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近年来,高中历史教学出台了新的课程标准,标准中提出要培养学生的五大历史核心素养。其中,“家国情怀”是历史核心素养的内容之一,同时也是历史教学的精神和价值追求,“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培养有利于增强学生对国家、民族、人民及家庭的情感,提升学生的爱国热情、民族自豪感和家庭幸福感,对高中生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建设有重要作用。“家国情怀”是高中生健康成长发展的基本素养,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核心素养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家国情怀”;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历史是高中阶段的重要必修科目,历史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传输历史知识,拓展学生的历史思维和视野,还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及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其中家国情怀是不可忽视的培养重点。家国情怀是指个人对国家、民族和人民的热爱,是一种理想、责任、使命和信仰,在历史教学中培养高中生的“家国情怀”有利于学生思想和精神世界的构建以及价值观确立,对学生健康成长大有裨益,而历史深厚的文化积淀为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支撑,可以很好的保证培养效果。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核心素养培养的必要性
   随着高中历史教学改革的推进,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核心素养已成为历史教育的必然趋势:
   首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和实践的要求。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精神文化建设的指导纲领,“家国情怀”核心素养强调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和民族认同感,重视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建立,其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持高度一致,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学生的思想精神建設大有裨益,因此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其次,是高中生德育教育的需求。高中生正处于思想行为发展完善的关键时期,德育教育至关重要,一直是历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家国情怀”核心素养一方面强调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帮助学生完善人格和建立正确的三观,另一方面重视学生健康心理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而这些正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家国情怀”符合德育教育的要求。
   最后,是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要求。当前很多高中生对历史学习不够重视,学习兴趣不高,影响了历史教学质量和效果。而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核心素养时通常不会平铺直叙的讲解历史知识,而是会引入丰富的历史事例、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会大大提升历史教学的趣味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可以被很好的激发,因此基于提升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需求,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核心素养是非常必要的。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一)深入挖掘和筛选“家国情怀”教育素材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充足的教学资源和素材来支撑,教育素材的科学性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家国情怀”的认知和理解,因此教师要深入挖掘和科学筛选教学素材。首先,教材是历史教学开展的核心载体,也是“家国情怀”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素材,但是并不是教材中的所有内容都适合用于“家国情怀”培养,因此教师要全面分析教材内容,深入挖掘其中的“家国情怀”培养素材,提高培养质量和效率。例如,在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中,教学内容都是以专题的形式呈现,其中“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这一专题中讲解了近代中国面临的各种外敌入侵以及国家和民族奋勇反抗的事件,三元里抗英、左宗棠收复新疆、黄海海战与反割台斗争、义和团运动、抗日战争等都是“家国情怀”核心素养培养的良好素材,战争中中国人民展现出的爱国情怀、反抗精神、民族责任感等都是学生应该学习和发扬的宝贵财富,对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大有助益。其次,历史教材内容有限,教师要充分运用当前发达的信息网络来搜集和补充“家国情怀”教育资源,引导学生更加全面深入的理解“家国情怀”的内涵,提升教育效果。
   (二)积极研究和创新“家国情怀”教育方法
   长期以来,高中历史教学方法比较单一,通常是按照教材内容平铺直叙的讲解,“家国情怀”教育也大多是理论讲解和思想灌输,导致学生对“家国情怀”的认识和理解局限于表面,无法深入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因此教师要重视研究和创新“家国情怀”教育方法。首先,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多媒体开展历史教学,深化“家国情怀”核心素养培养。运用多媒体手段可以将平板枯燥的历史知识以图片、视频、影片等方式立体的展示出来,学生可以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历史事件,体会其中的家国情怀和精神文化,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例如,在学习甲午中日战争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这一影片,让学生通过影片全方位了解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从影片中感受英雄对国家民族的情感和信仰,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其次,要鼓励和引导学生加强对家国情怀内涵及精神的思考,可以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法来开展教学,例如,针对某个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教师选定家国情怀方面的主题,然后组织学生分组思考和讨论,相互交流、集思广益,在此过程中向学生渗透家国情怀。
   (三)重视强化和提升“家国情怀”教师素质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离不开教师的专业解读和指导,教师的专业能力及素质直接影响到家国情怀教育的效果,因此需要重视提升教师素质。首先,教师要不断学习和丰富自身历史知识,提升自身历史素养,除了掌握教学知识和技能外,还要通过培训、交流、自学、进修等拓展自身知识体系,更加全面的了解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从而从不同角度解读历史,深刻了解历史中蕴含的“家国情怀”信息并挖掘其中的家国情怀,便于在日常教学中更好的传递给学生;其次,除课堂教学外,教师的言传身教也对学生的思想行为有重要影响,因此教师要重视自身修养的提升,在日常教学中体现出热爱国家、热爱生活、有责任、有信仰等优秀品质,体现出家国情怀,以此对学生产生影响和感染,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四)积极组织和开展“家国情怀”实践活动
   要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核心素养,仅仅依靠历史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实地体验和感受历史文化,因此教师要积极组织各类与“家国情怀”相关的实践活动,在实践和探究中构建精神情感和价值观,感悟家国情怀。一方面,根据历史教学的内容选择相关的实践主题,组织学生参观体验历史文化古迹或历史纪念馆,例如,带领学生参观革命根据地、战斗遗址、历史名人故居、战争纪念馆等,让学生在参观和体验过程中充分了解历史发展,从而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进而在心中形成家国情怀,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另一方面,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探索型实践活动,例如考察某些历史的文化遗存,考察文化、语言发展历史等,通过探访对我国历史建立更加深入的了解,培养学生家国情怀。
   总之,培养“家国情怀”核心素养既是高中历史教学的要求,也是学生健康成长发展的需求,教育者要重视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教育,不断完善教育的各个环节,培养学生健康的思想、心理、精神和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的长远发展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曾祥生.如何加强学科核心素养——“家国情怀”价值观教育[J].学周刊,2019(30):85
   [2]赵榕熙.高中历史学习中的家国情怀教育探析[J].科技风,2019(08):35-36
   [3]柳向阳.家国情怀:高中历史学科“立德树人”的根[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8(14):40-41
   [4]庄细兰.家国情怀融入历史教学的意义与途径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19):239
  (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江苏 盐城 22400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369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