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广西国有钦廉林场食用菌林下栽培技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余玉珠 胡礼伟 顾克潇 李兵 秦汉祥

  摘要 介绍广西国有钦廉场食用茵林下栽培技术,包括栽植地选择、品种选择、栽培模式等方面内容,以供参考。
  关键词 食用茵;林下栽培;国有钦廉林场:广西
  中图分类号 S64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02-0127-01
  食用菌具有营养价值高、口感佳、保健性能好等优点。市场潜力巨大。林下栽培食用菌是选择林下水源方便、干净的空闲地段,充分利用其遮荫、散射光充足、通风好、温湿度适宜等有利条件生产食用菌的一种新型栽培模式,也是一种新型的林下经济模式。由于林木生长周期比较长,林下栽培食用菌可以以短养长,起到长短期都有收益的效果,一方面,林场利用农林废弃物作为食用菌生产原料,变废为宝,既环保生态,又节约成本。另一方面,废菌棒可转化为有机肥在林木抚育中循环利用,或将废菌棒作为育苗轻质基质循环利用,提高了林下经济循环利用的效果,残留地面的菌棒废弃物滋养了土壤微生物,增加了土壤养分,可促进林木生长。此外,通过采用“公司+农户+基地”的经营合作方式,鼓励职工或农民参与林下食用菌栽培,拓宽了就业渠道,解决了部分劳动力剩余的问题。发展林下经济既改变林业产业单一的经营模式,对林业可持续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又改变农民传统的耕作模式,促进其增收。
  钦廉林场位于广西南部,地处亚热带气候区,热量丰富,雨量充沛,资源丰富,适宜林下栽培食用菌。林下种植平菇,每季可产鲜菇48.75t/hm2,按照市场价7.6元/kg计,直接产值37.05万元/hm2;林下种植金福菇,每季可产鲜菇30.00t/hm2,按照市场价11.0元/kg计,直接产值33.00万元/hm2,可见林下栽培食用菌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1 栽植地选择
  选择远离污染源、地势平坦、排灌方便、水源充足、遮荫好、散射光充足、便于管理的林下地块,林木株行距2mx3m。
  2 品种选择
  根据林场所处的地理位置及林下小气候环境,选择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高温型金福菇和广温型和平2号平菇。
  3 食用茵林下栽培模式
  3.1 林下行间地表栽培
  地表栽培食用菌是将菌棒(菌包)摆放在林下行间的畦面上出菇的方法,适合地栽的食用菌有平菇、秀珍菇、鲍鱼菇等。地栽的工艺包括室内菌棒的生产和培养,室外林下菌棒摆放、出菇管理等。
  3.2 林下行间覆土栽培
  覆土栽培食用菌是在林下空地挖一定规格的畦坑。然后将菌棒脱去塑料袋摆放在里面覆土栽培的方法,适合覆土的食用菌有鸡腿菇、金福菇等。覆土栽培的工艺流程包括室内制作菌棒、室外整地作畦、菌棒脱袋覆土、出菇管理等。
  4 林下地表栽培平菇技术
  4.1 栽培季节
  林下栽培平菇是需要在林下自然温度下完成平菇的生产过程,应考虑菌丝对温度的要求,将平菇生长季节安排在8-11月,9月上中旬做菌棒,10月开始出菇。
  4.2 装袋接种
  选用90%以上棉籽壳和玉米芯为主原料,10%以下的尿素和过磷酸钙为配料,将其混合加水调匀,含水量为65%-70%;然后堆积发酵,料堆深处温度达55℃左右时。翻堆1次再堆积;待温度再次升至55℃左右时,保持24h,再翻堆散热,装袋后采用菌袋两头接种,菌袋长满菌丝,即为菌棒。由于林下空间广、管理粗放,自然环境难以控制。林下栽培平菇采用塑料袋栽培,在室内待菌丝长满菌后再移到林下摆放,出菇,以确保栽培成功。
  4.3 场地准备
  菌棒移到林下的前3 d清理场地,即将林下杂草、枯枝清理干净,整平地面,用0.13%敌敌畏溶液喷雾消毒场地,然后在地面均匀撒1层生石灰粉,以杀死林下害虫。
  4.4 菌棒摆放
  为避免菌棒与地面之间接触引起污染,在3m宽的行距里搭建2排离地面15cm的竹排或木头架子,将菌棒摆放在竹排上,连着摆放3层,可摆菌棒12万个/hm2。
  4.5 出菇管理
  出菇期间主要注重于湿温度的调节,湿度保持在85%-90%;温度控制在8-15℃。另外,阴雨天气,注意防风遮雨;高温天气,注意遮荫。
  4.6 适时采收
  菌盖充分展开,但边缘紧收,颜色由深逐渐变浅。下凹部分开始出现白色毛状物。
  5 林下覆土栽培金福菇技术
  5.1 栽培季节
  为便于管理,金福菇栽培季节选择同平菇一样,8-9月做菌棒、覆土,10月开始出菇。
  5.2 装袋接种
  选择干燥、无霉变及不腐烂的棉籽壳60%、玉米芯24%和麦麸140%为主原料,1%石灰和1%石膏为配料,加水混合均匀,含水量为65%-70%,然后堆积发酵,pH值6.5-7.5;料堆深处温度达到60℃时,翻堆1次再堆积,待料温再次升到60℃以上后保持12h再翻堆;通常发酵3-4d,翻3次。可散堆降温,人工装袋接种。
  5.3 畦床准备
  菌棒覆土前10d清理场地,即将林下空地上的杂草、枯枝全部清理干净,再用0.3%敌敌畏溶液喷雾消毒场地;菌棒覆土前4-5d,在3m宽的行距里挖长15m、宽1.2m、深10cm的畦床(一般长度视林地情况而定),晾晒3d,然后在畦面及四周撒1层石灰粉灭菌杀虫。
  5.4 脱袋覆土
  将菌棒剥去全部塑料袋,横排放人畦中,每畦摆放550个菌棒,中间不留空隙,可摆放菌棒9.9万个/hm2;在摆满菌棒的畦上覆盖一层厚3-4cm、已消毒、土块细碎的塘泥,再喷水使覆土层湿透为止;畦上搭建高50cm左右的小拱棚,并覆盖薄膜进行保湿,四周用土压住薄膜。
  5.5 出菇管理
  覆土后,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70%-75%,20-25d出菇,当菇体长至3cm高时,每天喷水1-2次,空气相对湿度85%-90%,子实体进入成熟期,停止喷水,避免烂菇。
  5.6 适时采收
  从菇蕾形成到成熟采收需要5-7d,菌盖肥厚紧实,菌膜尚未破伞时适宜采收,品质最好。采收后;剔除料面上的老化菌丝和残留菌柄,并整平料面,停水4-5d后,再补水养菌出菇,2周内会形成第2批原基,一般可以采收3批菇,生物学效率平均在68%以上。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6012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