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在实验创设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刁海生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大量的探究活动是以化学实验的形式出现的。中学化学新课程标准强调指出,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它的功能是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教师要注意改进传统的实验教学,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精心设计各种探究性实验,促使学生主动学习,逐步学会探究。同时,有意识地设计、渗透环境保护的知识,将中学化学教材中所涉及的化学知识与环境保护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指导和教育。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也可以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对学生今后学习化学和走上社会参加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
  
  1 通过创设演示实验,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培养环保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利用教材中涉及的环保知识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随机应变,就目前全球关注、防范、重视的环境问题创设实验,强调环境保护对人类的重要性。
  比如全球关注的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防范全球气候变暖。那么在教学二氧化碳,讲到温室效应时,可以创设一个实验:收集两瓶气体,一瓶盛空气,一瓶盛二氧化碳,在两个瓶中各放一支温度计,用橡皮塞塞紧瓶口,然后放在太阳光线下照射。过一会儿,观察到两支温度计的温度不一样,使学生感到很新奇、很有趣。通过简单的实验,使学生分析、讨论、明白,在相同条件下,温度不同是由于集气瓶中所装的气体不同,从而解释由于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性气体含量的增多,增强大气对太阳光中红外线辐射的吸收,阻止地球表面的热量散发,使地球的表面平均气温上升。然后再讨论地球表面气温上升会导致什么样严重后果?并结合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内容联系现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实际,讲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让学生理解人类必须控制化石燃料的燃烧,多植树造林等,才能有利于环境的改善。
  
  2 通过探究、改进实验,防止污染,强化环保教育
  
  在教学时,教师应对某些可能对环境造成影响的实验进行探究性改进。例如,研究红磷在空气中燃烧,铵盐检验时产生NH3,CO还原氧化铁实验中CO的使用等,往往可能污染或毒化教室、实验室的空气,直接影响师生健康。教师可以通过探究改进实验,将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烟尘、多余的气体或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气体,通过装置改进(如多余的SO2通入碱液的吸收,可用导管再经一个倒挂漏斗,进入相应的NaOH溶液),将有害气体尽可能作化学处理,以消除或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再如有毒气体CO等,增加酒精灯燃烧尾气处理装置)。这样做,一方面是减少有毒、有害气体对实验室空气的污染,更重要的是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再者在改进化学实验时,尽可能采用微型化学实验(如在进行氯离子的检验、溶液酸碱性检验实验时可改用点滴板),这样不仅节约药品,同时减少废液、废渣和有害气体的产生。在实验过程中,注重环保问题,不仅可以大大减少环境污染,而且能使学生经常受到直观的环境保护的教育。
  
  3 创设家庭小实验,推进环保教育
  
  家庭小实验是化学实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历来没有被人们重视,特别是在新的课程标准下,课外活动和自主探究尤其重要。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自主实验的能力,也要从中推进加强学生的环保教育。教师应针对教材,不间断地创设家庭小实验。比如,笔者就当地水污染的情况,组织布置学生回去测定水源的酸碱度,了解主要的污染物,探究水污染的原因以及如何净化水源等。再如:如何帮辛劳的妈妈除去冰箱中的异味?(市场上买一些木炭用纸包住放入冰箱1~2周后观察。)通过这些活动,不仅增强和提高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人类对水资源、空气的污染等,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减少对水资源、空气的污染。
  总之,利用化学教学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有着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优越条件。中学化学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优越性,努力培养学生牢固地树立环境保护的理念,从我做起,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保护好人类生存的家园。■
  
  参考文献
  [1]徐春放,刘义杰.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J].化学教育,1999(2)
  [2]张魁柱,郭海鹰,刑振清.实验改进与环保意识[J].化学教育,1999(2)
  [3]周志华.生活・社会・化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作者单位:江苏省吴江市黎里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422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