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感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数感培养是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的教学目标之一,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感、让学生学会思考也是小学数学课堂上较为重要的问题,就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够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感培养作出贡献。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数感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地提到数感,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数感培养与发展放在首要位置上,同时还为学生安排了数与代数、统计与概率、空间与图形、实践与应用等教学领域,希望能够让学生在小学这四个知识领域学习中发展数感,理解数的意义,同时学会使用多种方式来表达数,这样就能让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学习能力等多方面得以发展,最大程度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让学生从小得以提升和进步。但是,究竟要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感呢?针对这一问题,笔者也提出了如下建议:
   一、联系实际生活,帮助学生构建数感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想有效培养学生的数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联系学生实际生活,通过学生日常生活熟悉的事物帮助学生构建知识联系,同时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促进学生数感的形成。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弱,数学知识对于他们而言是枯燥、抽象难懂的,这个时候教师若是直接将数感培养与抽象的知识联系在一起,学生数感是无法得到提升的,可是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教师若能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和学生丰富的生活有效联系,就能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加的丰富多彩,从而有效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热情与积极性,让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数学知识学习之中,这样学生就能在自主探索与实践中更好地感受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同时学会使用数学的眼光来看待生活,懂得使用数学语言来进行表达,从而有效实现数感培养这一目的。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数的认识”教学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借助于多媒体技术来为学生展示出一幅动物园观光图,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看看图中有哪些动物、分别有几个?通过这一方式来让学生对数形成具体的了解,而这种情境也明显更加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毕竟动物园与学生实际生活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在这种情境下学生数感能够得到更为良好的培养与发展。为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想有效培养学生的数感,一定要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来进行培养,这样能够让学生的数感得到更为良好的培养和发展。
   二、注重观察对比,优化学生数感
   数学知识对于小学生而言十分的抽象,学生在头脑之中无法建立起良好的表象,也无法深刻地理解知识内涵与概念属性,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在具体的情境中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相对大小的关系,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帮助学生理解数概念,同时还能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于数的实际理解与把握,从而真正有效优化学生的数感。具体而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对数进行观察对比,通过对数的观察、比一比更好地发展自身数感,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比大小”教学的时候就可以为学生设计出一系列的综合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数大小对比过程中正确使用“大约”“略小于”“略大于”等术语,这样学生就能在一些术语使用过程中了解数之间的联系与关系,从而有效促进学生对于数的把握和感悟,真正有效实现小学数學教学中学生数感培养这一目的。
   三、加强估算教学,发展学生数感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估算属于较为重要的一个教学内容,在实际生产与生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估算主要指的是学生基于自身所学知识以及对于指定事物数量等多方面的估计,在估算过程中学生想象力能够得到发展,思维以及脑力都能得到发展,在数学规律探究过程中更好地进行数学学习,学生在估算过程中,就能为问题解决提供大致的思路与方向,从而为具体问题的解决与处理提供有效的参考,最大程度缩短问题处理的时间,有效提升问题解决的效率与准确性,同时还能有效发展学生的数感。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想实现数感培养这一目的,一定要加强对估算教学的重视,借助于估算来有效发展学生数感,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长度单位”教学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对数学教材厚度、教师的长度、大树的高度等进行估算,这样就能让学生在估算过程中对数学知识形成更为深刻的理解和把握,而学生也能在估算过程中形成较为良好的数感,并且还能让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发展和提升。
   四、问题探究,强化学生数感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想有效培养学生数感,除了上述几点之外,教师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积极为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在问题探究中学会自主学习与思考,让学生在自我探究中掌握知识内在规律与性质,同时让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这样就能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得到更为全面的发展与提升,真正有效实现学生数感培养这一目的。为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之上,教师可以联系实际来为学生设计一些现实问题,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借助于自身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这样能够将实际问题与学生脑海之中的数形量有效地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在问题探究中形成良好的数感。例如,教师在完成面积计算教学之后,就可以让学生对教师面积进行计算,让学生思考计算方案,这样就能有效促进学生数感的提升和发展。
   综上所述,数感培养是一个长期且系统化的工程,也是一个需要循序渐进、逐渐积累的一个过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将学生数感培养有效落实下去,真正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充分体验与感知,以此来促进学生数学素养得以全面提升和发展,从而有效保障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杨建芬.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感”的培养[J].小学生(下旬刊),2017(2).
   [2]辛宏.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感的培养[J].群文天地, 2013(2):188.
   [3]林丽卿.浅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数感[J].新校园(理论版),2011(10):7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020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