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文言文教学策略琐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晓星

  新课程标准施行将近10年来,传统落后的教学思想和手法已经丢掉了不少,但是,毋庸讳言,并不是新课程理念在教学中得到完全地实施,填鸭式的教学还有一定的市场,如果到课堂去听听一线教师的授课(不是指听示范课之类),就可以知道,叶圣陶老先生曾经严肃批评过的那种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还依然在少数教师的课堂上盛行。我们都知道,初中阅读教学中,文言文是一大难点,因此,讲究文言文的教学策略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有的老师依然沿袭了“一朗读、二翻译、三主题、四手法”的老法子。我认为,文言文虽然比现代文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但执行新课程理念的方向不能改变,学生是学习主体的观念不能改变。为了能有效地保证文言文的教学质量,我在教学中常从以下几方面去做:
  
  一、鼓励学生质疑,发挥主体作用
  
  苏格拉底曾说过这样一句名言:“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的诞生。”亚里斯多德也有一句类似的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我发现,在文言文教学中,不少教师唯恐学生学习有困难,总是不断地提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让学生去思考,用心当然良好,但是,这种总让学生应付提问,处于被动地位的学习方式不能充分地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我在课堂上常常将质疑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阅读,寻找出困惑部分,主动质疑。事实证明,由于学生对文言文的认知不同、解读有异,思维角度和方式都迥然有别,疑惑也就各不相同。学生质疑,能激发兴趣,提高主观能动性。比如,学习《晏子使楚》(见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学生对课文进行初读和细读后,我要求学生尽量质疑,学生提出的问题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1.知识方面:如古今词义明显不同的有“为”、“固”、“避席”、“其实”、“然”、“得无”等的翻译;虚词如“之”、“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句,如“者”、“所以然者何”,如倒装“何以也”、“吏二缚一人诣王”等;2.生活方面:有学生提出了“现实生活中,真的会出现‘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种情况吗”的问题;3.人物形象方面:如何看待能言善辩的作为政治家、外交家的晏子?如何看待楚王的形象?学生多角度的质疑是我在教学预设中无法预料到的,但是,正是这些质疑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积极性,所以,对于学生质疑,无论对错,我都一律给予鼓励,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曾说:“人最本质的需要是渴望被肯定。”对提问的肯定就是对他们思维质疑结果的认可,这对深入研讨课文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二、确立“对话”理念,增进互动交流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在“关于阅读”中指出:“阅读教学应该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作者与读者的关系,就其本质而言,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精神联系,阅读行为也就意味着读者和作者之间确立一种‘对话’和交流的关系。这种‘对话’是双向的、互动的、互为依存条件的,是主体和主体之间的关系。”①现代文阅读如此,文言文阅读也是如此。由于文言文写作年代相对久远,对于内容、主旨的理解需要通过探讨才能加深印象,正确领悟,因此,文言文教学中,鼓励学生“对话”,增进互动交流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对话’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这是阅读文言文后个性化解读的重要一步,一是师生之间的‘对话’。这两种‘对话’的形式体现就是课堂讨论,通过讨论相互切磋独特体验,纠正彼此偏颇看法。比如,学习《醉翁亭记》,有学生在对话中提出:“欧阳修的‘与民同乐’,虽然表达了他期望人民安居乐业的理想,但是,课文中的‘乐’也明显地带有其被贬为滁州太守后的那种寄情山水的消极思想。”有学生赞同这种说法补充道:“文章作于庆历六年,当时的欧阳修还不到四十岁,而文中却自称“醉翁”,又说“年又最高”、“苍颜白发”,这既是夸张,也不能不说这是种消极思想的反映。期望人民安居是积极的愿望,但夸大自己的年龄不免会受到被贬后心态颓废的怀疑。”学生的对话直率尖锐可能失之偏颇,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种互动交流式的对话,无论站在哪个角度说都有利于启迪学生智力、发散立体思维、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
  
  三、重视知识积累,加强迁移能力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文言文是我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文言文教学既不是为了读懂并会背诵初中阶段那几篇古文,更不是为了应付中考,而是要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为学生今后走向社会或是继续深造打下一定的文言基础,因此,初中文言文教学应该重视学生的知识积累,加强他们的迁移能力。为此,我努力从两个方面去做:一是要求学生每预习一篇古文都要“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借助网络扩大知识面,通过预习提高自学能力,自己绝不能不花时间,不反复阅读,而专门等老师来灌输。二是要求学生做个有心人,利用课余时间自己整理已经学到的文言实词、虚词、通假字等文言常识,为知识的迁移做好先期准备。
  文言文教学讲究策略应该是个不争的话题,只要认真执行新课程理念,相信策略肯定不止这三种。
  注释:
  ①见《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学习读本》第22页.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260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