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市:光伏发电变身“提款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杨皓渊
4月8日,《科学导报》记者走进吕梁市兴县奥家湾乡交口村,一片42亩的空地上一排排蓝色的光伏电池板罗列起错落有致的“梯田”,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看着一块块整齐排列的光伏板,交口村的村民们高兴得合不拢嘴:“真的有‘晒着太阳也能赚钱的日子’咧!现在的政策就是好!”
据了解,光伏发电是环保型新能源,不会对大气、水体及土壤造成污染,是促进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健康发展的一剂良药。吕梁市根据各贫困村人口分布、自然条件、扶贫对象和电网配套条件,確定光伏扶贫电站建设规模和模式,发展形成了“光伏+”产业扶贫模式,帮助贫困户通过多种方式获得资产收入、劳务收入、创业收入等,通过持续不断地推动实施,如今的“光伏+”产业扶贫模式让火辣辣的阳光变成了沉甸甸的钞票,也让贫困户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兴县奥家湾乡交口村的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只是吕梁市利用光伏产业助力贫困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吕梁市政府借政策东风,深挖资源,扩大优势,通过开发荒山荒坡、土地流转、提供劳务等方式,大力推进光伏产业扶贫。到目前为止,吕梁市累计共结算收益10929.28万元,772个贫困村、2万户贫困户获得收益。光伏电站被老百姓形象地称为“阳光银行”,说只要有阳光,就能随时“提款”。
在岚县梁家庄乡,则是另一番景象。30MW光伏扶贫项目采用“光伏+畜牧+农业”的模式,建设了1000头驴养殖规模的驴棚,在驴棚上布设光伏组件,在光伏组件下方种植牧草及喜阴的中草药,使1200户深度贫困户实现了稳定增收。“这种新型的扶贫模式让我们这些农民一下就得到了几方面的收入,这可是我们贫困户的福音啊!”贫困户李栓大高兴地说。
与此同时,吕梁市还积极发展“光伏+劳务就业”模式。在光伏工程建设和道路修建、光伏区域除草、光伏板清洁等方面,就近使用当地贫困家庭劳动力,帮助周围农民增加收入,稳定脱贫;使用“光伏+美丽乡村”模式,将光伏电站与生态观光旅游相结合,带动周边乡村配套发展“农家乐”等产业,打造乡村旅游示范景区景点,这样既有效增加了当地贫困人口的收入、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又保护了当地生态环境,推动了“美丽乡村”建设,实现了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共赢。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如今的吕梁,田地间一排排深蓝色光伏板已经成为乡村一道独特的风景,让人留恋驻足。越来越多贫困村的村民正沐浴着光伏产业的恩泽,信心满怀,阔步走向无限光明的康庄之路。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759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