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试论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语文教师肩负着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责任。本文以语文教材为立足点,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课外活动为突破口,阐述了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
   关键词:语文;传统文化;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我们获得力量和智慧的主要来源。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我们民族精神的象征。中国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现状是学生阅读文言文、古诗文能力较差,教师注重知识的传授和积累,忽视情感上的熏陶和创新,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不够,缺乏民族文化意识,传统文化的传播途径被阻碍甚至被阻断,传统文化受到多元文化的强烈冲击,没有认清语文学科性质,缺乏民族文化保护意识,应试教育的功利性误导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如何才能更好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做简单的介绍。
   一、中国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必要性
   1.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中学生是长身体和长知识的重要时期,初中生便是关键时期,是人生心理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个时期,随着身体的发育和智力的发展,他们的个性逐渐形成。个性心理如动机兴趣、信念等个性意识倾向和能力、性格等个性心理特征也表现的很突出。利用教材中那些蕴涵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篇章如诚挚的朋友之情,浓厚的爱国情怀和感人至亲的亲情进行教学,把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自然而然地传授给学生,引导他们的心理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可以帮助学生发展道德情感和建立健全人格,从而引导他们建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2.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如今的初中生普遍表现出能力还可以,但社会责任感和工作责任感不够,素质不怎么高,很多时候对于人、事表现出冷漠的心理,甚至是文化素質还可以,道德素质却不够,集体主义观念差,甚至没有这一观念,缺乏无私奉献精神,很多家庭中父母溺爱孩子,对其娇生惯养,孩子慢慢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不管别人的自私行为,自私自利一个人享受才是最好的。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学的渗透,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观、集体主义观,养成积极主动的精神意识,这样,初中生才能更好更快地适应社会的发展,才能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3.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需要。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可以积极推动社会的进步,促进民族的繁荣昌盛,然而当今的初中生不重视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对其持一种可有可无的态度,甚至对我们的传统文化产生一种抵触的心理。如果没有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就不会有今天的华夏璀璨文明,初中语文对于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是一个很好的途径,是一种传播传统文化的媒介,因此,在初中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十分必要的。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教学的策略
   1.对教材资源进行深入挖掘,从而渗透传统文化。要将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融入初中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我们的语文老师在上课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去感受作者的思想内涵和精神世界,去品位不同时代人们的思想给人的影响。因此,我们的语文老师不仅要专业知识扎实,还要知识渊博,这样才能讲得精、透彻,学生才能从中学到知识,才能理解其话语文化的意义 。
   2.营造语文课堂文化氛围,加强人文精神的熏陶。在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通过营造文化氛围的方式,加强对学生人文精神的熏陶。以语文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加强学生在“听”、“说”、“读”、“写”方面的能力,引导学生听名家对古诗词、文言文篇目的朗诵,老师在教学生学习古诗词、文言文之后能够引导他们写一些律诗、绝句方面的古诗,或者会作诗作词,会写几句文言文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走进文章。这样学生才有话可说,如在讲《归园田居》时,引导学生体会陶渊明的隐生活和李白的归隐所体现出的心态的不同,激发学生比较不同之处,学生可以根据已学知识,展开讨论,有话可说。
   3.阅读国学经典,开展名篇的拓展教学。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教材中的课文进行重点分析,将这些经典内容作为切入点,然后以点带面,引导学生去阅读原著、了解原著内容,熟读原著,当然,每个学生根据情况进行“精读”与“略读”的选择,组织学生对名篇、名著进行探讨,进行探究性的专题学习。像我们儒家的厚德载物、仁爱诚信、尊师重道,我们应该好好的读一下《论语》,道家的无为而治、淡泊名利、逍遥自在、虚怀若谷,这对于全民族整体的人文素质的提升也是有所裨益的,这样学生就可以更好地理解我们优秀的文化传统。
   4.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只顾单纯的知识讲授,而要从整体着眼,根据我们语文教学设计中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来设计教学,注重人文素养的培养,让学生在获得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知识的同时,吸收其精神内涵,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并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付诸实践。在教学时,方法一定要灵活得当,一定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课堂要充满活力,老师可以借助音乐、影视、幻灯片和美术等多种多媒体来营造良好氛围,从而吸引学生的目光,引起学生的兴趣。
   总之,我们应该努力弘扬我们的传统文化,培育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让全体人民永远都保持着奋进激昂的精神状态,让我们的学生在思想、精神等方面受到前辈先进思想的洗礼,让他们感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不仅要让他们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还要教他们学会如何做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7052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