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百年传承育英才 薪火相继铸辉煌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孙华敏

  百年沧桑岁月如歌
  
  
  山西农业大学是山西省唯一的全国重点大学和农业高等学府,历经百年历史文化传承和一代代农大人的无私奉献,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农科为优势,农、理、工、经、管、文、法、教育等多学科综合发展的教学型农业大学。学校历史悠久,校园古朴典雅,文化底蕴深厚,是读书治学的圣地。学校现有全日制本、专科生近2万人,各类研究生1000余人。
  山西农业大学的前身是“铭贤学院”。1907年孔祥熙先生创办私立“铭贤学堂”,1940年发展成为以农、工两科为主的“铭贤农工专科学校”,1943年,多科性大学“铭贤学院”成立。“铭贤”时期,学校引进推广金皇后玉米、软布来细毛羊、来杭鸡、“169”小麦等重要农业品种,享誉海内外。1951年,山西农学院正式成立。1979年,学校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山西农业大学,并被列为全国重点高等学校,彭真同志为学校题写校名。
  
  百年华诞春华秋实
  
  
  建校至今,学校共培养了6万余名各类人才,可谓声名誉华夏,英才遍九州。100年求索筚路蓝缕,50年创业艰苦执著,20年改革锐意进取,5年跨越辉煌篇章。一个世纪的历史文化传承,山西农业大学积淀了“甘于奉献、敬业乐教”的教风和“勤奋学习、注重实践”的学风,形成了“崇学事农,艰苦兴校”的农大精神,为国家和民族的振兴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涌现出了大批国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和重要成果:学校主编了《养猪学》、《兽医学》、《土壤学》(农学类)等全国统编教材;王绶和吕世霖教授主持培育的大豆良种晋豆一号和二号、“‘海绵田’研究”获全国科学大会奖;汤叼德教授成为世界蚧虫学会六人顾问团成员、英国皇家昆虫学会会员,并以汤氏命名了一个新属――汤氏粉蚧属;冀一伦教授等主持的“中国黑白花奶牛的培育”、山西农大与上海有机化学所等合作的“若干昆虫信息素结构合成及应用研究”分别获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实行单独考试,招收农村户口,不包分配实践生的试验”荣获1993年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国家级一等奖;李炳林教授主持的“亚洲棉与比克氏棉A-F.合成(AG)复合染色体组新棉种的研究”获国家发明三等奖等。
  
  薪火相继 再铸辉煌
  
  
  多年来,学院一直继承发扬“崇学事农,艰苦兴校”的农大精神,保持“甘于奉献、敬业乐教”的教风和“勤奋学习、注重实践”的学风,争取创建高质量教学研究型农业大学,实现了学生规模、学科建设和基本建设的三大跨越,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应届本科生考研率每年都保持在25%左右,硕士生考博率和毕业生就业率分别高达50%和80%以上。
  如今,学校设有农学院等17个教学单位;包括太原园艺学院在内的6个高职二级学院;有44个本科专业,25个高等职业技术专业,21个成人教育专业;有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0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5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省级重点学科,7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4个省级重点扶持学科。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名师名教荟萃。现有教职工1500余人,其中省级教学名师7人,特聘院士3人,博士生导师35人,教授133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2人,省(部)级青年学科带头人11人,山西省中青年骨干教师51人,40多名教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今日的山西农业大学,面向“三农”,立足山西,辐射全国,成为了莘莘学子读书治学的圣地,成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人才库”和“智囊团”。
  
  特色办学 硕果累累
  
  
  教学成果出精品,人才培养显优势
  山西农业大学牢固树立教学中心地位,在2005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高校。学校适应社会发展需求、适应学校实际、适应学生实际,逐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提出“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了培养合格人才,学校实施四个“四年不断线”计划,即外语、计算机教学四年不断线,文化素质教育四年不断线,实践教学四年不断线,创新创业教育四年不断线,实现文理渗透,拓宽学生知识基础,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实施“主辅修、双学位”教育,提高选修课比例,最大限度达到因材施教,分流培养,为培养个性化人才创造空间;通过在非农、近农专业的课程体系当中渗透农科特色,打造人才培养的比较优势。
  全校70%以上的教师主持或参与省级或校级教学研究课题316项,其中省级教学改革项目90项,发表各类教学改革研究论文500余篇。在近两届教学成果奖评比中,学校共获得国家级一等奖2项(参加项目),省级以上(含省级)30项。“十五”期间,学校列入规划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高等农林院校“十五”规划教材、高等农林院校生命科学类系列教材、高等农林院校精品课程建设教材共274部,其中主编46部,副主编76部,参编152部。学校有省级精品课程7门,省级品牌专业8个。2006年,董常生教授领衔主讲的《动物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课程被列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学术科研见成效开放办学现特色
  
  山西农业大学以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己任,全面提升科研水平。学校提出“把科研项目做在田野,把科技论文写在山村”的科研工作思路。学校在全国首次引入了南美羊驼,丰富了我国的动物物种资源库。近三年,新增各级各类科研项目471项,鉴定课题49项,获奖26项,出版专著133部,发表科研论文1530篇,获授权保护的植物新品种11个。学校在全省建立了百余个稳定的农科教基地,形成了以吕梁山经济林、太行山综合农业、晋南平川棉田麦田、晋北小杂粮和晋中平川高产高效农业经济等为重点的一批高新技术辐射源。农科教结合基地年均接纳教师300人次以上,年均接纳3000人次学生进行教学实习和毕业实习,年均为基地举办各种科技培训34期。近几年基地共培训农民32.36万人次,印发科普资料71680册,产生社会经济效益3.5亿元。
  2006年暑期隆重举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学生进万村科技信息化工程,学校派出6000余名大学生,深入到山西省28000多个村庄,通过集中授课、现场指导、上门服务等形式向农民普及网络和农科知识,培训农民使用电脑。通过对驻点村庄进行深入调查,为所承包的村庄建立门户网,在网站中介绍每个村的历史文化、土特产品等内容。这一活动产生了巨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被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授予“2006年全国大学生志愿者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学校还组织百余名教师参加了全国万家农村图书室援建工程。
  
  山西农业大学面向国内外开放办学。学校在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在晋中市设有新校区;并以校本部为依托,带动太原园艺学院等高职二级学院的发展,建立了一个覆盖山西的特色化、适用型高职人才培养体系。学校开办了留学生教育,与德中教育友好交流协会合作,培养赴德留学生;与美国Oberlin大学有近百年的合作历史,先后有200多人次赴美进修学习,Oberlin大学有80余人次来学校任教。
  山西农业大学社会声誉良好,办学成效显著,成为众多有志青年的走向成功的摇篮。学校设立了多种奖学金和助学金,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1998年以来,学校共有近千名学生被山西省委组织部选拔到乡镇干部岗位工作,占到全省选拔总数的60%以上。2003年有92人被选拔参加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居全国高校之首,媒体曾多次报道学校服务三农、鼓励毕业生到基层的先进事迹。山西农业大学欣逢科教兴农、人才强国的难得机遇,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使命,正以海纳百川的胸襟,锐意改革,积极进取,朝着建设以农业和生命科学为特色的高质量教学科研型农业大学阔步前进。
  
  见证卓越 继往开来
  
  
  山西农业大学的发展,离不开海内外校友和社会各界的帮助和支持。学校将按照“隆重喜庆,简朴务实,以庆促建,办出特色”的原则,举办“情系农大,共创和谐”为主题的百年校庆。通过举办100周年校庆活动,回顾办学历史,总结办学经验,传承优良传统,丰富办学理念,展示办学成就,扩大社会影响,团结和凝聚各方面力量,创建和谐校园,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大学。庆典前后,学校要举办国际学术论坛、院士论坛、农林院校校长论坛、校友论坛、村官论坛等五个论坛,编写《校志》、举办校史展览,举办师生校友书画、摄影作品展,征集并出版“百年回眸”校友回忆录,邀请海内外校友共商学校发展大计,建立百年发展标志性建筑,接受社会捐赠和校友捐赠。
  金秋时节,丹桂飘香。值此百年华诞之际,山西农业大学将会以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累累硕果,迎接四海知己,共同见证百年学府的辉煌历程。一路风雨阳光,一路踏歌而行,百年弦歌不辍,百年筚路蓝缕,百年薪火相传,百年桃李满园!回顾过去,审视今日,憧憬未来,农大人将秉承“崇学事农,艰苦兴校”的精神,谱写气势更加恢宏壮丽的新篇章!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222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