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怎样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所谓教书育人,就意味着教师除了教给学生知识外,还应该教会他们怎样做人,注重对其进行道德教育。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也不能忽视道德教育的渗透,力求做到文化教育与道德教育并重,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教师必须在不断的实践中探索更加行之有效的措施,促进德育教育的有效进行,努力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其正确的价值观,为将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初中语文  德育教育  实施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2.145
   教育素质的提高不仅仅体现在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还充分体现在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上,这就需要学校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必须把握心理德育教育的教育尺度,有效地将德育教育运用到教学中去,基于初中语文学科的特点,我们將从该门课程出发,探索我们应该如何在初中语文教育中渗透心理德育教育,做到一箭双雕,为学生思想道德意识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初中语文中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
   作为一个初中生,学校应该对其进行哪方面的德育教育,以帮助其更好地理解所谓的心理德育教育,满足其知识需求,又能使他们充分理解呢?下面是一些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科学思想教育
   爱国主义是进行思想教育最主要的一部分,是一切思想教育的基础,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文章都透露着爱国主义情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这一德育资源,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培养学生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为将来复兴中华做出贡献。在这个过程中,正确思想的形成也有利于学生在初级阶段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
   (二)培养学生热爱汉语言文字和中华文化的思想感情
   中华文化具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在历史长河中,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精华,作为中华民族的骄傲,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其字形不仅带给我们丰富的想象力,其创造性也是非常强的,而以汉字语言为载体的中华文化更是博大精深,是我们生存的精神基础,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汉字的美感,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并在这个过程中产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三)利用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初中语文课本中也有很多用来描述亲情的文章,比如,《爸爸的花儿落了》《背影》等等,这些文章除了优美的语言,恰当的描写外,更重要的是其中包含的对父母的感恩,对父母的爱,老师可借此机会让学生认真地去感受自己父母对自己的爱,去理解自己的父母,并以合适的方式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感恩之心。
   二、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
   (一)在课外阅读中渗透德育教育
   语文的学习更多的讲究的是课外的积累,广泛的知识来源于学生的课外阅读,那么,对于课外阅读的选择也是会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积极的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课外阅读,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性格特征,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教师并可以适当的推荐一些适合学生的读物进行阅读,在课外学习中受到思想熏陶。
   (二)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课堂是老师与学生交流的主要场所,是师生进行对话的平台,要想在语文教育中渗透心理德育教育,就必须好好的利用课堂的时间,将渗透教育贯穿课堂始终,老师通过可行方式让学生能够深入到文章,深刻领会课文的内涵,并为学生创造一定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的去感知,这种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是非常有效的。
   (三)在写作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语文考察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多种多样的,而写作占比是很大的一部分,写作是反映学生思想状况的重要部分,集中体现着学生的价值观和思想状态,并能够表达学生一定的情感。教师通过对学生写作的训练、点评,能够给予学生正确的思想暗示,在此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内容,化无形为有形,并能够很好的与学生进行思想方面的交流,使老师更好的了解学生的状况,从而收到很好的德育效果。
   三、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一)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要潜移默化
   语文教育最主要的目标还是对于文化知识的教育,传授文化知识,德育教育应该只是借助于语文教育的形式,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进行潜移默化的渗透,不能过于直接,只有在潜移默化中,学生才更可能去接受,从而达到想要的效果。
   (二)德育教育应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生理和心理都有着极其微妙的变化,有其独有的心理活动特征,这就需要在德育过程中要选择适当的内容和方式,联系生活与实践,充分了解学生的特殊需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促进其良好品质的培养。
   (三)语文教学中要讲究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德育教育也需要学生的实际参与,这就需要学生积极投身于德育建设中去,积极参加德育培养活动,从而产生应有的实效性。
   四、结语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同时也是向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径,尤其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学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有很多适合进行德育教育的内容,通过语文教学,在增强学生知识能力的同时,也可以有效地使学生得到很好的德育教育。
  参考文献
   [1]张丽.浅谈初中语文教学怎样通过阅读渗透德育教育[J].无线音乐·教育前沿,2015,(3):64-65.
   [2]王丽.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J].科学中国人,2017,0(5X).
   [3]胡春成.浅谈审美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意义及运用[J].教育界:综合教育研究(上),2016,0(12).
   [4]宋树生.浅谈微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中国人,2017,0(7Z).
   [5]田艳菊.浅谈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J].学周刊,2016,(4):112-11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7328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