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的必要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之中,作文教学始终是其教学的重点及难点所在。教师应当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教学,帮助学生在阅读中拓宽自身视野,发散自身思维,提高自身综合人文素质,在阅读中提升写作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必要性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课外阅读首先能够帮助学生获得大量的课外知识,丰富其生活经验,实现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其次能够帮助教师提升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深度,进而在教学过程中对作文主题及作文内容进行拓展化教学,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小学生认知能力的限制,教师不能够对作文的深度及广度进行拓展教学,导致小学作文出现同质化严重的问题,学生创造力难以发挥。教师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使学生可以对不同的写作手法及写作技巧进行学习,在不断的学习中形成自己的风格。
一、培养写作兴趣
小学生年龄较小,心理不成熟,其学习行为主要受到兴趣及好奇心的驱使,因此在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学会自主探索才是提升写作能力的关键所在。目前广大小学生普遍缺乏写作兴趣,主要是学生把写作当成一项苦差事,只是被动地完成。教师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拓宽眼界,从阅读中探索写作的兴趣,使学生更想要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达其所感所想。课外阅读是学生写作兴趣生根发芽的土壤,在土壤中埋下写作的种子,将会影响学生一生的发展。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在为其选择课外读物时,应当尽量避免过于深奥晦涩的作品,可通过有趣的故事书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例如教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格林童话》或者精简版的《三国演义》等知名作品。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阅读环境之中汲取养分,培养写作兴趣,进而提升写作能力。
二、丰富写作素材
小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尚未成熟,而小学作文写作对于语言的组织能力及表达能力具有较高要求,导致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面临诸多困难,毕竟其生活经验有限,难以获取到同写作主题相关的素材。这一系列的状况就导致小学生的作文容易出现切题不准、内容枯燥等问题。很多学生的作文中都会出现放学的路上扶老奶奶过马路等虚假乏味的素材。小学生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后,可以获得从未有过的生活体验,从书本之中对于另一种生活状态加以感知,同实际生活产生了化学反应后,使自身的认知能力得以提升,其视野也得以拓宽。不管是名人传记还是寓言童话,都可为学生的写作提供大量素材。学生在对素材进行应用后,可以提升其作文的新意,避免出现千篇一律的问题。学生在阅读中通过模仿课外读物中的写作特点及写作技巧,可以逐渐形成自身的写作风格。
三、提升写作水平
模仿是创造的基础。学生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后,便会对某一特定风格产生兴趣,进而在不断的写作中对其进行模仿借鉴,经过长时间的写作积累后便可形成自己的风格。模仿不代表抄袭,不代表照搬别人的语句,而是从别人的写作技巧以及语言叙述方式之中获取写作的灵感,加以应用。在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后,学生会明白记叙文的写作手法远远不止顺叙,还包括倒叙及插叙等,而常见的修辞手法除了比喻及排比,还有烘托以及虚实结合等。大量的写作技巧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将其应用于作文写作后可大大提升作文的新意。
四、拓展知识面
在信息化时代,教师仅仅教授小学语文教学素材,已经远远不能够满足学生对于知识的需求,只有通过课外阅读中才能拓展其知识面,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趋势。另外教材中的课文也存在一定的限制,例如单一性的问题,不利于学生培养发散性思维,导致学生只会按照教材课文的既定模式进行写作,严重限制了其创造力。在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后,学生可以明白同样的事情往往存在着不同的表达方式。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内容往往较为简略,例如四大名著中的很多精彩片段,学生通过阅读插画版的四大名著后可拓展其知识面,有利于素材积累,可在写作中引经据典,轻松提高作文质量。
五、培养社会意识
小学生社会经历较少,导致写作内容空洞乏味,以至于出现“装模作样”等问题。在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后,学生通过书本对社会有了基本的了解和认知,根据自身判断树立起基本的社会意识,能够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跳出现有的写作模式,由上而下地从社会角度出发,分析问题,阐述问题,进而提升写作深度。
总之,在小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课外阅读作为重要的推动力,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学生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能够培养自身的写作興趣,积累写作素材,进而提升写作水平,拓宽自身视野,提高写作深度,避免出现写作内容同质化等问题,充分使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及特点得以展现。
参考文献:
[1]黄群.浅谈在技工语文教学中加强课外阅读的必要性[J].职业,2019(27):92-93.
[2]曹建峰.论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必要性[J].学周刊,2019(20):138.
编辑 李 争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085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