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对外汉语教学中多义语素分类分级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将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多义语素作为研究对象,以其中的“风(fēnɡ)”、“想(xiǎnɡ)”为例,对大纲和教材中处理多义语素义项的方式进行了考察,并结合教学实际,提出多义语素义项分类分级的操作方法。希望本文的探讨,能为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对外汉语;多义语素;分类;分级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23-0214-02
  一、多义语素义项问题的出现
  多义现象是留学生在汉语学习的入门阶段就会遇到的问题,根据我们的统计,在《汉语国际教育用音节汉字词汇等级划分》“最低入门等级音节、汉字、词汇表”的505个词语中,约有49.7%的词为多义词,同时,构词语素的多义性问题非常突出,505个词语的312个构词语素中,约有81.7%为多义语素。由于语素作为构词单位,既可以构成单音节词直接进入句法,又可以作为构词成分构成多音节词后进入句法,它像桥梁一样,连接着单音节词和多音节词,同时,多义语素的多个义项会伴随留学生汉语词汇学习的整个过程,因此,语素的多义性对学生理解和掌握词义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而如何正确有效地进行多义语素的教学就成为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二、大纲和教材中多义语素义项处理方式考查
  目前,多数教学大纲在等级词汇表中都会标注词语的词性,但一般都不标注词语的具体义项,由此带来的问题是,大纲使用者需要自己对词语的义项进行筛选,不同使用者的经验和视角不同,筛选出的义项也不同。反映在教材编写中,一方面,同一水平的不同教材在词语义项的选择上差异较大。比如,在三套初级阶段综合教材中,其中两套教材,语素“风(fēnɡ)”第一次出现时都是携带义项“跟地面大致平行的空气流动的现象,是由于气压分布不均匀而产生的”构成单音节名词“风”;而第三套教材,语素“风(fēnɡ)”第一次出现时是携带义项“景象”构成双音节名词“风景”,而单音节名词“风”第一次出现在该套教材中是中级阶段。另一方面,由于多数教材是以词形统计词汇量,教材生词表中,一般不再出现携带新义项的语素所构词语,比如,在一套教材中,由语素“想(xiǎnɡ)”所构动词“想”第一次出现时意义为“希望,打算”(我想买一本《汉英词典》),教材将其列为生词,但当动词“想”第二次出现时意义为“怀念、想念”(想家了),教材中却不再将其列为生词。
  三、语素义项分类分级研究
  语素既可以构成单音节词语,又可以构成多音节词语,它通过语素义将所构词语聚合在一个完整的词义系统中,同时,语素义和词义之间联系紧密,也使通过语素义项理解词义成为可能。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留学生需要逐步掌握词语的不同意义,因此,对语素义项进行分类分级,利于学生系统学习汉语词汇。
  对语素义项进行分级,可以通过义项使用频率完成,但目前还没有成熟全面的留学生语素义项使用频率数据库,因此,我们需要结合留学生实际活动中的交际话题来完成。以多义语素“风(fēnɡ)”为例,其所构名词“风”常出现在“天气季节”类话题中,而所构名词“风景”常出现在“交通出行”類话题当中,留学生接触前一话题的时间一般要早于后一话题,因此,对多义语素“风(fēnɡ)”进行义项分级时,义项“跟地面大致平行的空气流动的现象,是由于气压分布不均匀而产生的”的等级应早于义项“景象”。
  再比如,语素“想(xiǎnɡ)”所构动词“想”的诸多义项中,义项“希望,打算”最早出现在“购物就餐”、“人际交往”等初级阶段话题表达中,因此这一义项的分级也应该是最靠前的。
  由于词义具有系统性,如果只是对多义语素的全部义项进行分级,而后按级别教授语素携带不同义项所构词语,又可能会导致语素的各个意义在留学生头脑中零散地储存,破坏了词义的系统性,因此,还需要对语素各义项进行梳理,明确它们之间的远近关系,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引导学生进行意义关联,以利于他们更深入地汉语学习。
  比如,多义语素“风(fēnɡ)”,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中的标注,它所携带的义项有11个,分别为:(1)跟地面大致平行的空气流动的现象,是由于气压分布不均匀而产生的;(2)借助风力吹(使东西干燥或纯净);(3)借风力吹干的;(4)像风那样快;(5)风气、风俗;(6)景象;(7)态度、姿态;(8)(~儿)风声、消息;(9)传说的,没有确实根据的;(10)指民歌;(11)中医指一种致病的重要因素(六淫之一)或某些疾病。我们查阅《说文解字》,其中对“风”的释义为:“风,八风也。东方曰明庶风;东南曰清明风;南方曰景风;西南曰凉风;西方曰闾阖风;西北曰不周风;北方曰广莫风;东北曰融风。风动虫生,故虫八日而化。从虫,凡声。”可见,义项(1)是语素“风(fēnɡ)”的本义,而其他义项按照不同的语义关系大致可以分为三组:第一组,义项(4)、(8)、(9),这3个义项都与自然风具有流动性这一特点相关,其中义项(4)侧重空气流动的速度,义项(8)、(9)侧重空气流动的扩散性。第二组,义项(5)、(6)、(7)、(10)、(11),这5个义项与空气流经的不同地域所涉现象相关,其中义项(6)侧重流经地域的自然现象;义项(5)、(10)侧重流经地域的社会现象;义项(7)、(11)侧重流经地域的个人现象。第三组,义项(2)、(3),这组义项与自然风力有关,都是指借助风力吹。以上三个义项组,每组内各义项间意义联系相对紧密,组与组的义项之间意义联系相对松散。
  经过以上分析,再教学由语素“风(fēnɡ)”所构不同词语时,就可以有意识地引导留学生对这些词语在分级的基础上进行分类记忆,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比如,学生已经学习过名词“风”,后续再出现词语“风险”、“风味”等,教师就可以引导他们对两词中“风(fēnɡ)”的意义进行联想和思考,尝试自己猜测词义。
  再比如,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中的标注,多义语素“想(xiǎnɡ)”所携带的义项共有6个,分别为:(1)开动脑筋,思索;(2)推测,认为;(3)希望,打算;(4)怀念、想念;(5)回忆,回想;(6)记住。《说文解字·心部》中有“想,冀思也”,“想”的本义是指因希望而思,即义项(3),而其他几个义项也都与“思”义紧密联系,如义项(4)、(5)是对过去的“思”;义项(1)、(2)对现在的“思”;义项(6)是对将来的“思”。按照这样的方式对以上义项进行分类后,在教学时,就可以引导学生从已知义项联想、推测新义项,培养他们举一反三的能力。
  四、总结
  对外汉语教学中对多义语素进行义项分类分级探讨,一方面,可以避免同一汉字形体下,携带多个意义的词语因为义项分级不清晰对教学产生干扰,明确留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所应掌握的词义分别是什么;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构词语素携带义项间的意义关系引导和帮助留学生加深对词义系统的理解,完成对新词义的理解和掌握,使汉语词汇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注释:
  (1)文中所举教材只为说明问题,并非比较不同教材优劣,故不列出教材的具体名称。
  (2)这里排除了作为姓氏的特殊义项。
  参考文献:
  [1]国家汉办、教育部社科司《汉语国际教育用音节汉字词汇等级划分》课题组.汉语国际教育用音节汉字词汇等级划分(国家标准·应用解读本)[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0.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3]曹先擢,苏培成.汉字形义分析字典[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402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