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院校《大学生生活指导课》课程建设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朱艳

  摘 要:大学生活指导从大学生生活中遇到的各类学习问题、交往问题、择业问题、青春期健康等方面,提出了大学生生活指导的八大教学模块:环境适应模块、日常生活模块、社交礼仪模块、意识训练模块、非智力因素的协调发展模块、健康心理模块、人际交往模块和未来发展模块。并就课程实施的原则和模块化教学的策略提出了建议。大学生生活指导课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给予学生内在的激发性的援助,对大学生的生活进行发展性指导,从而推进学生社会化进程,促进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高职教育; 大学生生活指导课; 课程理念; 课程目标; 教学模块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9)03-121-002
   大学生生活指导课以顺应高职学生身心发展需求,适应学生生活特征的教育方式,对学生的生活进行发展性指导,促进学生良好品质的养成。从发展心理教学角度看,大学生生活指导是通过发展性指导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活动内容和方式,立德树人,从而推进学生社会化进程,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课程理念
   大学生生活指导课是给予学生内在的激发性的援助,通过采取适合学生身心发展需求,适应学生生活特征的教育方式,对学生的生活进行发展性指导,促进学生良好品质的养成。
   大学生活指导针对大学生生活中遇到的各类学习问题、交往问题、择业问题、青春期健康,既注重科学性,又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性;既注重指导处于青春期的全体大学生掌握自己对待社会、人生的态度,确立未来生活目标,确立适应未来社会的价值观,又注重个别学生在大学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挫折、压力等问题,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特殊性。
   通过课程模块内容的设置,不断引导大学生认识自我、认识环境、认识时代发展,以更快更高效地适应大学生活为切入点,从而使大学生从全新的角度去看待自己和社会,用新的方式去体验和表达他们的思想情感,从而更新原有的思维方式,确立适应未来社会的价值观,培养具有创造性的积极的生活态度。
  二、课程目标
   总目标是帮助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在懂知识懂技术基础之上,懂社会,懂为人,懂生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通过专业以外的课程,关注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
  生活指导课,关注学生的生活,意在提升学生的六大关键能力,快速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养成良好习惯的能力,自我学习的能力,心理调适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想象创新能力。
   课程的基础目标是:教会学生一些方法,包括学习、生活、为人处事、言谈举止等方面,帮学生打下拓展自己的基础;知道并能遵守学校共同生活所必需的基本规则,体验并认识到人与人相互关爱的快乐与互相协作的重要性;养成文明卫生的生活方式,独立自信地做事的能力,有社会责任感;积极活动,增强体质,提高运动能力和行动的安全性;亲近自然,接触社会,了解人与环境的依存关系。
   课程的提高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充分发挥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素的支撑作用,更好地为大学学习生活保驾护航;引导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的能力性格兴趣和价值观,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
   课程的发展目标是:让学生了解职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使学生能够正确处理所学专业和未来职业之间的关系,进行初步的职业生涯规划,制定现阶段的发展目标;让学生获得生活经验,获得为社会服务、发展智能等方面的经历。帮助学生发展个性、掌握生活技能、开阔视野和培养社会责任感。
  三、课程教学模块
   课程内容设计八大教学模块,其遵循的原理是以问题解决为导向,以学习和学习者为中心,秉承目标教学和评价的一致性。
   1.环境适应模块包括人际环境、学校环境(学校地理环境、学校人文环境)、社会环境、专业适应、规则教育等内容。
   2.日常生活模块包括安全常识、简单的求救与自助方法、健康卫生常识、网络生活指导、理财教育、合理规划时间、体育锻炼与运动处方等内容。
   3.社交礼仪模块包括谈话礼仪、餐桌礼仪、服装礼仪、体态语言等内容。
   4.意识训练模块包括团队意识、责任意识、能力与服务意识、质量与效率意识等内容。
   5.非智力因素的协调发展模块包括大学学习目标与大学生活规划、学习风格和学习方式量表、了解认知策略、设计自己的学习策略、学习资源的利用等内容。
   6.健康心理模块包括正确应对压力、调适心理落差、克服学习焦虑的策略、心理问题救助渠道等内容。
   7.人际交往模块包括宿舍文化生活指导、交往技能、情感体验与表达、自我意识、大学恋爱手册等内容。
   8.未来发展模块包括求职的外在能力要求、求职的内在能力要求、就业市场的分析评估能力、就业信息的收集与处理能力、求职中权益保护意识等内容。
  四、课程实施原则
   以模块化教学为主的生活指导课,其教学模式力求从增强教学训练的实效性出发,把课堂学习与生活体验结合起来,以设计贴近大学生生活的教学活动为载体,通过课堂学习活动,寓指导于教学活动之中,促进大学生对人生、对生活产生新的认识;通过参与生活体验,运用所学增強高职大学生的理性认识,在培养学生的生活生存能力,抗挫折能力中,确立适应未来社会生活价值观,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
   1.引领性原则,大学生生活指导课是对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指导,具有导向性要求,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体系。同时这种引领成长的原则,也决定了教师在生活指导过程中的示范性与师生的互动性;引领性原则要求生活指导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更多是通过设置开展正向体验活动,实施个体化的差异指导。
   2.生活化原则,生活指导课从学生的校园实际生活出发,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课堂问题情境的设置尽可能生活化,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分析生活,重视学生切身感受在教学中的价值,引导学生通过生活感受的现实价值,学习人际交往中的基本原则,懂得如何与人相处。    3.主体性原则,就是以学生为本的原则,课程始终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不单纯地将学生看作教育對象,而是相互尊重平等自由的对话交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
   4.服务性原则,生活指导课目的是为学生更好地适应校园生活提供帮助,解决学生生活学习中的实际问题。这种指导服务性原则主要服务于学生成长发展需要。
   5.整合性原则。生活指导课涉及面广泛,需要整合学校及社会各方面的教育资源,建立实施教学的保障机制。
   6.系统性原则。大学生活指导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努力达成参与模块之间的协调和统一,使各模块在活动中目标一致,互相联系而又各显其能。
   7.创新性原则。生活指导课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时代发展,学生的生活环境也发生了变化,其思想也会发生变化。要求生活指导不能基于过去的传统观念,要主动适应新形势,新发展,准确把握新情况。在教学中既要尊重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和教育规律。也要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创新内容,教学手段,不断提高生活指导课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8.情感性原则。在大学生活指导中,教师必须怀着对大学生真诚而深厚的感情去实施教学,充分发挥正向积极情感的作用,给学生一种亲切感,一种期望感,一种理解感,拉近与大学生的距离,取得大学生心理上的认同。
  五、课程模块化教学的基本策略
   生活指导课模块化教学的基本策略主要包括模块化教学策略,整合式教学策略,案例分析教学策略,讲座报告式教学策略。
  1.模块化教学策略
   模块化教学主要是将教学内容以不同单元模块的方式分模块进行,每个教学模块都有其独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主题。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根据不同的主题,将教学内容设置为不同的模块,通过教学,让学习者掌握各个模块主题的知识,形成相应的能力。
  2.整合式教学策略
   整合式教学策略是按照教学模块内在的逻辑与联系,将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有机整合的过程。分类可以有效地构建生活指导课的模块内容,而整合则可以使不同的模块形成相互联系的课程体系。
  3.案例分析教学策略
   案例分析教学是一种通过模拟或者是重现现实生活中的场景,让学生把自己纳入案例场景进行体验,通过学生的讨论或者研讨进行体验式学习的一种教学方式。案例分析教学策略教学的实践性和操作性,使其在大学生生活指导的操作模块化教学过程中占有基本教学策略地位。
  4.讲座报告式教学策略
   讲座报告教学主要是以专题报告的形式进行教学,例如可以在大学生入学教育周活动中对全校大学生进行——预防诈骗 远离伤害的专题报告。讲座报告式教学策略是支持生活指导课模块化教学的重要策略之一。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氛围选择教学组织形式。教师作为设计者和施教者应注意灵活性,因材施教。
  参考文献:
  [1]冯建军.促使人的转型:教育转型的核心[J]上海教育科研,2011(9)
  [2]李丹青,李海芬.重视大学新生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大学生学习指导课的发展与定位[J]教学研究,2009,32(6)
  [3]施周婷.大学生生活指导的理论与实践探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4-09
  [4]朱小根.论社会经济发展与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1-0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152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