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理念下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新课改进程的加快,社会更加重视素质教育,面对新课改所提出的一系列要求,对于初中语文教师来说责任重大。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虽然在日常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整個教学过程中发现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尤其是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许多教师教师还是无法摆脱传统应试教育的束缚,从而导致了教学的功利化与表面化,由此,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应运而生——生本理念。
【关键词】生本教育;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目标就是构建出高效的语文课堂。在整个课堂构建过程中教师应确保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以尊重,在教学过程中切实贯彻生本教育理念,应适当规避传统教育理念中所存在的短板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将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有机结合起来,教师的主要作用便是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积极地调动起来,有效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将时间还给学生,并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感到快乐。
一、突出学生主体地位,高效开展日常教学
贯彻生本理念的主要目的是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通过学生自身的思考,对所学内容进行深度探究。课程结束后,使学生能将所学内容进行自由表述。在学生结束发言时,教师再对学生进行深度提问,将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此举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所学知识,同时还可以实现学生内在知识转化。比如,教师在教授《塞翁失马》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先挑选学生进行课文翻译,此举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真正含义。随后,教师继续对学生进行提问,通过对本篇课文的翻译可以让学生理解了哪些道理,通过逐步深入地提问,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加深刻,进而理解本篇课文所蕴含的例如福祸相依的道理。最后教师可以对学生不同的观点进行总结。每个学生都有潜力,教师可以运用逐步递进的方式进行教学目标的创设,在加深学生探究能力的基础上,逐步提升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开展小组合作的探究模式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普遍运用的教学方式便是小组讨论,小组讨论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学生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可以自由表达自己对所学知识的感悟,通过这种集思广益的方式将课堂教学的效果达到最大化,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间形成良好的竞争关系。教师作为学生思想的引领者及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应积极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一般则是扮作知识的传播者,但随着生本理念的不断贯彻,将学生放在教学主体地位显得尤为迫切,小组讨论的教学模式极大影响着学生能力的发展。比如,教师在进行《愚公移山》这篇课文的教学时,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小组间对课文大意进行简单沟通,并梳理课文脉络,最后进行分段朗读。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问题: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经过小组讨论后,学生之间的答案也是不尽相同的,但通过学生彼此间的集思广益,互相吸收彼此的观点,长此以往,班级便会演化为若干个优秀的小组,此举不仅可以发挥出小组讨论的优势,更能使学生在相互讨论中各取所长、各补所短。
三、重视生活化教学,做到学以致用
设置语文课程的目的便是使学生具有工具性理解能力及人文性感悟能力,语文这一学科不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存在着诸多联系,其蕴涵的人文精神可以培养学生对感性世界的理解能力,使学生的人文素质不断提高。所以,随着生本理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不断贯彻,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将语文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机结合,进而使得学生真正理解学以致用,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逐渐加强对语文知识的应用。努力将学生语文学习的切入点准确落在日常生活中,使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比如,教师在进行《白杨礼赞》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首先引导学生理解“敬业”与“乐业”等词语,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与自己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始终保持乐业与敬业的态度,最终完成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
四、结束语
总之,生本理念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思想,并且生本理念的切实贯彻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每一位语文教师为此付出艰辛的努力与探索,制定出既充分体现生本理念,又切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策略,进而使语文课堂变得更加活力四射。
【参考文献】
[1]苏发海.初中语文“生本课堂”的建构途径探索[J].新课程(中),2015(11)
[2]赵玉芳.如何构建生本理念下的高效课堂[J].新课程学习(上),2015(0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7492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