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中厚朴的量效解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厚朴是非传统医学中具有多种功效的临床常用药物,如何更好地运用它的疗效一直是医者的追求。通过解读《伤寒杂病论》中含有厚朴的方剂的方法,对厚朴不同用量时的功效进行探索,发现厚朴的功效在用量方面与剂量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对临床用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经方;厚朴;术数;量效
中图分类号:R9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28-0059-02
厚朴,为木兰科植物厚朴或凹叶厚朴的干燥干皮、枝皮或根皮,是我国重要的常用传统中药。东汉时期,现存最早的本草学专著《神农本草经》记载厚朴:“味苦,温。主治中风,伤寒,头痛,寒热,惊悸,气血痹,死肌,去三虫。”[1]在《中药学》教材[2]中,厚朴被列入了化湿药中,其性味辛苦温,归脾胃肺大肠经,功效燥湿消痰、下气除满,临床主要用于湿浊中阻证、胃肠气滞证及肺气壅逆喘咳证。在《伤寒论》中,厚朴入6方次,《金匮要略》中入11方次,整部《伤寒杂病论》中,有厚朴组方的方剂合计13方,用量也不尽相同,通过穷举法将其用量做了归类,发现有三分、二两、三两、四两、五两、半斤(八两)、一尺之别,其功效会因用量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一、三分厚朴:疏肝调气
在《伤寒杂病论》中厚朴用三分的方剂仅鳖甲煎丸一方。《金匮要略·疟病脉证并治第四》第2条:“病疟,以月一日发,当以十五日愈;设不差,当月尽解;如其不差,当如何?师曰:此结为癥瘕,名曰疟母,急治之下,宜鳖甲煎丸。”
疟疾病久,发为癥瘕。癥瘕,为腹中结块的统称。癥是血积,而瘕是气聚。癥要活血化瘀、软坚散结,而聚则从疏理气机着手即可。除厚朴是发挥疏理气机的功效外,其他均为活血化瘀,软坚散结药。《尚书大传·五行传》有“天三生木,地八成之”的记载,“三”为木的生数,肝在五行中属木。瘕病情轻浅,用量无需太大,方中三分厚朴发挥疏理肝气,调畅气机作用。
二、二两厚朴:降气平喘
在《伤寒杂病论》中厚朴用二两的方剂有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和小承气汤2方。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出自《伤寒论》第18条:“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伤寒论》第43条:“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
此症系太阳病下之后,在表之邪气稍稍入里,肺气上逆所致,应降肺气以平喘,张仲景选用了厚朴,以二两与之。《尚书大传·五行传》“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即“二”为火的生数,火克金,肺气得降则喘自平。仲景用二两厚朴降肺气,也助杏仁平喘。
小承气汤由大黄四两,厚朴二两,枳实三枚组成。《伤寒论》第208条:“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至大泄下。”《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并治第十七》第18条:“下利谵语,有燥屎也,小承气汤主之。”小承气汤重在通便,“微和胃气,勿令至大泄下”决定此方中药物的用量不宜过大,仲景选用二两厚朴与枳实为伍,降气助大黄通便。
当患者出现因外邪侵袭致肺气不利而喘时,可与二两厚朴降气助杏仁平喘;或者当患者出现胃气不和、腹满、大便不通且症状较轻时,可与二两厚朴降气,并配伍枳实助大黄通便,仲景选用二两厚朴主要功效为降气。
三、三两厚朴:燥湿祛痰
在《傷寒杂病论》中,厚朴用三两的方剂仅有半夏厚朴汤一方。半夏厚朴汤出自《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并治第二十二》第5条:“妇人咽中如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
“炙脔”,常用以比喻堵塞咽喉中的痰涎,吐之不出,吞之不下,也称“梅核气”,治宜行气散结,降逆化痰。《尚书大传·五行传》提到“天三生木,地八成之”,“三”为木的生数,木生火,《素问·五运行大论》提到“火以温之”、“风以动之”、“燥以干之”,湿祛而痰自消。故三两厚朴的功效重在燥湿。
四、四两厚朴:消胀除满
在《伤寒杂病论》中,厚朴用四两的方剂有栀子厚朴汤和枳实薤白桂枝汤2方。栀子厚朴汤出自《伤寒论》第79条:“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厚朴汤主之。”组方为:栀子擘十四个,厚朴四两,枳实四枚。此方旨在用四两厚朴助枳实除胀满,并用栀子除烦。《尚书大传·五行传》:“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四”为金的生数,肺主气司呼吸,气畅则满自消。
《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第九》第5条:“胸痹心中痞,留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组方为:枳实四枚,厚朴四两,薤白半升,桂枝一两,瓜蒌一枚。因胸阳不振,痰浊中阻,气结于胸,治当通阳散结,祛痰下气。同栀子厚朴汤,仲景也用四两厚朴治胸中气结之胀满。
当患者出现胸满气滞的症状时,仲景均选择了四两厚朴,且均与枳实为伍,故用四两厚朴为上焦(胸部)消胀除满。
五、五两厚朴:降气燥湿
在《伤寒杂病论》中,厚朴用五两的方剂仅有厚朴麻黄汤一方。厚朴麻黄汤出自《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第七》第10条:“咳而脉浮者,厚朴麻黄汤主之。”组方为:厚朴五两,麻黄四两,石膏鸡子大,杏仁半斤,半夏半升,干姜二两,细辛二两,小麦一升,五味子半升。
此症以咳嗽喘逆明显,风寒水饮兼肺胃热,当是哮喘重症。哮喘专主于痰,治宜清肺化痰。[3]仲景选用了五两厚朴,《尚书大传·五行传》“天五生土,地十成之”,即“五”为土的生数。土生金,五两厚朴助清肃肺气;土克水,水聚成痰,水去则痰自消,故五两厚朴还有助于燥湿。同时,五两厚朴还具有二两厚朴和三两厚朴的功效,即五两厚朴的功效为降气、燥湿。
六、八两厚朴:诸功皆俱
在整部《伤寒杂病论》中,厚朴用量半斤(八两)的方剂包括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大承气汤、厚朴三物汤和厚朴七物汤4方。《伤寒论》第66条:“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组方为:厚朴半斤,半夏半斤,甘草二两,人参一两,生姜半斤。 此证病机为脾虚腹胀,治宜补脾除胀。《尚书大传·五行传》“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八”为木的成数,木气上升、发散,故八两厚朴有除胀的功效。木的成数代表满,断出此时症状之重,配人参以成数治虚胀重症。木克土,木也能守土,八两厚朴还能守孱弱之中气。
《伤寒论》第208条:“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鞕也,大承气汤主之。”组方为:大黄四两,厚朴半斤,枳实五枚,芒硝三合。此证病机为阳明腑实,以脉迟,汗出不恶寒,腹满而喘,潮热,大便秘结为主症。“八”为木的成数,木能发散,可消除腹满,厚朴三物汤、厚朴七物汤亦然。
张仲景用八两厚朴,作用于中焦腹部,消除腹满。四两和八两均有除三焦满的功效,只是作用部位不同,体现“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
七、一尺厚朴:除满峻剂
在《伤寒杂病论》中,厚朴用量一尺的方剂有麻子仁丸和厚朴大黄汤2方。麻子仁丸一方由麻子仁二升,芍药半斤,枳实半斤,大黄一斤,厚朴一尺,杏仁一升组成。《伤寒论》第247条:“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博,大便则鞕,其为脾约,麻子仁丸主之。”基本病机:胃热强盛,脾阴不足,治宜滋脾阴、清胃热。方中麻子仁、芍药、杏仁滋脾阴,大黄、枳实、厚朴泻热去实,消积导滞。此方中厚朴的用量为一尺,《尚书大传·五行传》“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一”为水的生数,对比前方用量已是极量。厚朴本属辛散之药,极量之时,物极而反,配以水的生数,反助于通便;水生木,木气升发,亦能行气消满。厚朴大黄汤也是如此。
当存在大便秘结症状的时候,仲景选用一尺厚朴,与大黄、枳实为伍,断出张仲景运用一尺厚朴行气消满导滞。
“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例如,小承气汤、厚朴三物汤和厚朴大黄汤,三方药物组成完全相同,但由于药物用量不同,所治的病证亦异。《伤寒杂病论》中厚朴不同用量的功效:二两厚朴主降肺气以平喘或降气助通便;三两厚朴主燥湿;四两厚朴主消上焦胸中气结胀满;五两厚朴主除胸满,化痰降气;八两或一尺厚朴主消中焦腹满。在学习《伤寒杂病论》的过程中,应做到准确把握其剂量,与此同时,更应将方剂药物间的比例用量牢记于心,在临床中运用自如,提高疗效。
参考文献:
[1]魏·吴普,等,述.尚志均,校点.神农本草经[M].芜湖:皖南医学院科研处印制,1981:89.
[2]钟赣生.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186-187.
[3]王強,孙增涛,封继宏,刘恩顺,刘健.哮喘急性发作期中医辨证治疗方案推广应用及评价[J].辽宁中医杂志,2013,40(09):1755-175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487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