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T新剂型生根粉在刺槐与水腊播种育苗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杨君
摘要ABT生根粉在刺槐与水腊播种育苗上应用效果研究表明,ABT新剂型生根粉8号、9号在育苗上具有应用价值,可提高出苗率,培育优质壮苗,增产率达5%~24%。
关键词ABT新剂型生根粉;刺槐;水腊;育苗;效果
中图分类号S723.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11-0211-01
为了探索ABT新剂型生根粉8号、9号在培育阔叶树的播种育苗中最佳应用效果,于2008年在沈阳市新城子区马刚林场进行了试验,将ABT 8号、ABT 9号生根粉分别应用于刺槐和水腊育苗试验中,以期为今后大面积应用推广提供科学依据[1-3]。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新城子区东部丘陵地区的马刚林场固定苗圃,面积3 333.33 m2。该地区年平均气温6.9 ℃,年平均降水量581 mm,多集中在7―8月,年均日照时数2 557 h,无霜期146 d,农作物一年一熟制,土壤质地黏重。地势平坦,土壤为褐色壤土,耕作层26 cm。2007年冬季起苗后进行深耕碎土,2008年3月松土做床、做垄,进行土壤消毒处理。
1.2试验材料
试验材料为刺槐和水腊籽(沈阳市种苗站提供),供播种育苗。试验药品由中国林业科学院ABT开发中心提供。试验型号为ABT 8号、ABT 9号,试验溶液的浓度为20 mg/kg。
1.3试验设计
试验设3个处理,分别为:ABT 8号溶液浸种(A);ABT 9号溶液浸种(B);以清水浸种作对照(CK)。播种前用配制好的溶液浸种12 h。播种后按常规方法管理。
1.4调查内容与方法
苗木出土后,在不同生育期进行出苗率、生长量、根系、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鲜重、苗木产量等项目的调查,根据调查材料进行综合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ABT新剂型生根粉8号、9号对出苗率的影响
由表1可知,刺槐和水腊种子经过生根粉处理后比只用水浸泡种子的苗木提前2~5 d出土,出苗率也提高了8~12个百分点,而且ABT 9号生根粉处理比ABT 8号生根粉处理的表现好,表现为出苗快、出苗率高。
2.2ABT新剂型生根粉8号、9号对苗木生长发育的影响
由表2可知,用ABT新剂型生根粉处理刺槐平均苗高比CK高30~70 cm,最高相差 50~70 cm;用ABT新剂型生根粉处理的水腊平均苗高比CK高10~20 cm,最高相差20~25 cm;地径粗度用ABT新剂型生根粉的处理与CK相比:刺槐径粗平均增加1.1~1.6 cm,水腊径粗平均增加0.1 cm;用ABT新剂型生根粉处理的苗木侧枝数及长度与CK对比:刺槐苗侧枝多2~3个,平均长度相差2~7 cm,最大长度相差4~6 cm,水腊苗侧枝多2~3个,平均长度相差2~4 cm,最大长度相差1~2 cm;而且ABT 9号各项指标表现好于ABT 8号。
2.3ABT新剂型生根粉8号、9号对苗木根系的影响
由表3可知,新剂型生根粉对苗木根系的影响很大,其根数与CK相比:刺槐根数相差1~9条,水腊相差7~10条;刺槐根长相差17~25 cm,水腊相差2~5 cm;刺槐根粗相差1.4~1.9 cm,水腊相差0~0.1 cm;刺槐地上鲜重相差10~40 g,水腊相差2.7~2.9 g;刺槐地下鲜重相差45~240 g,水腊相差1.3~1.7 g。而新剂型ABT 9号各项根系指标均好于ABT 8号:刺槐根数多8条,水腊根数多3条;刺槐根长长8 cm,水(下转第213页)
(上接第211页)
腊根长长3 cm;刺槐根粗多0.5 cm,水腊根粗多0.1 cm;刺槐地上鲜重增加30 g,水腊增加0.2 g;地下鲜重刺槐增加195 g,水腊增加0.4 g。
2.4ABT新剂型生根粉8号、9号对苗木产量的影响
由表4可知,刺槐和水腊育苗播种采用新剂型生根粉处理的苗木产量比CK增加7.5万~16.5万株/hm2,水腊提高4.5万~7.5万株/hm2;一级苗木产量:刺槐多9万~18万株/hm2,水腊多15.0万~19.5万株/hm2。而新剂型ABT 9号与ABT 8号相比:刺槐苗增产9.0万株/hm2,水腊苗增产3.0万株/hm2,增产率分别为24%和5%。投入产出比分别为1∶3、1∶5。
3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新剂型生根粉ABT 8号、9号对林业育苗作用明显,能提高出苗率,培育优质壮苗,增产率达5%~24%,显著促进植株根繁叶茂,从而增加了养分吸收,增强光合作用,达到培育优质壮苗的目的[4-6]。
4参考文献
[1] 赵慧娜,翟明普,高荣孚,等.不同处理对刺槐种子超弱发光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9(25):12267-12269.
[2] 曲军伟,郭春冬,许景涛.黑龙江西部干旱地区刺槐覆膜穴播育苗技术研究[J].中国西部科技,2009,8(13):64-65.
[3] 赵珍邦,蔡守佼,毛菊,等.高原地区水腊播种育苗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0(16):204.
[4] 陈小月.新老剂量ABT生根粉处理马尾松种子试验初报[J].林业勘察设计,2001(1):90-92.
[5] 李华锋,张宝芝.ABT生根粉系列在营林生产的应用研究[J].中国园艺文摘,2010(2):43-45.
[6] 赵明.不同浓度生根粉对长白落叶松种子发芽率的影响[J].中国科技博览,2010(6):87.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527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