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的跨专业教学模式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呈现出多学科相互交叉、相互渗透、高度综合以及系统化、整体化的趋势,跨专业(交叉学科、跨学科)已经成为当代科学发展的时代特征。在当今社会从学科范式向学科交叉范式转型的大背景下,为应对社会经济、文化、科技迅猛发展以及社会飞速发展派生出的一系列复杂问题带来的挑战,跨专业的人才培养逐步成为趋势之一。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也是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途径,而在高职的培养环境下,依托学生工作室的跨专业人才培养是途径之一。
  关键词 工作室 跨专业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呈现出多学科相互交叉、相互渗透、高度综合以及系统化、整体化的趋势,学科交叉已经成为当代科学发展的时代特征。
  1跨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
  目前,高等教育以专业教育模式占据主导地位,跨学科人才培养理念相对缺失。从1952年开始到目前,我们都是按照专业进行教学的。优点是:专业人才,专业方面能力突出。缺点:专业口径狭窄,以社会发展的需要来设置专业,专门化的知识,这就造成学生的专业背景知识单薄,知识视野不够开阔,部分学生工作迁移能力和发展可能会后劲不够。目前,学生可在选修课中进行自我设计、自主选择,但是选修课毕竟是有限的,选择的余地非常小,无法适应他们不同的个体需求,因此也难以体现人才的多样性。
  本科院校的本科教学目前以第二专业等方式在进行跨专业(交叉学科、跨学科)的培养;研究生的跨专业(交叉學科、跨学科)的培养方面做的比较好,以导师为主的,学科间的交流频繁,联合项目较多。但是,高职方面,基本还是在学生自己进行自我规划,参加不同的选修课学习。
  2跨专业人才培养的对策建议
  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于培养一个综合能力强的学生没有普适性,学生不能适应行业发展的需求,从国内外先进的工作室教学经验来看,构建一个完善的校企合作工作室对跨专业人才的培养有一定现实意义和借鉴作用。
  2.1更新对大学属性的认识,提升对跨学科人才培养重要性的认识
  打通教学资源,设置一些共享课程,惠及到每个学生,学生可以通过这个共享资源进行学习,并利用这个课程促使不同专业的学生在其他方面有相互学习和提升。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特性和个人的学习热情,将企业项目带入教学,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习惯、团队合作精神,更多的是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使他们能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性,对一个跨学科的、复杂的、综合的问题进行探索。为此,高校需要强化人才培养模式的个性和弹性,弱化其共性和刚性。
  2.2加强学校教育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
  2.2.1完善选修课系统
  选修课不限制专业,必修课与选修课的界限,加强不同学科和院系之间的课程共享。成立各类专业的学生工作室,工作室内有校企合作项目和独立的学生创新项目,可以基于工作室这个平台来进行跨专业的人才培养。
  2.2.2建立基础学院
  很多大学生在刚入学时是不能完全确认自己的职业生涯和发展轨迹的。建立基础学院(一年级,不分专业),一是促使学生相互交流,在进入专业学院学习后,为跨学科建立团队学习打基础。二是,在学生没有专业成型之前,拓展知识技能,为后续的职业生涯做准备,通过专业的培养,优秀的学生成为“专、尖、精”之人,大多数学生成为“一强多能”,具备良好的专业融通能力和拓展能力。
  2.2.3“互联网 + 教育”开展跨专业合作教学
  多个专业合作建立共同招募性项目,促使有兴趣的同学在课余实践能汇聚在一起,深入探索自己有兴趣的方向,教师在其中成为一个指导者和项目的引领者。各个学院或者各专业通过制作网络课程和学习平台,为学生创建良好的跨学习自主学习平台。同时,可以通过参加比赛,将跨专业人才汇聚在一起,共同完成比赛项目,这个过程中,学生将会收益匪浅。教师也可以进行跨专业甚至跨学院的交流讲座,帮助学生在跨专业学习过程中收益。
  3结语
  跨学科人才培养对未来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而在高职的教学环境下,依托工作室的建设来培养人才是有突出的现实意义的。可以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循序渐进地推动跨专业人才培养。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030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