,也能意识到专业发展的不足,为调整专业结构、专业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3.注重软件技术技能训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需要接触多种专业软件,十分考验学生的动手能力与操作技能。每一个专业计算机软件学生都需要经过长时间的技能操作练习才能够精通使用,而且一个数字媒体艺术作品的完成是需要团队合作的。如前文所述,任何一个单独的个体都各有所长,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团队合作能力也是该专业学生必备技能之一,在进行软件技术技能训练的同时,磨合团队合作能力。熟悉数字媒体艺术项目制作流程,在制作期间不断创新研究,艺术修养得到培养的同时,适应能力与沟通能力和合作意识、团队意识明显增强[3]。
  总之,对于一个应用型综合性专业而言,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发展方向应该着重于课程体系的不断优化、产学研基地的不断创新、软件技术技能的训练等方面,还要建立评价体系,使之科学可靠且行之有效,以互联网环境为依托,建立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吴蕴怡.互联网环境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J].传媒论坛,2019.
  [2]张国锋.互联网环境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戏剧之家,2019.
  [3]周世明.创新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联系[J].大众文艺,2014(19):210.
  责任编辑:张正吉
  [作者简介]刘婕,常州大学艺术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数字媒体。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1808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