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MOOC资源在野外地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野外地质实践教学作为地学类专业本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学生巩固专业基础、培养地学思维和锻炼实践技能的必由途径。随着新技术对传统地学专业的改造和“互联网+教育”的蓬勃发展,高校地学人才的培养目标更加侧重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应对这一转变中逐渐突显不足。本文针对秭归野外地质实习中教师学科背景有差异及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分析探讨MOOC资源的引入如何在提升秭归地质教学质量中发挥重大作用。
  关键词:MOOC;秭归;地质实习;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32-0028-02
  一、前言
  地学专业特色显著,实践性强,理论知识复杂抽象,学生必须结合野外实际观察,才能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各高校地学专业人才培养中都将野外地质实习作为至关重要的环节。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发展,地质工作面临全新形势和任务,学生的培养目标也随之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学生将从事与专业相关的科学研究或者更广阔的科技或社会服务[1]。因此,野外地质教学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既让学生能将地质知识融会贯通深刻理解,熟练掌握地质工作技能,又要养成独立的科学思维,这对野外地质实习的课程设计和指导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MOOC作为一种大型在线视频课程,以其强大的开放共享特点受到教学工作者的青睐,对推动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探索新型教学方法有重要意义。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三峡秭归产学研基地于2006年正式开展野外实践教学工作。该基地不管在占地面积、建设规模,还是教学与科研仪器设备方面,远超其他国内多数高校的野外地学实践教学基地[2]。为进一步完善基地的实践教学资源体系,提升基地的育人功能,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实施了本科教学工程项目,进行秭归野外地学实践教学MOOC资源建设。本文将结合实际野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MOOC如何在实践教学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保障和提升教学效果开展分析讨论。
  二、秭归野外地质实习现状分析
  (一)新旧知识融合,学生任务较重
  秭归实习是本科培养计划的重要实践课程,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做到知行合一[3]。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空学院为例,该课程开设时间为大二学年末,共设计了十余条路线,包括有地层、岩石、构造和古生物等丰富的野外地质现象。与本课程相关的室内理论课有地质学基础、矿物岩石学和构造地质学,分别于大一学年和大二上学期开设。由此可见,秭归实习涉及的知识广泛,但理論知识和实践学习时间间隔较长。在有限的野外课程里,学生不仅要认识大量的野外地质现象,将其与遗忘殆尽的理论知识融合,还要克服严酷的野外工作环境,学习相关野外工作技能,很容易出现畏难情绪,对专业丧失兴趣。
  (二)新旧模式更迭,教学方式改革受阻
  随着实践教学的经验积累和理论发展,传统以教师灌输式讲授为主的课堂模式逐渐向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转换。秭归实习学生在站时间为一个月,扣除撰写实习报告和室内整理,实际上要求指导教师在两周的时间里完成全部观察路线的讲授。新型的教学模式一方面要求指导教师将更多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进行观察,另一方面强调以学生自主思考为主的讲授模式,教学效果较难得到保证。为了达到巩固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目标,需对新型教学方式的开展和实施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探索。
  (三)师资队伍结构调整,教师团队处于换代期
  重视学生综合地质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对教师教学能力提出了新要求。随着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高学历的青年教师逐渐成为从事教学工作的主力。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空学院2018年秭归教学队伍为例,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比超过80%。青年教师大都经历多年的科研训练后直接进入高校工作,本身缺少野外工作和实际教学经验,授课水平难以保障。目前主要通过集体备课,由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对教学路线进行相关讲解,对带班教师进行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培训。此外,尚无有效帮助青年教师提高实践教学能力的机制。因此,如何围绕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提升野外教学师资队伍教学水平,是地学高等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问题。
  三、基于MOOC平台资源的野外教学模式的构建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结合MOOC资源从激发学生兴趣、完善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能力等方面提出以下相关解决策略。
  (一)调整课程考核方式,督促学生做好课前准备
  以往的秭归实习课程设计通过学生在野外表现、室内考试和实习报告进行课程评分。MOOC视频的使用不受课堂时间限制,学生可以基于此进行预习,针对性地回顾相关理论知识,更好地理解和吸收课堂上老师讲授的内容。缓解了课堂上疲于追赶教学节奏的窘境,学生参与野外实习的积极性将得到有效提高。为督促学生结合MOOC进行课前预习,可将其作为野外实习成绩的评分项之一。带班教师根据学生的观看时长及线上随堂测试的参与情况进行打分,在野外教学过程中就MOOC内容进行提问,以此激励其进行预习。
  (二)改革教学方式,开展翻转课堂
  以学生为主体的翻转课堂,有利于学生们更好地锻炼实际动手能力和培养地学思维。以往的野外教学受时间空间限制,教师需大量重复地讲解,没有精力进行教学改革研究。借助MOOC资源,课前教师可以线上指导学生进行预习,而在课上减少讲解时间,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自行观察和讨论,并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探究,更好地锻炼学生动手实践及独立开展地质工作的能力。为保证教学效果,还可以通过课后的MOOC平台线上答疑,帮助学生及时巩固理解重点难点,使学生通过野外学习真正有所收获,最终实现教学方式的改革。
  (三)提供资源平台,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
  综合性地学人才是新形势下对地质类高校本科教育的新要求。在建设地质野外教学团队时,不仅要考虑队伍的年龄结构,还要考虑跨学科交叉融合的培养需求,兼顾师资专业结构。不同学科方向的青年教师进行野外实践教学时往往受困于缺乏野外实践工作和实际教学经验。MOOC由长期从事野外教学、具有丰富经验的教师进行录制,不仅蕴含了丰富的实践教学内容,同时体现了他们的授课技巧。青年教师通过观看MOOC,可在课程讲授内容和技巧等方面得到很好的指导。同时,基于对MOOC的观摩学习,青年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知识体系,迅速摸索出适合自身、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
  (四)强化配套服务,保障MOOC平台使用
  MOOC课程主要是通过网络进行线上学习。为保障实习期间广大学生能够充分利用MOOC资源,实习站需配套搭建良好的网络教学环境,重点在于无线网络的覆盖程度、传输速度和稳定性等方面。这些通过对原有网络设备的改造升级均可以得到很好的实现。
  四、结语
  MOOC资源是科学技术对传统地学教学模式改造的先行区。MOOC资源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师授课质量和教学团队建设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是提升青年教师执教能力,实现野外地质实习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保障,在提升野外地质教学效果和保证教学质量方面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童金南.地质学专业野外实践教学的认识和建议[J].中国地质教育,2017(4).
  [2]吕占峰,殷坤龙.大学生野外地质实践育人基地建设探索——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秭归产学研基地建设为例[J].中国地质教育,2014,23(4):30-33.
  [3]陈超.新时期地球物理学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之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7,(3):98-10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785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