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 第一阶段:布局初创期,北京高校数量由13所增至31所,实现了翻倍增长
□ 第三阶段:改革调整期,北京高校数量由28所增至74所
□ 第二阶段:急速变动期,北京高校数量由57所锐减至26所
□ 第四阶段:稳定增长期,北京高校数量由77所增至92所
第一阶段:布局初创期(1949年—1957年)
特征:逐步形成学科类别齐全的高校布局,并大力兴建和发展理工院校。新中国成立之初,北京共有13所高校,其中综合院校6所、理工院校2所、医药院校1所、师范院校1所、语文院校2所、艺术院校1所,而农业、林业、财经、政法、体育、民族类院校均为0。1950年-1953年,新中国先后成立组建了北京农业大学(1950年)、中央财经学院(1951年)、中央民族学院(1951年)、北京林学院(1952年)、北京政法学院(1952年)和中央体育学院(1953年)。至1953年,北京地区初步形成了学科类别齐全的高校办学格局。到1957年底,北京高校数量由13所增至31所,实现了翻倍增长。
图1 1949年—1957年北京普通高校按学科类别分布情况
第二阶段:急速变动期(1958年—1976年)
特征:高校数量变化出现大起大落,对“学科类别”布局造成极大影响。随着高等教育事业大发展,北京高校数量从1957年的31所猛增至1958年的57所,至1960年达到69所,短短三年时间翻了一倍。1961年,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后,高校数量开始缩减并逐步趋于稳定;到1968年,北京高校数量稳定在54所。至1970年在京高校只有24所,1972年仅存18所。这一时期北京高校学科类别布局结构遭受重创,农业、林业、财经、政法类高校已全部取消、合并或外遷。虽然此后的4年间高校数量在逐渐恢复,但学科类别布局缺失的现象始终未得到改变。
图2 1958年—1976年北京普通高校按学科类别分布情况
第三阶段:改革调整期(1977年—2003年)
特征:高等教育进入持续发展的新阶段,完成不同学科类别高校的调整和布局。北京高校数量从1977年的28所发展到2003年的74所,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1979年,随着高校的逐步恢复与重建,北京各个学科类别高校的布局结构得到完善,农业、林业、财经、政法类院校均恢复到“文化大革命”前的数量水平。与1977年相比,2003年综合院校增长7倍,理工、语文、财经、体育院校增长2倍,医药、师范、艺术、民族院校持平,农业、林业、政法院校分别从0所恢复到2所、1所、4所。[2]
图3 1977年—2003年北京普通高校按学科类别分布情况[3]
第四阶段:稳定增长期(2004年—2018年)
特征:高等教育进入稳定发展阶段,不同学科类别高校布局紧密结合国家和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需求。北京高校数量从2004年的77所增至2018年的92所。到2018年末,北京地区综合院校、艺术院校各减少1所;理工院校增加6所,财经院校增加5所,政法院校增加3所,医药、语文、体育院校各增加1所;农业、林业、师范、民族院校保持稳定。
图4 2004年—2018年按学科类别北京普通高校数量变化情况
(作者单位: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
[责任编辑:于 洋]
注释:
[1]数据来源:1949—2018年不同年份出版的北京市教育事业统计资料.
[2]1983年—1990年按学科类别的高校统计数据中出现“短期职业大学”项单列,此部分数据未计入;1991年—2000年按学科类别的高校统计数据中出现“其他”项单列,此部分数据未计入;2001年—2003年按学科类别的高校统计数据中出现“高职”项单列,此部分数据未计入.
[3]1980年—1983年的数据统计呈现异常,由于各学科类别学校数量之和远远超出高校总数,因此在图3中这一时间段的曲线呈现出异常增长的状态.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051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