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实施开放式教学的有效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杨红艳
摘 要:开放式教学实则就是一种通过解放师生关系、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范围等营造深受学生喜爱的开放教学平台的教学方法,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促使学生在开放平台中全身心地参与到学科学习活动之中。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开放式教学也是为了进一步整合“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关系,同时达到提升学生认知与保护学生情感品质的目的。将从开放教学方法,启发学生思维;开放教学内容,拓展学生视野;开放教学范围,提升学生能力三个角度分析小学语文实施开放式教学法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开放式教学法;实施策略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常常用成绩、标准答案来约束小学生,使得小学生围绕考点与课本展开语文学习,失去了“语文味”,严重影响了小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语文思维能力、文学作品鉴赏能力等多种学科能力的生成。长此以往,语文课程将完全沦为“应试工具”,降低小学生的基本素质。对此,新课改强调了“解放”二字,希望小学语文教师可以从学生本身出发,优化小学生的智力水平、语言能力、情感发育与文化认知。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实施开放式教学改革,以便切实达到新课改所提出的目标任务。
一、开放教学方法,启发学生思维
教学方法是小学语文教师与小学生为了完成课程目标而使用的教学手段,既包括教师、学生分别选择的教法、学法,也包括教师与学生的合作手段,是实施语文教育的技术支持。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开放教学方法,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必要的時候可以糅合多种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每一种教学方法的教学优势。值得一提的是,在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师所选择的教学方法应该遵循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切实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其边学边思。
就如在《灰雀》课文教学中,我就实施了自主、探究、合作教学活动。小学生已经积累了充足的汉字识读、语文阅读经验,能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但是由于缺乏必要的人生阅历,并不能完全领会列宁对小男孩的关爱教育以及关爱鸟类这一环保思想。因此,我会先让学生独立学习,使其自主分析本文的新汉字,流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然后,小学生便可在小组内共享阅读结论,深入分析人物对话内容,通过对话内容分析列宁对小男孩与鸟类的情感。
二、开放教学内容,拓展学生视野
教学内容是指实施语文教育的知识载体,教学内容的适用性与多元化直接关系着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在常规的小学语文课堂上,课文是最为主要的教学内容,学生、教师所展开的教学行为都指向了基础知识。然而,在开放式教学理念下,教学内容是服务于学生本身的。对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拓展语文课程资源的选择与开发途径,切实整合乡土资源、教材资源、考试资源、网络资源、校本资源等等,全面拓展小学生的视野。
就如在《亡羊补牢》与《南辕北辙》这两则寓言故事教学结束之后,小学生对短小精悍、情节生动但哲理深远的寓言故事产生了阅读兴趣。于是,我就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课外的寓言故事,鼓励学生通过群文阅读汇总寓言故事的文体特点与阅读技巧。另外,在《秋天的雨》这篇写景文章中,学生都被这篇描写了缤纷秋景的文章感动,脑海中开始想象人们在秋天时喜获丰收的生动场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秋天的特点,我及时整理了其他关于秋景的文章资料,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这就可以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每一篇写景文章都蕴含着作者不同的情感,懂得了写作、阅读都是个性化的思维活动。
三、开放教学范围,提升学生能力
教室是实施语文教育的主要场域,且在“应试教育”体制下,教室基本是传递语文知识的唯一平台。语文与小学生的现实成长密切相关,需要由小学语文教师在生活与语文知识之间建立联系与桥梁,促使小学生积极应用,提升小学生应用语言文字的现实能力。对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开放教学范围,组织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值得注意的是,语文实践活动是以培养小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为中心的,并不完全受教材限制。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懂得据实组织,不必拘泥于教材限制。
就如在《乞巧》一文教学中,我就让学生自主学习课文内容,同时还让学生在课后实践中自主收集关于“乞巧”这一传统活动的风俗资料,以便有效丰富小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与地方民俗的认知。这个实践活动本身就是一种课外阅读活动,涉及必要的资料阅读、整理与分析活动,且能有效培养小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有效优化学生的素质结构。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开放式教学活动的直接目的是要促使语文教育面向学生,使其借以汉语教育优化自身素质水平。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开放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范围,切实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李娟.关于小学语文开放式教学的几点思考[J].基础教育参考,2018(4):65-66.
[2]王婷.张云鹰小学语文开放式阅读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8.
[3]孔祥娟.浅谈小学语文开放性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7(32):55-56.
编辑 温雪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210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