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课程标准下初中语文教学必须把握好的三种关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崔广辉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由于客观试题限制了学生的主观表述,难以考查学生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因而在考试这根指挥棒的驱使下,语文教学越来越弱化思想内容,越来越多地舍弃了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性内涵。语文新《课标》针对时弊痛下针砭,大力强调语文教学的人文性,这一点也得到广大语文教师的普遍认可。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语文教学 关系
  
  一、小课堂教学和大语文教育观的关系
  
  语文是交流的工具,是思维的工具,有别于其他学科的根本属性就是它的基础工具性。基于它的功能和性质,就决定了语文教学应立足于本民族文化特点和本国国情的特点,突出体现汉语教育特点,符合汉语教学规律。在学习先进的理论和方法时,把握新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基本任务的理解,对语文学科“双基”的认识也应该赋予新的内容。一是打好文化的基础,主要包括:
  (1)学习语文字、词、句等基础知识,有较扎实的语文基本功;
  (2)有初步的中国和世界优秀文化的积累;
  (3)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
  (4)初步具备听、说、读、写能力。
  二是打好精神的基础,主要包括:
  (1)学生要好读书,有阅读的兴趣、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品位,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
  (2)注重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与人和睦相处,正常交往的能力;
  (3)具备良好的意志品格和健康的个性。这是影响和决定一个人一生的根本因素。
  近些年,“大语文”教育观被反复地经常地提及,因此,语文课堂教学要往课外延伸,要把书本知识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如何在语文的实际教学中落实大语文的教育观呢?主要是拓宽课堂教学空间,让学生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总之,“语文即生活,生活即语文。”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以大语文观来指导每一节的课堂教学,让语文课融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综合性于一体,让学生在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语文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
  
  二、继承传统与创新发展的关系
  
  语文课程标准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是对传统语文教学重接受、轻探究、重知识、轻体验的学习方式的摒弃。探究性学习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给语文课堂带来了生机,学生主体地位得到了确认,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需要指出的是,探究性学习不能只重形式,而忽略实效性。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还要考虑诸多因素,如学生年龄特点、教学任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可用时间等,应根据这些因素来选择恰当的学习方式。在多数情况下,应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需要,引导他们综合运用多种学习方式进行学习。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更多的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学习的监督者和评判者,而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平等对话的参与者。教师的主要职责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有效地组织学生对课程的学习活动,让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自求理解,自获结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是以平等的态度参与对话,更多地发挥多重对话中的组织作用和启发引导作用,让学生能充分地发表意见。这一角色很像电视谈话节目的主持人,主持人自己并不滔滔不绝地发表见解,而是千方百计地让现场的来宾和观众畅所欲言,而且也不追求最终形成统一结论。当然,教师的角色与主持人也有差别,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坦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参与对话讨论,对于学生认识上的明显偏差,也应该给予必要的评说与指导。
  
  三、工具性与人文性关系
  
  传统语文教学偏重知识掌握,忽视人文精神的熏陶,但新课程改革中又往往容易出现一些矫枉过正的现象。如我们经常看到一节课又是合作学习又是多媒体使用,学生又是表演又是游戏而忽视了知识技能的掌握,偏离了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作为教师应努力引导学生学习语言,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听说读写能力,再让学生体会语言文字中的文化情感,从中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健康的情操。在人教版教材中,每个单元的专题,都是以人文性为明线,以工具性为暗线的。因此,在备课和讲授时,每篇课文不应只是分析思想内容和感情,更要注意语言形式。在教材的暗线中,在感悟某种语言规律的分析、比较与综合的同时,要突显理解词句的意思和课文思想内容的分析、比较、归纳与概括。在口语交际和习作练习中,在训练选择材料、遣词造句的比较、分析和写作时,要培养按顺序说、写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
  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是语文课程的根本任务,也是一百年来语文单独设科的根本原因。语文新《课标》继承了百年语文教育的实践经验,强调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课程总目标和各阶段目标中分别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等五个方面提出要求。虽然表述的重点在语文能力方面,但是对相应的语文知识提出明确的要求。包括“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等。
  不容忽视的是,在近两年来的语文教学实际状况中,尤其是在一些课堂观摩教学中出现了程度不等的弱化语文课程工具性的倾向。具体表现为,不重视对课文文本的解读,不重视引导学生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从中领悟语言文字的表达技巧,也不重视落实相应的语文知识。解读文本时粗枝大叶,而把大量的时间精力用于对文章内容的随意发挥,把语文课上成思想教育课、音乐美术欣赏课,乃至主题班会课。其实,即使课文的内容是谈作者欣赏音乐的感受,教学的重点也应该是引导学生探讨作者是如何准确地运用语言文字来表达自己欣赏音乐的感受,如何引导学生恰当地运用语言文字来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而不应该重点讨论音乐欣赏问题,否则那便是音乐欣赏课而不是语文课。另一种倾向是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借助多媒体播放大量的图片资料,PPT课件几乎取代了传统的板书,大量视频影像资料的使用,剥夺了学生的想象和思维。
  丰富的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又一特点。语文课程的内容都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表达的是关于社会人生的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不像数理化课程的内容都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生活相去较远,也比政治、历史等课程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因而语文教学更能直接影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是语文教学的特有优势,也是语文课程理应承担的重要任务。而且,语文能力包括语言文字能力又不单纯是语言文字能力,阅读文章要能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写文章则是通过语言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因而语文能力的高低与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与学生自身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素质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也是必须重视语文课程人文性的重要原因。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053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