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借助信息技术提高初中数学作业批改效率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信息技术的有效引入直接改变了教师、学生交流信息的常规方式,拓展了师生交流合作的范围,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足够的机会与老师沟通。由此,初中数学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组织作业批改教学,尽量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及时在作业辅导与纠错活动中提高自己的数学水平,促使自身在数学学习中实现更好的发展与成长。本文将从以信息技术及时辅导学生、以信息技术关注学生个性需求两个角度,分析初中数学教师应如何借助信息技术提高作业批改效率。
【关键词】初中数学;作业批改;信息技术;效率提升
在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初中数学教师在师生关系、教学方法、教学媒体、课程资源等各个角度展开了实践探索,稳步提高了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但是,数学作业作为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帮助学生查漏补缺的重要内容,却一直都是初中数学实施课程改革的盲区,影响了初中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有效提升。其中,作业批改是教师针对学生在数学作业中出现的错误与问题展开的教师辅导活动,有效的作业批改可以及时弥补学生知识漏洞,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因此,为了全面优化初中数学课程改革結构,教师应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保证作业批改的及时性与针对性,促使每一个初中生都能在作业练习中获得发展。
一、以信息技术及时辅导学生
初中数学教师几乎每一天都会根据当日的数学知识布置数学作业,要求学生及时通过数学作业检测个人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然而,作业批改活动最有效的时间是学生刚刚做完作业的时候,但是初中数学教师受到课时限制很难及时进行作业批改。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中的通信软件,通过线上沟通,汇总本班学生在数学作业中遇到的难题,认真分析每个学生在解题时出现的问题,进而展开纠错指导,保证作业批改的及时性。
就如:在“合并同类项”一课教学中,笔者便以选择题、填空题与计算题设计了本课数学作业,全面考查了本班学生对合并同类项知识的认识程度,检测了学生的知识疑问与优势。为了及时获取作业反馈信息,笔者要求学生在写完作业之后利用手机的拍摄功能拍下自己的作业练习结果,而笔者会及时批改,汇总本班学生出现的作业难题。通过观察可以发现,初中生在判断同类项以及准确合并同类项时出现了一些问题,这就说明学生对同类项这一数学概念与运算法则的了解不够透彻,还需笔者进一步辅导与纠错指正。于是,笔者便利用QQ群展示了本班学生在数学作业中犯下的解题错误,鼓励学生自主对比,从而就此辅导了学生作业。除了这种作业辅导方式之外,笔者还会利用信息技术来布置电子化数学作业,即利用Flash软件创建数学作业题库,要求学生在电脑上完成作业练习。这种电子化作业教学方式更便于笔者及时获取学生作业信息反馈,还能使笔者利用Flash软件的信息编辑功能分析作业信息,写下修改建议,然后由学生利用批改信息反馈及时纠正错题。
二、以信息技术关注学生个性需求
每一个初中生的智力发育水平与数学学习情感都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进而导致学生在数学作业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通常情况下,初中数学教师会在习题课上解析学生出现的共性错误,然后留出少部分时间允许学生举手提问,教师再帮助学生解决个性问题。但是,课堂时间毕竟是十分有限的,很难满足每一个初中生的作业批改需求。于是,便有一部分表现较为消极的学生无法及时解决个人知识疑问。而信息技术突破了师生沟通的时空限制,只要学生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展示自己的解题障碍,教师便可及时纠正辅导。因此,以信息技术组织数学作业辅导,能够最大可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保证数学作业批改活动真正面对每一个初中生。
就如:在“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一课教学中,笔者为本班学生设计了以一元一次方程为主题的应用题,鼓励学生自主建立方程等式求解问题。在本轮数学练习中,笔者在习题课上讲述了本班学生在数学作业中出现的共性问题,然后鼓励依然存有疑问的学生在课后利用信息技术向笔者发送疑问请求,笔者会尽可能及时回复学生,帮助学生解答知识疑问。比如:我班有一名学生的应用题理解能力较差,不能根据应用题题意建立一元一次方程等式。于是,笔者便引导学生重新回顾了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与推理过程,然后再结合具体的应用题引导学生从题意中提炼出未知数与已知数的等量关系式,帮助学生解答了个人疑问。还有一名学生在解答一元一次方程解的时候出现了许多错误,而笔者也借此汇总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常规解法,规范了学生的解题思维。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初中数学学科教学的辅助教学工具之一,教师应该主动利用信息技术的便捷性与即时性组织数学作业辅导活动,促使初中生在及时的作业讲解与批改反馈信息中灵活调整个人学习计划,切实提高数学作业批改效率,为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罗金香.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初中数学作业批改效率[J].中学数学,2018(22):61-62
[2]刘春玲.有效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初中数学作业批改效率[J].中国校外教育,2017(06):16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7480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