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一发而动全身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杨德全
新课改形势下,教师的课堂教学必须要转变观念。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改变过去课堂上教师的一言堂,变泛讲为精讲,实现牵一发而动全身,从而激活语文课堂教学。
一、重视精讲的作用
有些教师这样认为,精讲就是少讲。其实,二者没有必然的联系。精讲并非数量上的少讲,而是质量上的精要。言之无物、不得要领的少讲绝不是精讲;言之有理,既揭示教材的精华,又讲的精彩纷呈的洋洋万言,也未必不是精讲。
精讲可以培养学生准确理解的能力。文学作品都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语文教学可以通过精讲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能使学生正确理解文学作品,提高阅读能力。在《白杨礼赞》中,作者在第三自然段结尾写在单调的黄土高原上看到白杨树时,是“惊奇地叫了一声的”。教师如果能够把高原的枯燥单调、环境的恶劣、作者的感情变化过程讲清楚,学生一定会理解“惊奇”二字正是作者礼赞白杨树的原因。
二、提高精讲的质量
首先,精讲必须激起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注意。这就要求教师讲解新知识时尽量做到深入浅出,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说明,帮助学生整理归纳新知识,使新知识成为学生知识结构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例如: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是一首题画的七言绝句,画已失传,教师讲解这首诗时,就要抓住“春江水暖鸭先知”这一句,分析“暖”的线条和色彩,如果用画面怎么表现出来呢?这就需要学生展开想象,描述鸭群戏水的种种形态,体会“水暖”的意境,每个学生的脑海里必然会重现一幅《春江晚景》图,文字的精妙加上丰富的想象,必然会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激发学习语文的热情。
其次,必须讲得深。当代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掌握知识,这就要求课堂教学解决他们自己无法在课外解决的问题。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必须随着时代的变化,符合教学的要求。教师必须熟知学生的知识需求,钻研教材、认真备课、研讨教法,讲课时才能深入浅出,这样才能开发学生的智力,使精讲有一定的深度。
三、提炼精讲的语言
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性,要求教师在授课时应做到语言精练。以最简洁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是课堂教学语言精练最基本的条件和前提。在课堂教学中,语言若过于冗长繁沓,必然造成语无重点、索然无味的结果,令学生听了摸不着头脑。为此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语言的凝练性,以便让学生从教师精练的课堂语言中很容易地把握住每句话、每节课的重点,更好的领会教师的意图。
四、把握精讲的节奏
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有自己的节奏,教学语言也不例外。教学语言的节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建立在教师内心情感变化的基础上与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节奏一致的语言变化。它是语调的抑扬顿挫、语句的疏密断连、语速快慢急缓的有机结合。教学时,教师的语调必须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时而舒缓、时而激昂、时而委婉沉郁、时而雄健感人。只有这样,才能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牵动学生的情绪,打动学生的心弦。
语文课堂教学要达到“精讲”的地步,非一朝一夕之功,教师只有经过不懈地努力,不断地探索,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责任编辑 杨加国)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409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