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香梨优斑螟的无公害防治技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文章编号:1001―5698(2010)01―0030―01
  中图分类号:S436.612.2 文献标识码:B
  
  香梨优斑螟(Euzophera pyriella Yang,sp,n,)属鳞翅目螟蛾科,是1994年经杨集昆教授定名的害虫新种。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库尔勒首次发现时,仅在新疆局部地区发生。由于该虫主要以幼虫蛀食果树和林木的枝干,为害较隐蔽,果农对其防治重视不足。近五年来,香梨优斑螟的发生呈加重趋势,分布范围逐年扩大,危害程度加重,目前已广泛分布于全疆各地,成为‘香梨’、苹果等果树的重要害虫之一。由于该虫的为害可导致腐烂病病菌的入侵,树干的虫斑处常伴有腐烂病的发生,导致树势衰弱,严重时造成主枝甚至全株死亡。自2004年以来,我们对其发生规律及无公害防治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现总结如下。
  
  1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6-10mm,翅展14-20mm。体大部分呈灰褐至暗褐色,被鳞光滑。触角线状,雄虫较粗;复眼赤褐色;前翅狭长、灰褐色,中线和外横线均呈波状,灰白色;中室端及下方具灰白色斑,翅端色较淡,外缘有l列小黑点,缘毛灰色;中室外方有2个小黑点斜向排列;后翅灰褐色,外缘较深,缘毛灰色。
  卵椭圆形,长约0.5mm,表面密布网纹,初产时乳白色,逐渐变为淡红色、鲜红色,孵化前暗红色。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8-17mm,以10-15IBm较多。体灰黑色,头部棕褐色;腹足趾钩2序,全环式,臀足趾钩2序,中带;幼虫前胸气门前毛片黑色,其上2根刚毛1长1短,中胸背面有1对淡色略透明的半球形突起的毛瘤,其上2根刚毛1长1短,短者极短,着生在毛瘤的顶角。
  蛹长约7mm,腹面黄褐色,背面褐色,臀棘12-13根。
  
  2 为害特点
  
  香梨优斑螟主要以各代幼虫寄主主干、主枝的木质部与韧皮部之间为害,影响寄主生长,并易引发腐烂病的发生。使树体衰弱,严重时可导致死枝、死树。幼虫主要从树干的裂缝蛀入,其次是从伤口、锯口、翘皮、树权和树洞等处蛀入,蛀食成的隧道呈不规则状,内充满褐色颗粒状粪便。第2、第3代幼虫还为害‘香梨’、苹果果实,蛀食果肉,可达果心蛀食种子,一般1果1虫。老熟幼虫灰黑色,体长10-15mm,与其他食心虫很易区分。香梨优斑螟对不同树龄的果树均有危害,但树龄15年以上的受害严重,新植的果园受害较轻。
  
  3 发生规律
  
  3.1 生活史
  香梨优斑螟在南疆库尔勒1年发生3代。阿克苏地区有少量发生4代。以老熟幼虫在树干翘皮下和裂缝内结灰白色纺锤形薄茧越冬,也有的在蛀食的‘香梨’和苹果果实内越冬。翌年3月下旬越冬幼虫开始化蛹,4月上中旬为化蛹盛期、羽化初期。羽化盛期在4月下旬。第1代成虫盛期在6月上中旬,第2代成虫盛期在7月中下旬。10月份,第3代幼虫老熟,逐渐进入越冬场所。越冬代成虫寿命平均11 d,第l、第2代成虫寿命4-8d。第l、第2代幼虫历期30d左右。3,2幼虫生活习性
  幼虫对梨、苹果的不同品种有一定的选择性。梨树中‘香梨’‘巴梨’‘鸭梨’‘杜梨’‘砀山梨’等10余个品种均有受害。其中‘香梨’被害株率最高。梨树被害率高于苹果树。幼虫主要为害主干和第1层主枝,在树干上的垂直分布依树龄、树势不同而异,30年生的梨树主要为害第1层主枝,而15年生左右的梨树主要为害主干。
  
  4 无公害防治措施
  
  4.1 检疫
  为阻止该虫的传播蔓延,应加强苗木、果品及包装物的检疫。
  4.2 人工防治
  果树休眠期可结合其他虫害的防治刮老翘树皮。填补树洞、树缝,以清除越冬幼虫。3月中下旬,越冬代成虫出现之前,在树液开始流动时。彻底刮除树体上的腐烂病病斑及往年冻死的皮层。可彻底消灭藏匿在其中的老熟幼虫。一年四季都可在有新旧虫粪处刮皮灭虫。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为促进刮治部位形成愈伤组织,减少腐烂病的侵染,刮后应及时涂抹843康复剂、腐必治、拂兰克等药剂原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536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