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孤独的旁观者:《亚细亚的孤儿》解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越来越多的个体和群体感受到孤儿意识。时过境迁,而书中反映出的忧伤、无助、充满绝望被解读、放大,"孤儿"成为了在现代文明与传统文明的冲击中饱受战乱、文化迷失、国破家亡和国家动乱之痛的人们的代言。反观小说《亚细亚的孤儿》,其中的孤儿意识,仿佛成为一种寓言。
  关键词:孤儿意识 知识分子 孤独
  《亚西亚的孤儿》一开始行文匆匆,但是已经能够让读者了解时代背景和主人公生活环境。也正因为没有太多的细节干扰,交代了胡太明一生跌宕起伏下性格的根本性来源--爷爷和彭秀才,继承了胡老人超然派的中庸和淡定,稍微绝对派的彭秀才对传统的坚持和坚定也影响了他那种对自身信念的坚守。这塑造了太明一明一暗的性格,并且一直在矛盾中斗争。中庸奠定了他作为一个社会的旁观者来成为作品的主人公的基调,从而得以在薄薄的一部书中展现日据时代台湾的社会风貌和在历史的格局下台湾悲凉的身世;太明本身蕴含的坚定,让他本身得以支撑这个故事的主题,获得了旁观者之外另外的身份--"孤儿",并在对这一身份的焦虑下最终战胜自己。倾注了作者倾向的胡太明本身反映了当时部分知识分子的"孤儿意识"。
  一、孤独的旁观者
  之所以说是部分知识分子个体的"孤儿意识"而非整个台湾的孤儿意识,是为了更加精确的区分小说中丰富的人物形象和社会层次。孤儿只有真正有了"孤儿意识",才能开始感到凄凉与悲哀。
  孤儿意识的来源不能简单地以"殖民地"来潦草概括,胡太明的中庸注定了他的无能为力,而坚定使他终不能磨灭信念。人物性格的冲突就一直贯穿全书,伴随他的成长不断升级,"留学生涯"中开出了"异国之花",但终非吾土;故乡却有着"无可救药的人群"容不下他;在大陆被怀疑为间谍,在日本被大陆同学遗弃。他不简单地去苟同或屈服,不把独立思考思考的权力交给别人。他提出了一个个问题,却找不到答案。直到充满悖论的现实让他无法忍受。小说给了一个不得而知的模糊结尾,因为那种中庸非常强大有力,作者也无从把握战胜的合理性,只能以此给主人公以最大的善意。或许这只是他在孤儿意识下的另一次流离,永远也摆脱不了旁观者的身份。
  他的命运似乎不重要,因为始终中庸--不至丧命也不会有大事。而那些形形色色的人丰富了小说,他们的命运是太明关心着的。胡太明只是观察者和提问者,眼睁睁的看着一件件事情难以解决,一个个人滑向恶。等到志南死亡,小说达到了一个高潮,而太明在体现了如此多的悖论与残酷现实后,不知所踪。那个自由呼吸的新天地的梦想最终没有实现,
  小说塑造了众多的人物,为那个时代的众生粗略描绘了一个个小像,或许可以为那段历史的合理性作出解释。爷爷和彭秀才是不折不扣的传统的代表者,作者给了他们尊敬与同情。作恶的小人也不做过多的道德谴责。小说中有日籍教员的傲慢、阿三的小聪明、志达的奸猾可恶、官员们的作恶多端;有蓝和詹的斗争、曾的从容、佐藤的愤世、张的悲愤、赖的不羁;更多的则是不为恶也不抗争,为了生活打拼而在历史车轮下的人,皇民派是,阿新嫂是,父母阿玉是,饿鸡不怕打的农民们也是。
  二、反抗的消解与孤儿的成因
  作者加入各种事件来明确年份,重大事件不露痕迹的展现在作品中,日据时代台湾社会结构、殖民政策、文化思想的变迁都显露无疑。
  日据的初期台湾的反抗精神是极为强烈的。后来政策变化,日本软硬兼施,一面镇压,一面同化。殖民者与被殖民者的斗争也伴随着现代文明与传统、发展与保守的斗争。对于双方来说,只要不明显触碰"生存"和"统治"的根底,都会相安无事。台湾社会结构可以从书中一窥究竟:实行保甲制度和连坐制度,给有影响力的人以一定的利益并保证小群体稳定;不直接统治,扶植和同化中上层。
  舆论宣传和皇民化政策、消除异议、剥夺思考的权利,现代文明和经济的侵入也在逐渐消解反抗意识;不只台湾,日本国内也有民主运动,要求给予岛内同等国民待遇,政策上逐步趋向平等。(趋向是一个重要的东西,让人们看到"愿景"是一个重要的手段。)50年的统治,达雄这样的青年已经被改造成热血沸腾的"国民"。一个社会的结构,金字塔式的是最稳定的,而加上民众一贯的逆来顺受和舆论宣传的影响,这个结构能够下沉到极致。日本人明显做到了这一点。
  太明的"故国"与"大陆"之辩让人印象深刻:处在山高海阔皇帝远的地区,又有四百年殖民历史的台湾没有太多的民族认同感。在现代文明冲击下,加上五十年的同化,台湾人也陷入文化迷思。被大陆抛弃后备受日本的压榨和歧视,英勇反抗又不得独立。台湾所处的境地如何让他们把明显区分为两个群体的"中国人"和"台湾人"统称在一起,如何让孤儿承认他有一个亲爱的母亲?
  三、经典性何在
  小说为了情节发展很多线索突然出现又不知所踪,比如素珠的劫狱,还有太明回台湾后受到的监视等。由于形象过多而篇幅不够,部分人物描写不细腻,稍微脸谱化。
  但《亚细亚的孤儿》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知识分子形象,将他在现实悖论下逐渐凸显的性格冲突斗争,或者说是现实与人性的相悖通过时代背景、各式人物形象与事件中细致刻画出来,达成了写下了一部"反面史话"的目的。作者在人物中倾注了他自己的思考,不着痕迹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作者对所有人都有着善意的无奈,不做过多的道德谴责。作者对文学真实性和倾向性的处理,把故事主线和社会现实很好的结合起来,表现了知识分子强烈的"孤儿意识",并展现了丰富的各式人物形象。
  小说中知识分子的思考、各阶层面对家仇国恨的反应、人性纠葛在残酷现实下的凸显,其真实性和丰富性成为作品经典性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传媒和教育进步、全球化进程加速与地区分化,人们直面的世界突然变大,自身的环境凸显,孤儿意识逐步的弥漫扩张,不再只是少数关心社会命运人民疾苦的知识分子的感受,那些休戚相关的感觉成为了地区整体的感受。甚至"亚细亚的孤儿"这一身份被充分解读,赋予许多地区和民族。至今,随着网络发展,话语权下放,内地有越来越多的个体和群体感受到孤儿意识。时过境迁,而书中反映出的忧伤、无助、充满绝望被解读、放大,"孤儿"成为了在现代文明与传统文明的冲击中饱受战乱、文化迷失、国破家亡和国家动乱之痛的人们的代言。
  作者简介:李萌(1990- ),山东菏泽人。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12级硕士研究生,专业为现当代文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0019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