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iPhone5畅想无线充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雨悦 李群 吴珏晨
前不久,苹果公司提交了一份专利申请书,名为“区域性电脑运算环境的无线电力运用”。据说通过这项技术,能让苹果的iPhone、iPad和iPod等设备放在电脑旁边就能充电。而且,据传说即将发布的iPhone 5将率先使用这项技术。电流可以无线传输?可能很多朋友看到这条消息的时候都觉得不可思议,但其实这项技术并不是最新的高科技。早在百年之前,尼古拉・特斯拉就已经初步实现了这种技术,只是到目前为止,这项技术都还未有实质性的进步。那么苹果的无线充电专利到底会是什么样子的呢?还是让我们通过尼古拉・特斯拉的发明来猜想―下吧!
一切从特斯拉线圈开始说起
100多年前,交流电的发明者尼古拉・特拉斯从闪电中获得了灵感,设计了大名鼎鼎的“特斯拉线圈”。这是一种分布参数高频共振变压器,可以轻松获得上百万伏的高频电压。游戏《红色警戒2》里面的电磁塔(特斯拉塔)就是根据特斯拉线圈设计的,而这也是实现无线充电最重要的装置。
后来,尼古拉,特斯拉又在此基础上做了改进,发明了“放大发射机”。至此,将电力无线传输这一可能正式地被提了出来。他认为:在地球上游离的电离子均可以被收集起来为人所用。而地球可以作为内导体、地球的电离层能够作为外导体,通过放大发射机特有的径向电磁波振荡模式,能在地球与地球电离层之间建立起大约8Hz的低频共振,再利用环绕地球表面的电磁波就能传输这些能量。
不过,想象总是美好的,而现实总会带给你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麻烦。由于实现该理论需要建造至少5个在当时看来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参天电塔――沃登克里佛广播塔(WardenclyffeTower)。而又由于财力不足和社会阻力等各种原因(当时尼古拉,特斯拉曾许诺,若实验成功,这些从地球上获得的能量将免费供给所有人使用。显然这也触动了某些人的利益),特斯拉的大胆构想并没有得到实现,但后人却从理论上完全证实了这种方案的可行性。
在尼古拉・特拉斯死后,他的相关研究资料被FBI列为机密文件。直至今日,科学界一直都试着还原尼古拉特斯拉当年的研究成果,不过均收效甚微。理想中的无线充电该是什么样?
近代,人们一直试图还原尼古拉・特拉斯当年的研究成果,希望能让电力无线传输。不过真正能最终转换为商品的,也就只有接触式无线充电的牙刷和一些效率极低的“无线电池充电平台”,它们都只能在极短距离内实现无线充电。
看了以上内容,可能有人会问了:既然人们能设计出个别无线充电设备,那为什么使用该类技术的无线充电器却没有普及呢?
其实简单地说,目前阻碍无线充电技术普及的最大障碍就是“传输距离”。众所周知,传输电力即便是通过金属线路传输,距离远了也会产生相当大的线路损耗,更别提通过空气传输了
距离增大以后传输的能量会迅速减少。可以想象,在一些特殊领域如果不能突破距离限制,无线充电几乎就是毫无意义。
对此,世界各地的科学家都在研究,到目前为止,也取得了一些相当不错的成绩。
比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采用两个直径为50cm的铜线圈,通过调整发射频率使两个线圈在10MHz产生共振,从而成功点亮了距离电力发射端2m以外的一盏60W灯泡,并得出了富有启发性的两个结论。
1 电力的损失是可以减少的。当接收设备的频率与发射端的电场频率一致时,就会产生共振,从而极大地提高电力的传输效率(当收发方相隔2m时,传输6@W功率的辐射损失仅为5W)。
2 电力的传输是安全的,它所形成的磁场强度仅相当于地球磁场的强度。人体作为非磁性物体,暴露在这种磁场环境中不会有任何风险。
就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的辉煌时刻,同时有几家公司都推出了适合中短距离使用的无线充电装置。与前面提到的接触式充电器不同,这些新设计的射频充电器不需要充电垫子。电子设备搁置在距离发送器约1m范围内的任何地方都可以充电。据说这种设备与被充电产品都同样采用了共振感应技术,充电器能够自动地通过超高频电波寻找待充电的电器,动态调整发射功率。而这其中的Visteon公司在计划为摩托罗拉手机和苹果的产品生产无线充电器。
无线充电和无线信号传输
国际上采用的射频频率分布于低频(125KHz)、高频(13.54MHz)、超高频(850MHz~910MHz)和微波(2.45GHz)4个波段。大家熟悉的Wi-Fi信号是使用频率为2.4GHz的微波,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在进行无线电力传输实验时采用的频率为4~10MHz。据说,Visteon公司曾尝试过使用上述各种波段的射频电波进行电力传输,但只有当频率为900MHz左右时接收到的能量最强。
射频电能传输与老式的矿石收音机的收音过程相似。矿石收音机自身没有直流电源,它利用天线接收来自电台的载波,经过检波后在听筒中产生音频电流。Visteon公司声称,这个无线充电系统绝不比一部收音机复杂,而且造价低廉,基本接收装置成本只需5美元。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463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