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课堂教学的生活化也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在亲身经历了农村学校支教后,备感在农村学校推广教学生活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就如何促进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提出一些意见,供广大教师参考指正。
关键词:农村;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设计理念和基本理论方面进行了大幅的修改。要求数学教学要以生活为导向,即数学教学必须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以便学生能够感受到围绕在他们身边的数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我国经济、文化、教育、医疗等方面,城市和农村都存在一定的差距。农村家庭的教育理念普遍落后,对孩子的教育关注不够积极。农村学生普遍缺乏良好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以及创新能力。因此,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发展,同时也影响学生未来接受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走向生活的措施有以下几方面。
一、研究教材,使课堂教学更贴近生活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必须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一种死教育。”作为一名教师,在备课、上课、布置作业和辅导等各环节,都必须将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与生活现实联系起来。为了促进教学生活化,教师必须在课前仔细研究和分析教材,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接受能力,科学合理地安排教材的内容,尽量选择贴近学生认知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对枯燥知识点的兴趣。这种方式对学生大有裨益,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在农村支教时发现,教材只考虑到普遍性问题,而城市学生与农村学生存在认知的差异,一些数学问题并不适合农村学生。因此,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同时,要从农村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农村孩子所熟悉的、最适合他们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我在教三年级数学“吨的认识”时,“吨”这个词对农村孩子来说非常陌生,甚至从来没有听说过。我就从他们学过的二年级语文《曹冲称象》谈起,学生都知道曹聪称的大象重好几吨,从而让学生知道“吨”是重量单位。因为大象很重,所以“吨”这个单位也很大。然后再对比一下自己的重量,得出大约40个学生合在一起是一吨。这样学生了解了“吨”的概念,对“吨”有了深刻的认识。
二、引导学生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
农村家庭,父母教育水平普遍不高,对子女的教育重视程度远不及城市家庭。同时由于父母打工等客观原因,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教育孩子。此外,农村地区还有留守儿童的问题。另外,小学生年龄偏小,生活经验也少,所以大部分孩子对生活中许多知识的认识非常欠缺。
基于农村学生上述情况,教师在教学时要打破常规教学的条条框框。例如,我在一年级数学中遇到一道题:星期六前面一天是星期几?星期六后面两天分别是星期几?许多学生回答说,星期六之后的两天是星期七和星期八。这么简单的问题竟然有学生给出这样的答案,令人非常诧异。我让全班同学把家里的日历拿来,看看日历上是怎样排序的。通过这个问题,让数学和生活之间的距离变得更近了。学生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使数学变得更有意义了。
三、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培养数学生活化意识
教学内容的生活化使学生能够对数学有真切的认同感,从而使学生保持着强烈的求知欲望。教师将教学根植于生活中,将枯燥无聊的知识引导到生活中,以观察、触摸和聆听适合学生发展的学习内容。数学教学的生活化对学生学习数学非常重要。在生活中,几乎每个事件都包含数学问题。教师应指导学生在课堂内外观察生活,让生活数学化。例如,你家有几口人?一只手有几根手指?你今年几岁了?你比弟弟大几岁?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如此潜移默化,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与数学之间的联系,并获得了数学知识。
四、结合课外活动,促进数学生活化
新课程标准是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的。为真正实现“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一切为了学生”的教育理念,教师必须摆脱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与时俱进。数学教学可以通过各种课外活动来补充。生活中需要动手实践的数学知识有很多。例如,学校操場一圈是几百米?跑几圈是1000米?跑1000米,用多长时间?又比如在学习周长与面积的知识时,可以亲自动手量一量课桌的周长,算一算课桌的面积。教师真正将这些操作落到实处,将数学问题生活化、具体化,充分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激励学生的探索精神,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在课外活动过程中,学生渗入了数学知识,增强了自信心,加强了合作交流意识,提升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实践证明,教师要尽可能创造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鼓励学生去寻找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对学生的学习是大有裨益的。
数学教学的生活化,可以使教学生动、丰富。如何把握教学与生活的关系是我们现在需要探索的问题。面对新课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应该更贴近学生生活,不能盲目跟从。
编辑 谢尾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086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