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通信原理”课程思政教育探索与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陈丽娜 杨琳 赵建民

  摘要:课程思政教育是当前各高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新尝试,也是各所高校高度关注的新举措。“通信原理”是作者所在学校工科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也是国内多所高等院校的考研专业课,以往的教学重点主要放在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和讲解上,但其实本课程的相关内容都蕴含了丰富的课程思政教育内容,因此,深度挖掘并充分利用课堂这一教育前沿阵地来探索和开展课程思政教育,对全面育人将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本文从课程地位和内容介绍、学情分析及教师要求入手,列举了部分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以期为工科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提供改革思路和实践经验。
  关键词:思政教育;通信原理;团队合作;尊重;耐心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20)08-0105-03
  “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在教师。教师是教书育人实施的主体,也是课堂教学的第一责任人。“我的课堂我做主”是对主体和责任的宣告。马克思说:“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课程思政”建设要靠教师去落实,建设的成效在学生,学校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出更高质量的人才。因此,“课程思政”改革的效果如何,最终必须以学生的获得感为检验标准。
  然而,每一所学校的校情、学情都是不同的,因此,在“课程思政”教育的过程中没有千篇一律的标准,也没有一劳永逸的捷径。找到适合本工作环境和岗位的“课程思政”教学方案是关键。
  课程介绍
  “通信原理”课程是通信工程专业的标志性核心课程,主要讲授信息传输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和典型技术,本课程为相关专业学生形成有关通信理论与技术发挥着重要作用。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是通过对通信系统的工作原理、噪声对通信系统的影响、有线及无线通信系统分析,使学生系统地了解和掌握现代通信的相关理论、实现技术和设计思想。
  本文将以“通信原理”课程为例,切合专业学生特点和课程内容,把握学生成长成才的发展需要和期待,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引导学生去体会、体验来自专业学习过程中的有关道德规范、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家国情怀,激发学生的拼搏意识和进取精神,深入探索在本课程中开展思政教育的新方法。
  开展“通信原理”课程思政的前提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以人的主观意识为主。课程思政教育的开展,除了熟知必要的课程特点之外,要想让课程思政教育真正落到实处,需要考虑的因素还有很多,其中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两个因素就是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主体,即学生和教师。
  1.学生特点
  整体来说,学生的认知水平差别不大,学习目标也比较明确。为此,立足学校办学定位,基于人才培养特色,针对学生思想特点,有的放矢地设计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制订评价标准,是保证“课程思政”实施效果的重要原则之一。
  2.教师定位
  笔者长期从事“通信原理”课程的本科生教学任务,认为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将“思政教育”融入到课程当中的目标和目的应该更加明确,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①追踪应用前沿,注重拓展课程视野。对于“通信原理”的教学,在坚持基本教学内容、教学理论不变的前提下,更应该紧跟通信领域技术和应用发展的脉搏,顺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课程中不断地融合专业发展方向和定位,挖掘专业知识应用的价值和伦理,让学生多思考与专业相关的社会问题,立足于有利于社会发展需要,以社会专业应用带入专业人才,让学生产生代入感,培养其社会责任和为时代发展贡献力量的使命感。
  ②崇尚英雄精神,发挥英雄人物教育作用。每一门课程都是一个专业、一个领域的基石,都有无数为之奋斗和奉献的伟大研究者和奉献者。通过英雄精神的思政教育,一方面让学生领略英雄的风采,使其成为激励学生前行的强大力量,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学生树立追求真理的精神榜样,激发其克服困难的决心和勇气,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
  ③注重多元教育方式,创造良好传授途径。思政课程教育绝不是简单地说教、讲大道理或长篇大论地发表见解。相反,思政课程教育应该是利用简短有力的事实或案例,联系专业知识,引起学生兴趣和共鸣,从而让学生乐于接受、愿意接受、主动接受,提高思政教育的有效性。
  ④注重学以致用,在实践中落实思政课程教育。理论的学习在于实践,任何一门课程的学习最终都要应用到社会生产实践中去。而课程思政的教育也不仅仅是促进学生了解科技发展和与之有关的道德、伦理、价值观等领域,更重要的是能促使学生去思考、去认同,能将课程思政的内容内化为自己的思想,从而塑造高尚的人格和崇高的理想,即将教师的课程思政教育这一“理论”真正“实践”到学生这一应用领域。
  “通信原理”课程思政教育的实施方案
  “通信原理”作为通信领域的专业基础理论课,从其发展到基本理论知识再到理论学习方法,无不蕴藏着丰富的思政内容。限于篇幅,本文将列举其中的一部分。
  1.用通信的发展历史指导学生尊重事物发展规律
  通信的发展过程是一个由运动通信到电通信、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如上页图1)。
  抛出问题:事物的发展规律?社会需求与科技进步的关系?引导思考:通信的发展规律符合唯物主义的事物发展规律;科技的进步促进社会的进步,社会的需求又推动着科技的进步。达到预期:尊重事物发展规律,引申到学习做事上,要在一定的环境下(如社会需求、学习环境等),循序渐进,不断寻求突破和取得进步,向着更高的目标而努力。
  2.用通信系统概念引导学生树立团队意识
  通信系统是指完成通信过程所需的电子设备和信道的总体,其模型如上页图2所示。首先通过信源把消息转换成电信号,然后经过发送设备,将信号送入信道,在接收端利用接收设备对接收信号做相应的处理后,送给信宿再转换为原来的消息。这是一次系统的各组成部分通力配合完成的一次信息传递,离开任何一个设备都将无法完成通信过程。类比于学生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整体,一人无法完成的任务,但一个团队只要互相取长补短,每个人都发挥相应的作用,就可以完成一件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最终达到预期:促进学生对团队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3.用数字通信系统的优点鼓励学生善用事物的辩证法则
  数字通信系统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通信系统,之所以比模拟通信系统更受欢迎,是因为数字通信系统相比于模拟通信系统有很多的优点,如抗干扰能力强,且噪声不积累等。因此,教师要告诉学生必须运用辩证的方法去对待和分析,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4.用分析消除码间串扰的过程引导学生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数字基带通信传输的过程中,影响传输可靠性的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就是码间串扰。而消除码间串扰(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ISI)的问题分析是按照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再解决问题的线索进行的。类似这样的情况也是我们在现实生活或工作中都会遇到的,即当我们想解决一个问题的时候,发现问题解决了,但又带来了新的问题,于是我们又需要解决新的问题,从而取得问题的全面解决。通过这个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明确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怕不要慌,只要按照科学的方法,一步一步耐心细致地分析,就会找到解决的办法。
  结论
  通过对本课程实施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将解决问题方法、事物发展规律、唯物辩证法等融入到课程学习和教学中,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学生的学习目标更加明确,学习方法也更加多样化,课堂氛围和作业质量都有了明显改善。
  参考文献:
  [1]李国娟.课程思政建设必须牢牢把握五个关键环节[J].中国高等教育,2017(Z3).
  [2]孙晓青,薛秋芳,秦新强.新工科形势下“课程思政”在《线性代数》课程中的体现[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13).
  [3]王丰晓.课程思政理念下高校工匠精神培养研究[J].高教学刊,2019(09).
  [4]赵仕宇,陈天凡.新工科背景下高职机械制图与CAD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J].宁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2).
  [5]樊昌信,曹丽娜.通信原理(第七版)[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6.
  [6]宋秋红,袁军亭,张俊,等.《材料力学》课程思政建设实践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9(0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81070.htm