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构建生活性课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林 江

  【摘要】教学与生活本来就是密不可分的。但在传统教学中,教学与生活逐渐相脱离,课堂不断被异化。当前,回归生活世界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共同趋势,而“构建生活性课堂”也随即成为了教学理念新的发展取向,生活性课堂是对新课程改革的有力回应,引导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在教学实践中也得到了相应的重视。本文阐述了生活性课堂的涵义,并分析构建生活性课堂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尝试提出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生活性课堂;生活性;课堂
  
  构建生活性课堂,作为新课程背景下倡导的一种教学方式,不仅充分提高了学生的生活意识,而且焕发了课堂的生命活力,极大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此,我们今天倡导生活性课堂的构建,这是实施新课程的核心环节。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师生有效地建构生活性课堂,这是一项意义深远又艰巨的任务。
  
  一、生活性课堂的涵义
  
  生活性课堂,意味着课堂教学应该回归于生活世界。生活是教学的理论源头,只有扎根于生活世界并且服务于生活世界的课堂教学,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反过来,教学也是为了生活,“从某种意义上讲,课堂教学的重要目的就是为了培养人的生活品质,完善人的生活状态,提升人的生存方式和生活质量,使学生学会过美好的生活。[1]”因此,离开了生活的课堂教学,那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教学,作为实现生活目的的特殊方式,其旨在使师生过幸福的课堂生活,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关注学生的直接经验,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导其探寻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为他们以后的美好生活奠定现实而坚实的基础。
  基于生活与教学关系基础上,生活性课堂是指扎根于学生的生活世界,关注学生现实生活,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其不断超越现实生活,改善当下生存状态,提升生活质量为主旨的生活性课堂。
  
  二、构建生活性课堂的必要性
  
  生活性课堂的构建,不仅使广大师生意识到生活世界在课堂教学中失落的日渐严重性,而且通过课堂回归生活,焕发了教学活动的生命力,凸显了师生主体的生活意义。因此,建构生活性课堂有其必要性和更深层次的意义。
  生活世界在课堂教学中的失落。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育把学生固定在“书本世界”里,教育与人的生活经验相分离,这样难以体现教育全部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教育在“生活世界”的意义失落中艰难前行,课堂也在“生活世界”的实践缺乏中黯然失色,不能为学生建立起有价值的生活秩序和生活方式。传统教学使课堂疏远了最初的生活情景和学生个体的生活世界,突出表现在:①重视知识的工具性基础,忽视学生的生活经验;②课堂中提出大量的抽象问题,学生缺乏发现现实问题的能力;③强调面向学生的未来职业生活,却忽视学生现时的日常生活。
  目前,在我国的教育制度和学科理性主义的双重领导下,学习的过程只要与列入课程的概念、文字打交道,只要能够把他们复制试卷上,通过考试就可以了,这样的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思维同化,个性泯灭,失去了创新能力。在这种教育之下,我们看到的只是:僵化的、枯燥的、死记硬背的知识,伴以堆积如山的重复性的作业,无休止的考试测验等等。学生只有好胜却没有好奇心。他们对考试以外的头目毫无兴趣,更缺乏对科学、对自然、对人类社会的探索精神和好奇感。
  老师搜索枯肠地呈现知识的升学价值,学生唯升学知识是瞻,成了现实的课堂教学状况。在这种情况下,课堂与生活之间出现了空前的危机,教育过程丰富的生活性被冷冰冰的知识接受和机械的理智训练所代替。生活世界里那种“生动的主观性”荡然无存,人的主体性失落了。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构建生活性课堂是因为教学缺失生活,脱离生活,因此需要回归生活。
  1.课堂回归生活,焕发了教学活动的生命活力
  生活性课堂的构建,不仅在于它的生活意义,更在于它是生命的冲动,充满着生机活力。在回归生活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学生才能够全身心投入其中,他们不只是教和学。课堂不再是枯燥,不再是乏味的,而是充满着生机,充满着活力。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他们感受着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传授展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
  2.课堂回归生活,凸显了师生主体的生活意义
  课堂教学“生活意义”的赋予,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敞开了广阔的空间,为学生的自由发展提供了现实而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教师的教学价值提供了前提和支点。课程与教学要创设出学生的真实生命活动,把学生的课堂生活与其日常的现实生活和未来的可能生活联系起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生动活泼的成长。
  课堂教学应该以生活提供的无数情境为依托,教师引导学生由被动到主动,由依赖到自主地对教学情境进行体验和领悟生活的意义,探寻生命的价值。学生在高效率学习的同时,享受生活的乐趣,体验生命的成长,进而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养成健康的生活情趣。
  
  三、构建生活性课堂的基本策略
  
  构建生活性课堂,意味着课堂教学将是一种以提升人的生活意义、拓展人的生命价值为宗旨的社会实践活动。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如何落实新课程理念,使课堂教学走向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呢?在教学中我们进行了探索。
  1.构建真实的课堂,打破课堂与生活的界限
  传统教学中,课堂成了教师表演的舞台,学生只能是静静观看演出的观众。教学是学生的特殊生活,教学生活的主阵地――课堂应该是一个真实的生活场所。从某种意义上说,当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关联起来,这个世界则将以一种活泼的姿态携刻在学生的心中。换言之,如果教学活动能够既注重书本知识的学习,又能够结合学生的直接经验和真实的生活体验,那么,他们所获得的知识就会是生动活泼、充满生命活力。此外,课堂教学还要以学生的生活世界为其归宿,使学生把所学的课堂知识与技能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用以解决他们生活中的问题,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以及对生活的认识、态度和价值观。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选择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素材用于教学,营造生活化的课堂。因为学生的生活体验与直接经验对于促进他们系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丰富、加深他们对于书本的认识以及运用知识分析、解决现实生活问题能力的培养,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作用。
  教师要根据实际,有针对性地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素材,从学生的生活中发现问题,把这些素材和问题引入课堂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究并解决这些问题。这样,学生自然倍感亲切和有趣,他们会被浓厚的生活情境所触动,全身心投入到课堂学习之中,往往会收到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要构建真实的课堂,在这种课堂里,师生共同探讨,共同学习,教师和学生既是师生关系又是朋友式的友好关系。这是一个充满欢声笑语的真是课堂。
  2.呈现现实的生活,为课堂提供生活依据
  以往的课堂教学中,过于注重求知,而极度忽视了生活世界,教学是教学,生活是生活,两者没有任何联系,造成知识和生活的严重脱节。大多数人认为教育是为了学生未来的生活做准备,因此自然而然地把教学目标和教学重心放在了未来,远离了学生当下生活的兴趣、需要、情感和体验等。杜威认为:“教育既然是一种社会过程,学校便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因此,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准备。
  作为生活的教育,是离不开生活背景的。如果教学能够为学生创设逼真的问题情境,那么课堂就能够唤起学生思考的欲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巧妙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体验到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意识到课堂知识在生活运用的乐趣。因为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现象,它们都遍布在我们的周围,都是很好的教学资源。这样,学生会对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思考得更加深刻,同时课堂的教学效果自然而然也就跟着提高了。

  由此,我们要重建课堂教学,着眼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呈现丰富多彩的生活场景,使教学充满欢乐和趣味,使学生充分体验到幸福和快乐。同时,引导学生在当下的生活中去体会和感悟,从而追求一种更为美好的未来生活的信念。
  3.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深化课堂教学的意蕴
  学生,作为一个有思想有意识的学习主体,他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兴趣、爱好、价值取向、情感体验方式等都会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并在他课堂上的学习起到奠基的作用。但在目前的课堂上,正如杜威所说的那样,“当儿童走进教室时,他不得不把他在家庭和邻里间占主导地位的观念、兴趣和活动搁置一旁”,“儿童是带着健康的身体和有点不心甘情愿的心理来到传统学校的,实际上他并没有把身心两者一起带到学校;他不得不把他的心智弃置不用,因为他在学校里没有办法运用它”。[2]
  传统的教学活动只局限于认知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传递,忽视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真实感受,导致教学活动日益远离学生的现实生活,丧失了应有的文化意蕴,无法与学生的精神生活的完整性、生活体验的独特性有机联系起来,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全面生长和发展。生活是教学的源头活水。而每个学生都是带着他独特的经历和生活体验所留下的意识痕迹,这是无法磨灭掉的。教学又是生活的超越和提升。因此,教学要关注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生活,教学生活化、情境化和个性化。这就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大量运用生活中的实例,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和积极性。同时,教师要把课堂教学视为一种生活,努力创设和谐、愉悦、民主的教学气氛;在课堂中享受人生,获得对事、对物、对群体的生活体验,让学生认识自我、增强自信、个人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示。
  总之,教学与生活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教学源于生活,又必须高于生活,超越生活。在构建生活性课堂的过程中,我们既要看到生活对教学的影响,生活决定教学,更要看到教学对生活的改造。“教学回归生活”要使原本就因生命存在而充满内在生机的教学,从因各种教学弊端造成的“沙漠状态”,重新转回到“绿洲”的本真状态。而生活性课堂旨在是师生过上美好的课堂生活,经历生命的成长,实现真正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天宝.新课程与课堂教学改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63-64.
  [2]杜威.学习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62.
  
  作者简介:林江,男,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物理系,长期在教学第一线担任物理、数学和科学课程的教学工作,曾在重点中学任教,现为福建艺术职业学院公共教学部数学、科学科研组组长。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384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