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建档立卡精准扶贫家庭学生精准梳理工作模式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吕苇 王海波

  摘要:在国家“精准扶贫”工作的战略部署下,结合江苏省财政厅、教育厅等政府部门对学生资助工作的新要求,对高校建档立卡精准扶贫家庭学生的梳理模式进行了思考与探索。根据学生生源地别,将精准梳理的工作做到细致入微、有序有效,同时将资助育人的理念贯穿精准梳理的全过程,确保建档立卡家庭学生得到有效资助的同时,将思想政治教育、德育指导贯穿于整个过程,引导受助学生不忘诚信之心,常怀感恩之心,永存励志之心。
  关键词:大学生;高校;建档立卡;精准扶贫;资助育人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44-0063-02
   一、引言
  2016年8月24日,江苏省财政厅、教育厅、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下发《关于对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加强教育资助工作的意见》(苏财教〔2O16〕151号)。意见明确提出,从2016年秋季学期起,全面免除普通高校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本科生的学费,同时给予国家助学金(按最高档次标准资助)。此举意义重大,是完善江苏省助学政策体系、推进教育机会公平、实施精准扶贫帮困的重要举措,也给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
  二、主要做法
  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根据文件要求,积极开展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根据学生的生源地别,分为省内生源与省外生源两种情况进行探讨。
  (一)省内生源——自上而下
  江苏省内生源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名单是由省教育厅下发至各高校,再由各高校传达至各学院。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收到名单后,第一时间开展省内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核对工作。
  在核对省内生源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的过程中,出现了如下几种情况:(1)学生本人了解自己的家庭是政府登记在册的建档立卡家庭,自己也是学院贫困生库中的学生。得知有新的政策出台可以全面免除自己的学费,非常高兴。(2)学生本人并不知道自己的家庭是政府登记在册的建档立卡家庭,收到通知核对信息之后,比较惊讶。有部分名单上的学生甚至没有加入贫困生库。这时,就需要辅导员详细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如果確系家庭贫困且之前因为各种原因未申请加入贫困生库,辅导员应当第一时间帮助其加入贫困生库,保障其享受贫困生应有的资助。(3)学生本人提出自己的家庭曾经因为变故被列为建档立卡家庭,但是近几年脱贫致富取得比较大的进展,家庭经济收入可以自给自足,自愿放弃建档立卡学生减免学费的权利。
  (二)省外生源——自下而上
  除了江苏省内生源是“自上而下”进行梳理之外,江苏省外生源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名单因为尚未联网,由辅导员进班宣讲建档立卡免除学费的政策,并摸排本班情况,对江苏省外生源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信息登记,采用“自下而上”的模式开展工作。
  在此过程中,根据梳理省内生源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得来的工作经验,需要辅导员细致了解班级每位学生的具体家庭经济情况,深入学生课堂、宿舍,多方位考察摸排,而不是只把摸排目标缩小到已加入贫困生库的部分学生,从而遗漏掉因为种种原因未提出加入贫困生库申请的学生。除此以外,应启用“家校联络”机制,将消息同步传达给学生家长,以避免因学生本人不了解家庭具体经济状况而错失登记机会的情况。
  三、主要经验
  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的辅导员把握住此次梳理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并给予其学费全免优待的契机,将思想政治教育、德育指导贯穿于整个过程,引导受助学生不忘诚信之心,常怀感恩之心,永存励志之心。
  (一)将精准扶贫与感恩教育相结合
  此次给予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免学费的政策,与以往高校扶贫助困政策来比,更具开创性。免除的学费来自财政拨款,而财政拨款多来自国民税收,可以说这是一份份沉甸甸的来自身边人的爱与关怀。在梳理的过程中,辅导员引导学生从感恩的角度去理解接受到的这份资助,用感恩的心去看待世界,并引导学生把这份感恩传递给身边人,发挥朋辈教育的作用。
  (二)将精准扶贫与诚信教育相结合
  在此次梳理中,我院辅导员将道德浸润贯穿于与学生的交流中。循循善诱,与学生真诚交流、促膝而谈,引导学生敞开心扉,从而全面了解学生真实的家庭情况,避免出现漏报、瞒报的情况。对于自愿退出的学生,在核实其家庭确系脱贫的前提下,对学生予以肯定与嘉奖。引入诚信教育,帮助学生从青年时代就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营造“诚信做人、诚信做事、诚信学习、诚信立身”的学院文化氛围。
  (三)将精准扶贫与心理教育相结合
  生活的贫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心理贫困,只有引导学生努力找到自我,人生才会豁然开朗。在此次梳理的过程中,出现了部分学生来自建档立卡家庭,但是并未申请加入贫困生库的情况,我院辅导员掌握这一情况之后,第一时间约谈学生,全面了解原因。有些学生碍于面子羞于申报,自己硬扛;有些学生产生“自卑”、“抑郁”的心理问题。辅导员了解到这些情况之后,要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情绪安抚工作,引用古往今来贫困有志的典型事例激励学生做到“人穷志不穷”,激发他们的信心与斗志。
  (四)将精准扶贫与励志教育相结合
  自古有言:知识改变命运。辅导员应该借助此次梳理,鼓励困难学生把握青春韶华,珍惜大学宝贵的学习机会,鼓励困难学生将对贫困的恐惧、对生活的压力、对际遇的无奈,转化为对学习的动力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辅导员是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作为人生导师,在思想上要激励学生,作为知心朋友,在生活中要鼓励学生。贫困学子心向上、脚向前,才能走出泥泞,走出贫困。
  参考文献:
  [1]曾敏.精准扶贫视角下贫困大学生的资助效果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8.
  [2]同超,车博,黄浩,高文静.新时代高校学生精准资助工作研究与探讨[J].西部素质教育,2018,(18).
  [3]刘敏.精准扶贫理念下的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7,(12).
  [4]蔡胜男.精准扶贫视域下的高校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探究[J].智库时代,2018,(32).
  [5]邓祥敏,赵晶,阮仁余.精准扶贫理念下的高校精准资助工作探究[J].科技视界,2018,(1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401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