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素质教育的中小学教育管理机制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近几年来,我国教育部门正在不断地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对中小学教育来说,其作为基础性教育,应该将素质教育深入到日常教学中来,创新教育管理机制,因材施教,为广大中小学学生提供一个更为轻松、高效的教育环境。虽然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我国的中小学教育管理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依然存在诸多不足。尝试研究中小学教育管理机制,希望能够为广大教师同仁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素质教育;中小学;管理机制
所谓教育管理机制,主要是指国家按照有关法律条例制定出来的一种管理教育机构的体系。目前,随着新课改的持续深化,全国各地中小学都在现实情况下努力提升教学质量,但是在新课改的过程中,只有始终坚持素质教育,推进中小学教育管理体制创新,才能够更好地达到教育的目的。对中小学教育来说,其不仅是整体教育体系的基础,也是一个民族素质形成的基础,所以相关教师必须对其加以重视。
一、中小学教育管理机制的现状
在现实情况中,很多教师过于注重应试教育,忽视了中小学教育管理机制的问题。对中小学教育管理机制来说,其是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集中体现,需要教师合理构建,进而促进学生自我人格的完善,提升其思想境界。而在现实情况中,广大教师往往只是以教学工作量的完成为主,既忽略了教学质量,又减少了素质教育的效果。长此以往,教师会扭曲教学态度,而学生也会失去学习兴趣,这与素质教育目标相违背。如果不能够对这一问题进行有效解决,那么学生未来的发展势必会有所缺失。
二、基于素质教育的中小学教育管理机制的完善
1.构建量化管理体系
基于素质教育角度,想要对中小学教育管理机制进行完善,就必须对量化管理体系进行构建。作为中小学教育管理中的一种重要方式,量化管理主要以量化为方式,以数字为形式,对管理对象实施管理的职能,是一种科学规范的学校管理。对量化管理体系进行构建,面向的是所有学生,而不是部分“精英”学生。所以,这一工作的难点主要在于平时表现一般的、教师不够重视的学生群体。这要求学校必须立足于现实,针对不同的性格个体,有目的性地对其体系指标进行分别设计。
对中小学校来说,想要构建量化管理体系,就必须在学校内树立量化管理体系构建的意识,只有树立量化管理体系构建意识,才能够更好地进行量化管理体系构建。具体的方法需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例如,中小学的教师可以深入对学生进行调查,充分加强对学生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对个人学习计划进行制定,并督促其定期进行自我检查,这是一种无形但却并不严格的约束,其整体约束的过程完全掌握在学生自己手中,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计划进度进行调整。这种需要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监督的计划可以在现实情况下较好地对学生的主体意识进行提升,从而对学生自觉学习的热情进行激发,间接构建管理体系。
除了学习之外,教师应该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各类班级活动中,让学生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记录,完成自我评价。当中小学校的各个班级都具备了较为宽松的管理环境,量化管理体系也基本能够得到构建,中小学教育管理机制也能够得到完善[1]。
2.推广“以人为本”理念,加强自主管理
在中小学教育管理机制中推广“以人为本”理念是将“人”这一主体作为根本的出发点。中小学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与需求,将学生需求作为整个教学机制改革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对学生来说,良好的班级氛围能够直接提升其自主管理能力,其在现实情况下,不仅可以直接对学生积极向上的性格进行培养,更能够对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意识进行激发。然而,我国大多数中小学校都过于注重学生的成绩,而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素质培养,一再地对学生进行约束管理,最终形成了压抑的班级氛围。
对教师来说,其必须有目的性地对学生进行分别管理,依据成绩进行划分,成绩好的学生,教师应该鼓励其多帮助成绩一般的学生,而成绩一般的学生,则可以发挥自身的其他优点,例如思维活跃、交际能力强、动手能力强等,加强与其他学生的合作。
除了按照成绩进行划分之外,还可以通过学生的性格进行划分,内向的学生及外向的学生,其在表现欲望方面不可能相同。所以,学校教师需要激发人人参与的思想,适当推行自主管理,适当降低对学生的教育期望值。同时,教师还要遵循新时代教学的原理,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参与,使不同性格的学生都能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中产生成就感。
中小学校教师还可以将班级事务分配到各个同学身上,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发挥自身的主体地位,调动全班学生自主管理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当家作主的意识。只有如此,才能夠对中小学教育管理机制进行完善[2]。
综上所述,对于中小学教育来说,其不仅是整体教育体系的基础,同时也是一个民族素质形成的基础,所以相关教师必须对其加以重视。
参考文献:
[1]林金国.基于素质教育的中小学教育管理机制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6(15):422.
[2]孟宪彬.九年一贯制学校组织效能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6.
编辑 张佳琪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158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