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试论高校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通过分析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从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管理评价人性化、评价、培训等层面,促进高校教师专业发展,为提高高校教师综合素质,促进高校教育的全面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高校 教师专业发展 存在问题 对策
  
  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教育改革和教育质量为各个国家所重视,先后掀起了教育改革的高潮。有关人士认为:教育改革的成功与教师的社会地位,专业素质密切相关。于是,“提高教师专业地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成为国际社会共同的呼声。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个体社会化的主要内容,与教师的职业生活密切相关,是贯穿个体职业生涯的一个持续不断的动态过程。
  
  1 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
  1.1 教师专业发展观陈旧,管理机制不健全
  教师专业受传统的影响,仍然接受着空洞的理论知识与僵化的教学技能的灌输和训练,而体现其职业专业化的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却被忽视,仅仅依靠某些脱离教学内容、学生和课堂情境的教学。忽视对教师专业理想和人生价值、忽视对教师内在的整体素质发展与提高。管理模式仍是校本位规范化管理,把所有的考核管理指标进行统一的定性与定量,对教师专业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量化评价只是适于描述可量化的那部分内容,如发表的论文数量、课时数等,对于文章质量以及授课效果的评价就很难量化。很容易造成急功近利的弊病。还因为高校教师从事的专业和研究方向的不同,个人在研究和学术风格上差异显著,很难通过一刀切的量化标准衡量。不合理的标准导致一部分教师缺乏教学科研积极性。其次,学校还未建立起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自主,发展自主和管理自主的有效机制和环境条件。高校教师培训存在目标导向,学习内容和培训形式不足,在职培训多是提高学历,缺乏综合素质的提升,在培训内容上,存在着过于重视学科知识和科研能力,忽视对教师教育知识教学技巧的培训。
  1.2 教师专业化的认同感与效能感之间存在差距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只有把教师放在一个"专业"的位置上,才能充分体现教师的职业价值。将教师定位于“专业化”的提出得到教师的普遍认同,并随之带来行为的追求。追求“专业化”的教师主动地学习理论,参与教研,不断进修提高,改进实践行为,以期让自己真正专业化。但是,对专业化的认同感和行为追求并没有增强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我们听到教师更多的对日益繁忙工作的抱怨和对自己教育教学能力的怀疑,教师在专业化进程中自我效能感的下降原因很多,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教师对自身专业发展缺乏目标预设、缺乏发展方向,因而难以看到发展的效果而失去自信。班杜拉(A.Bandura)在其教师效能感研究中强调: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在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和信念。【1】如果教师对自身从事的教育专业的行为目标不清晰,对目标达成无法预期,那么对达成目标的能力也就无法建立信心和信念,从而导致自我效能感低下。
  1.3 教师专业化发展缺乏整体规划和针对性
  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贯穿个人职业生涯的一个持续不断的动态过程,具有终身性。不仅需要有良好的职业积累,更需要专业内涵的不断拓展,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教师培养采取的是一种“自然成长模式”是在一般性的教育和培养之后择其优而为之,即学而优则教。始终未将教师专业发展作为学校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来看待,没有意识到教师专业发展是个全局性、终身性的概念。在职培训流于形式,培训目标上高校教师的在职培训多是为了提高学历,而不是为了综合素质的提升,在内容方面,存在着过于重视学科知识和科研能力的培训,忽视对教师教育知识和教学技巧的培训。
  
  2 策略
  2.1 改革高校管理体制,倡导管理评价人性化
  提高教师的决策参与度,提升教师的公平感,倡导管理评价人性化。从本质说,教育职业更是一项理念性职业,过于强调量化技术性容易导致教师发展的异化。当今时代管理制度必然会让位于更遵循教育本质、更符合人性的理念和方式。在高校教师的考核中 ,要对量化的考核方式进行修正和变革。在关注文章发表数量的同时 ,更要注重文章质量。建立新的教师评价观,变被动的事后考核为事前的主动规划 ,按岗位责任进行履职考察。教学岗位和科研岗位的教师应该制订不同的评价标准,不同专业和院系也应该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对于同一个教师在不同时期也可以有不同的标准。要关注如何引领教师未来的发展、注重如何创造教师主动发展的空间、注意对教师的培训和培养。总之,对高校教师的评价标准应力求多样化和灵活性,避免一刀切的量化评价方式,使之在最大程度上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2.2 在教学中反思 ,实现自我突破
  一个成熟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善于思考的教师。当前高教改革中非常重要的是,使教师充分意识到教育活动对他们而言,不仅是为了学生,也是为了自己,是自己生命价值和自我实现的过程。教师的思考应该是一种对教学行为和自我的反思,通过对教学经验的反思来提高教学能力,调整自己的情绪和教学行为,这种反思不仅仅指简单的反省,还指一种思考教育问题的方式,要求教师作出理性选择,并对这些选择承担责任的能力。如果一个教师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反思,那么,他将永远停留在新手型教师的水平。【2】反思训练包括:每天记录自己在教学工作中获得的经验、心得,并与指导教师共同分析与专家型教师互相观摩彼此的课,随后与对方交换看法;对课堂上遇到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不断提升教学全程的合理性水平,不断增长自己的教学认识和教学智慧。
  2.3 改变教师在职培训方式 ,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在职培训是满足教师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职培训要摆脱以往的重理论灌输,轻实践操作的模式。将培训的地点从传统的教室搬到实际的教学和活动中,以行动引出理论,以理论指导实践,将高校教师在职培训由学历补偿为主转向以提升素质为主;培训的内容上,要全面关注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其次要改革培训内容,在现有课程的基础上适量增加现代教育理念、大学课程论与教学论、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等课程,还应加强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实际教学问题的解决。再次要加强岗前培训的组织管理,包括参与制定学校计划和个人计划、经验分享、专家主持的教学研究等。教师专业化是促进我国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提高我国教师专业化水平,全面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进程,是我们当前极为紧迫的任务,应积极探索 , 走出一条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专业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 林杰.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与策略[J].大学教育科学,2006(1):56-57
  [2] 俞国良.现代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200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90725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