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亚娟
【摘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做到以下几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疑、制造直观的教学模型、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具;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指导学生课前预习、课堂设疑,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老师进行适当的辅导,释疑;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
【关键词】学生;学习兴趣;创造性思维
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开发学生们的智能已经成为从事教育工作的工作者们探讨的热点话题,而开发智能的关键是大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指人们运用新颖独特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它是思维的高级形式,科学上的发明创造,文学作品的创作等都属于创造思维活动。怎么样才能更好的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本文作者就这个问题在生理教学中做了初步探讨。
一、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学习动机是激发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重要动力,也是发展创造性思维的必要条件。学习中缺少主动性、积极性的人难以形成和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
学习兴趣也是发展创造性思维的因素之一。学习兴趣是指学生愉快地,有选择性地探究一些新鲜事物而进行学习的心理倾向,是学习的一种内在动力。一个人如果对某一事物产生浓厚兴趣,就会深入地钻研和思考问题,坚持不懈地探索,发现创造的秘密。因而兴趣对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有重要作用。
求知欲也是激发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因素之一。求知欲旺盛的人,总是不满足于现成答案或书本上的结论,而是积极地去思考答案,做出新的解释。在思考的过程中,容易发现未掌握的新知识,甚至可能创造以前没有过的新事物。
培养和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条件:就是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学生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达到上述条件。而这一点,也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的前提。生理学是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医学生们只有学好生理学才能为以后开设的病理学、药理学及临床医学的学科奠定坚实的基础。而生理学的内容对于刚涉猎医学的医学生们来说,内容既枯燥又抽象,理论性又特别强,历年来的新生对学好生理学信心不足,甚至感到厌烦,这对培养创造性思维非常不利。为了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本人在教学中采取了以下做法:
(一)设疑
设疑就是通过启发式的教学,使枯燥、深奥的知识变得形象化、趣味化。如:讲“血液凝固”时,先让学生从字面理解其含义,然后提出问题:杀猪、杀鸡后血流出来会变成什么形状?为什么?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学习、思考,踊跃发表各自的见解,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最后教师总结出血液凝固就是血液由流体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胶冻状血凝块的过程。原因是一系列凝血因子被相继激活而引发的。然后引出下文:血液凝固的过程包括三个基本步骤(即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凝血酶的形成、纤维蛋白的形成)。使学生在轻松自如的课堂氛围中掌握了这部分既抽象理论性又强的内容。
(二)制造直观的教学模型
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简易的教学模型。如:在讲心脏泵血时,“心室收缩→射血”这个问题特别抽象,在课堂上,我和同学们一起动手制作简易模型:用像葫芦样的气球制成心脏的心房和心室,在里面充入红墨水,再在气球口接上一段有弹力的橡皮管(动脉血管),虽然不是很标准,但是既形象又直观。用这个教具讲述心脏泵血这部分内容,学生普遍反应:既听懂了也记住了,并不觉得特别抽象,特难理解。应用简易的模型来教学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又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三)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具
如幻灯、录像、多媒体教学,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平时难以观察和了解的事物,变成可以直接观察和认识的的事物;使抽象难懂的知识变成具体的和易于理解的知识,提高教学效果。
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就是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学生有了自学能力,就可以博览群书、拓宽知识面。丰富的知识是培养和发展创造性思维的基础。
(一)指导学生课前预习,告诉学生下一次课的教学内容。要求利用15-30分钟预习,初步了解下次课的新内容。复习相关的旧知识,力求做到: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并把预习过的重点、难点、疑点处做好标记。
(二)课堂上设疑,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老师进行适当的辅导,释疑,最后归纳小结。这样,可以强化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
实践证明,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首先得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注意这个问题,我在教学中,根据教材各章节的具体内容,按照科学思维方法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教学方式。如在讲特异投射系统和非特异投射系统这两个问题时,由于内容较分散、零乱,经过反复琢磨之后,我将其列表比较讲述:
这样讲述:条理清晰、思路鲜明,还可使学生从中受到良好的科学思维训练。
四、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
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仅自己要善于设置悬念、善于观察,发现,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大胆发现和创新。教师要以教学内容为依据,引导学生发现一些新事物,提出新见解,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独立才能。如果学生提错了问题或者提出了一些毫无根据的设想,教师不仅不要打击其积极性和好奇心而且还要给予鼓励。另外,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如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强烈求知欲望,主动阅读课外读物从而获取更多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和自信心。这些对于培养创造性思维有重要作用。教师在把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同时,还应积极地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迅猛发展的具有创新意识的实用型人材。
参考文献
[1]汤永强.教育教学论文集[M].内蒙古科技出版社,1999,12.
[2]郝新生.高等教育学[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7.
[3]刘国权.高等教育心理学[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7.
[4]陆海东.学校教育心理学[M].东北师大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王亚娟(1972-),女,现供职于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386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